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迎辉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医用头颅罩
- 本公开涉及一种医用头颅罩,包括流体注入结构及柔性罩体;柔性罩体的罩壁上具有空腔,罩壁上开设有透气孔,且透气孔与空腔相隔离;柔性罩体的外轮廓形状与患者头部形状相匹配;柔性罩体的罩壁上开设有入口,入口上可开合的盖设有盖体;流...
- 马迎辉
- 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及抑郁状态发生及与衰弱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衰弱的相关性。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分为障碍组(n=32)和非障碍组(n=68),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抑郁分为抑郁组(n=42)和非抑郁组(n=58)。比较不同认知功能和抑郁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衰弱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和抑郁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和抑郁状态与衰弱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三80岁、耐力下降、多病共存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OR=12.782、5.496,4.993,P<0.05),耐力下降、疲劳、自由活动下降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OR=8.688、5.119、7.294,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与耐力下降、疲劳、多病共存、体质量下降和自由活动度下降的发生率呈负相关关系(r=-0.267,-0.223,-0.249,-0.138,-0.159,P<0.05),抑郁状态与耐力下降、疲劳、多病共存、体质量下降和自由活动度下降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r=0.364、0.381、O.259、0.191,0.164、0.210,P<0.05)。结论:年龄较高、耐力下降、多病共存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耐力下降、疲劳、自由活动下降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同时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与衰弱的发生率呈负相关关系,抑郁状态与衰弱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
- 马迎辉高瑞雪周志明魏金玲李芳张华刘新范冬宁
-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抑郁高血压老年衰弱
- 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环素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与护理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环素在治疗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作用,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分别给予20μg的伊洛前列环素实施雾化吸入,吸入15min后,通过右心导管接压力连接管测量各部位压力,观察患者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肺动脉舒张压、肺小动脉嵌顿压、心率的变化。结果:经吸入伊洛前列环素雾化治疗后,20例患者肺动脉压力均有下降。患者、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结论: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环素,配合精心的护理,能有效、安全的降低肺动脉压力,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马迎辉苏柳张颖李晓婷张淼罗显元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雾化吸入护理
- 非高危肺栓塞合并心力衰竭病史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非高危肺栓塞合并心力衰竭病史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260例非高危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心力衰竭病史,分为心力衰竭组(92例)和非心力衰竭组(168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临床症状及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非高危肺栓塞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心力衰竭组年龄、心率、住院时间、跌倒评分均高于/长于非心力衰竭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非心力衰竭组,右心功能不全、糖尿病、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下肢深静脉血栓、院内心力衰竭比例均高于非心力衰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力衰竭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非心力衰竭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非心力衰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力衰竭组呼吸困难、晕厥比例均高于非心力衰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心力衰竭组发生严重出血、全因死亡比例均高于非心力衰竭组[7.6%(7/92)比1.2%(2/168)、17.4%(16/92)比8.3%(14/168)](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风险比=0.36,95%置信区间:0.15~0.85,P=0.02)、右心功能不全(风险比=0.33,95%置信区间:0.14~0.77,P=0.01)及动脉血氧饱和度(风险比=0.97,95%置信区间:0.94~1.00,P=0.04)是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高危肺栓塞合并心力衰竭病史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低氧血症、呼吸困难、晕厥及跌倒的风险更高。高血压病、右心功能不全及动脉血氧饱和度是非高危肺栓塞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 田春营高娜王卫华马迎辉
- 关键词:肺栓塞心力衰竭
- Glasgow-Blatchford评分系统在预防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致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观察Glasgow-Blatchford评分系统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致消化道出血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9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术病人2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5例。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与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Glasgow-Blatchford评分系统指导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消化道出血预防护理。观察两组围术期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出血严重程度、出血停止时间、再出血率、住院时间;调查两组消化道出血病人术后服用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依从率。结果观察组PCI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5例,对照组PCI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10例,两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术后消化道出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出血病人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消化道出血病人随访3个月、6个月时服用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结论Glasgow-Blatchford评分系统用于指导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消化道出血预防护理,可明显降低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缩短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提高出血病人术后长期抗血小板治疗的依从性。
- 马迎辉周志明魏金玲刘新李芳李井娜杨树鹏杨军高瑞雪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服药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