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虎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油藏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水平井
  • 2篇平井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订单式
  • 1篇订单式人才
  • 1篇订单式人才培...
  • 1篇学位
  • 1篇学位研究生
  • 1篇研究生培养
  • 1篇油藏数值
  • 1篇油藏数值模拟
  • 1篇支持向量
  • 1篇支持向量机
  • 1篇水平井产能
  • 1篇硕士
  • 1篇硕士专业

机构

  • 5篇西安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5篇郭虎
  • 2篇陈军斌
  • 2篇姜汉桥
  • 1篇王长江
  • 1篇程远方
  • 1篇孙会珠
  • 1篇闫铁
  • 1篇杨宝泉
  • 1篇张志英
  • 1篇李静
  • 1篇张建国
  • 1篇陈冲

传媒

  • 3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国家教育行政...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被引量:4
2010年
近年来水平井技术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水平井在油气田开发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水平井产能预测是水平井油藏工程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目前的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多是基于解析方法,在假设条件下推导出水平井产能计算公式,各方法计算结果差异较大。在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了水平井产能计算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关家堡开发区水平井产能预测。实践证明该方法预测精度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张志英姜汉桥郭虎程远方李静
关键词:水平井产能预测支持向量机油藏数值模拟
关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认识与实践被引量:4
2011年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新产物,应加大宣传力度,以解决存在的认识误区。培养模式实行"1+1+1"比"1+2"更可取,课程设置应强调实践性,实习基地建设要发挥知名教授学者和知名校友的作用,应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并探索现场指导老师聘任和约束的长效机制。
陈军斌郭虎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水平井机械分段酸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9
2010年
针对水平井酸化施工时,酸量大、分流严重、常规连续油管酸化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水平井封隔器分段酸化技术。以流体力学和渗流力学为基础,根据工艺管柱特点建立了水平井酸液分流理论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可进行酸液分流计算,设计各层酸化规模。研究的酸化配方体系针对性强,长效缓蚀效果明显,酸液与试片反应15d的平均腐蚀速率为0.19g/(m^2·h),表面光洁无点蚀。采用小直径封隔器分段工艺技术,一趟管柱可实现4段处理。现场4口水平井分段酸化试验,施工及管柱起下过程顺利,措施后,单井平均日增液3.5m^3,日增油3.1t。施工周期、作业成本和酸化处理效果都优于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连续油管酸化技术。
杨宝泉郭虎陈冲
关键词:水平井酸化
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优化设计方法被引量:22
2010年
低渗透油藏是目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水力压裂是开发低渗透油藏的有效方法之一,压裂优化设计方法对压后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低渗透油藏特点和开发中存在的特殊性,制定了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优化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对渗透率等9个影响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压后产量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各因素影响压后产量的敏感性程度。以国内某低渗透油藏C-A井为例,通过油藏特性分析,结合产量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设计诊断注入测试、低排量支撑剂段塞替挤天然裂缝、短的射孔间隔、压裂液和支撑剂优选、井下微地震裂缝监测,研究制定适合该低渗透油藏的水力压裂优化设计。压裂裂缝监测和压后产量对比表明,压裂设计合理且具有针对性,对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设计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姜汉桥王长江郭虎闫铁张建国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被引量:2
20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订单式"人才培养能有效解决石油石化企业人才需求难题,为市场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探索了一条新途径。但是,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在实际运用中出现了一些发展性问题,导致培养效果不明显。本文分析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给出了一些改进对策。
陈军斌孙会珠郭虎
关键词: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订单式人才培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