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冰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土壤
  • 3篇绿洲
  • 2篇入渗
  • 2篇土壤入渗
  • 2篇绿洲化
  • 1篇有机碳
  • 1篇入渗特性
  • 1篇沙漠公路
  • 1篇塔里木河
  • 1篇塔里木沙漠
  • 1篇塔里木沙漠公...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壤粒径
  • 1篇农田
  • 1篇农田土壤
  • 1篇维数
  • 1篇咸水
  • 1篇咸水灌溉
  • 1篇林带
  • 1篇绿洲土壤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新...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周智彬
  • 4篇闫冰
  • 2篇刘凤山
  • 2篇杜海燕
  • 1篇徐新文
  • 1篇王新军
  • 1篇贾宏涛
  • 1篇雷加强
  • 1篇鲁晶晶
  • 1篇李宇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干旱区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绿洲化过程中塔里木地区农田土壤固碳速率与驱动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对不同时期塔里木北部灌区农田样地土壤采样及剖面分析,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和塔里木北部灌区相关农业资料,利用Arc GIS软件分析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和碳密度变化,揭示绿洲化过程中塔里木北部灌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演变规律,分析影响土壤有机碳固存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灌区不同类型土壤的固碳能力差异显著,有机碳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草甸土、盐土、潮土和风沙土;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自上而下递减,其中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达2~8 g·kg^(-1)。2剖面0~20 cm和20~40 cm深度的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1.36±0.09)kg·m^(-2)和(1.10±0.07)kg·m^(-2),其中风沙土的土壤有机碳密度远低于该区平均水平。3与1981年相比,2011年塔里木北部灌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增量不明显,固碳速率为-0.01~0.03 kg·m^(-2)·a^(-1);不同类型土壤的有机碳密度变化差异显著。总体而言,在绿洲化过程中,新疆塔里木北部灌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增加趋势,土地开发年限及农田管理措施是影响该变化的主要因素。
鲁晶晶周智彬闫冰丁新原贾宏涛王新军
关键词:绿洲化农田土壤有机碳
咸淡轮灌条件下塔里木河上游绿洲土壤入渗特性被引量:3
2012年
为探明塔里木河上游绿洲土壤在不同矿化度水与淡水轮灌下的土壤入渗规律及影响因素,应用Guelph入渗仪测定不同土层深度、不同矿化度水及其与淡水轮灌的土壤入渗过程。结果表明,除淡水外,不同矿化度水在不同深度入渗速率差异显著,10g/L-淡水-10g/L和15g/L-淡水-15g/L方式轮灌对15,35cm深土壤入渗速率影响显著;不同矿化度水灌溉Kfs大小关系为10g/L>15g/L>淡水。咸-淡-咸方式轮灌后,Kfs之间关系为淡水>10g/L>15g/L;轮灌过程中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与稳定入渗速率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容重的影响相对较低。15g/L水和淡水轮灌时,电导率对稳定入渗速率也有显著影响。咸淡轮灌有利于咸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及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闫冰周智彬刘凤山杜海燕
关键词:土壤入渗塔里木河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带土壤入渗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探明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带咸水灌溉土壤入渗特性,在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带内选取5种不同种植年限的土壤,并取3种不同矿化度水,应用Guelph入渗仪测定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并进行模型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初始入渗速率、饱和导水率有显著影响,尤其是0-10cm,10-15cm层土壤,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土壤初始入渗速率、饱和导水率呈减小趋势。咸水灌溉条件下,土壤饱和导水率较淡水大。不同深度土壤入渗特性有差异,表现为25-40cm,40-60cm层土壤饱和导水率较其他层大。用常用的入渗模型对入渗过程进行模拟,可以发现通用经验模型对研究该区域土壤入渗有最好的适用性,Kostiakov模型也较适用,Horton模型在该区域土壤入渗研究中适用性相对较差。
闫冰周智彬雷加强徐新文李宇
关键词:塔里木沙漠公路咸水灌溉
绿洲化过程中阿拉尔垦区土壤粒径分形变化特征被引量:23
2013年
通过对绿洲化过程中阿拉尔垦区的7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样地的取样,以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粒径分布PSD(soi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数据为基础,利用单重分形方法,分析土壤粒级与分维值D(fractal dimension valus)的关系以及绿洲化过程中土壤粒级分维值D的变化特征及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属于砂质壤土。不同深度的分维值D介于1.88~2.41。D与<0.05 mm和0.05~1 mm范围的颗粒体积百分含量分别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和负相关。0.05 mm粒径是决定绿洲化过程中土壤粒级与分维值D关系的临界粒径。绿洲腹地的土壤粒级主要集中于0.01~0.05 mm的细粉砂粒级,沙漠边缘土壤粒级主要集中于0.05~0.25 mm的细砂粒级。绿洲化过程中土壤细粒物质增多,粗粒物质减少,分形维数呈现逐渐增大趋势。
杜海燕周智彬刘凤山闫冰
关键词:绿洲化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土地利用阿拉尔垦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