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龙潭
- 作品数:2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京尼平苷四种不同给药途径的肝毒性初步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依据临床的几种常规的给药方式,对比研究京尼平苷不同给药途径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D大鼠,采用口服(ig)、静注(iv)、肌注(im)、鼻腔(ns)四种给药途径给予京尼平苷溶液一个月。以肝脏指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指标,考察不同给药途径下京尼平苷的肝脏毒性作用。结果:由肝脏指数得出:口服(ig)>静注(iv)>鼻腔(ns)≈肌注(im)>空白(P<0.05);由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得出:静注(iv)>口服(ig)>肌注(im)>鼻腔(ns)>空白(P<0.01)。结论:综合上述指标分析,口服(ig)、静注(iv)、肌注(im)、鼻腔(ns)四种给药途径中,鼻腔(ns)给药方式的京尼平苷对肝脏的毒性作用较小。
- 王智勇张海燕杨明高龙潭芦乾宋伟刘昊汪建民
- 关键词:京尼平苷给药途径肝毒性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栀子苷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元凋亡及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观察栀子苷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抗凋亡作用和对Bcl-2、Bax蛋白的阳性表达的影响,从抗凋亡的角度探讨栀子苷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栀子苷口服给药组、安理申对照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作阳性脑缺血的动物模型,运用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脑海马和皮质相关区域Bcl-2及Bax蛋白表达阳性神经元变化两种检测手段。结果:通过光镜下视野的阳性细胞查数比较,口服给药组相对于模型组、假手术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相对于安理申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栀子苷具有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细胞具有抗凋亡作用,机制与栀子苷对大鼠神经细胞的Bax蛋白表达具有抑制作用,而对于Bcl-2的蛋白表达则具有增强作用有关。
- 高龙潭王智勇吴俊霞王飞汪建民
- 关键词:栀子苷慢性脑缺血BAX神经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