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克虎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顶空
  • 3篇顶空固相微萃...
  • 3篇顶空固相微萃...
  • 3篇气质联用
  • 3篇萃取
  • 3篇微萃取
  • 3篇固相
  • 3篇固相微萃取
  • 2篇土臭素
  • 2篇紫罗兰酮
  • 2篇Β-紫罗兰酮
  • 1篇生物载体
  • 1篇水体
  • 1篇水体环境
  • 1篇污泥
  • 1篇污泥浓度
  • 1篇活性污泥
  • 1篇E1
  • 1篇MBR

机构

  • 5篇东南大学

作者

  • 5篇黄克虎
  • 3篇杨小丽
  • 1篇宋海亮
  • 1篇周琼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净水技术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2016第二...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测定水中嗅味化合物
该文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测定水中微量嗅味化合物的方法。在水样中加入氯化钠,顶空固相微萃取出水中土臭素(GSM)、2-甲基异冰片(2-MIB)、β-环柠檬醛(β-Cyclocitral)和β-紫罗兰酮(β-Iono...
谈国君黄克虎杨小丽张正德许亚群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土臭素Β-紫罗兰酮
文献传递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测定水中嗅味化合物被引量:4
2016年
该文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测定水中微量嗅味化合物的方法。在水样中加入氯化钠,顶空固相微萃取出水中土臭素(GSM)、2-甲基异冰片(2-MIB)、β-环柠檬醛(β-Cyclocitral)和β-紫罗兰酮(β-Ionone)四种嗅味化合物,气质联用测定其含量。对顶空固相微萃取的参数进行优化,确认了最佳萃取条件:萃取温度为60℃、离子浓度为30%NaCl、萃取时间为30 min、解析时间为4 min。该方法线性良好,回归系数R^2均大于0.995,检测限均低于1 ng/L,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加标回收率为91.49%~109.98%,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固相微萃取具有简单、快速、萃取效率高、灵敏度高等特点。
谈国君黄克虎杨小丽张正德许亚群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土臭素Β-紫罗兰酮
MBR中活性污泥对雌酮E1的吸附性能研究
2013年
研究了MBR中灭活污泥对雌酮(E1)的吸附行为,考察了污泥浓度、污泥粒径和E1初始浓度对E1吸附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污泥组分(悬浮颗粒、胶体和溶解物)对E1的吸附作用贡献.结果表明,在E1初始浓度为1~500μg·L-1,4h左右达到吸附平衡;E1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呈线性吸附;E1初始浓度越大,吸附速率越小.随着污泥浓度升高,单位污泥对E1的吸附量显著下降,出现了固体浓度效应;而吸附去除率却随着污泥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且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活性污泥对E1的单位吸附容量随着污泥粒径增大而减小.污泥中悬浮颗粒、胶体和溶解物的含量分别为87.8%、9.6%和2.6%,吸附平衡时,E1在3种组分中的浓度分别为13.9μg·g-1、24.1μg·g-1和12.5μg·g-1,胶体吸附效果最好.不同组分对E1的吸附贡献与其含量正相关,吸附贡献为:悬浮颗粒>胶体>溶解物.
杨小丽周琼黄克虎宋海亮
关键词:污泥浓度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测定水中嗅味化合物
该文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测定水中微量嗅味化合物的方法.在水样中加入氯化钠,顶空固相微萃取出水中土臭素(GSM)、2-甲基异冰片(2-MIB)、β-环柠檬醛(β-Cyclocitral)和β-紫罗兰酮(β-Iono...
谈国君黄克虎杨小丽张正德许亚群
关键词:水体环境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不同生物载体对雌酮的吸附性能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提高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水中雌酮(E1)的去除性能,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不同 E1初始浓度下,活性炭、沸石、竹炭和玉米芯4种生物载体对 E1的吸附行为,并采用吸附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来解析不同生物载体对 E1的吸附去除机制.E1浓度分析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联用技术.实验结果表明:E1初始浓度为1~500μg /L 时,4种生物载体对 E1的吸附均在1 h 左右达到吸附平衡;E1初始浓度对吸附平衡时间的影响较小;E1的吸附符合 Freun-dlich 吸附模型,其中活性炭、沸石和玉米芯对 E1的吸附为线性吸附,竹炭对 E1的吸附是非线性吸附;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这4种载体对 E1的吸附规律,并且吸附速率常数随着E1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杨小丽黄克虎
关键词:生物载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