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天祥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桩基
  • 4篇复合桩
  • 4篇复合桩基
  • 2篇端承桩
  • 2篇刚度
  • 2篇安全度
  • 2篇变刚度
  • 1篇弹性支座
  • 1篇地基
  • 1篇地基基础
  • 1篇支承桩
  • 1篇支座
  • 1篇塑性支承桩
  • 1篇桩顶
  • 1篇桩土
  • 1篇桩土共同作用
  • 1篇孔灌注桩
  • 1篇会展
  • 1篇建筑
  • 1篇灌注桩

机构

  • 5篇厦门市建设与...
  • 5篇江苏时代建筑...

作者

  • 5篇林树枝
  • 5篇郭天祥
  • 3篇何波
  • 1篇叶良应

传媒

  • 3篇福建建设科技
  • 2篇福建建筑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厦门会展北片区超高层建筑TSC桩复合桩基适应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厦门会展北片区位于厦门本岛东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北侧,包括海峡交流中心二期、建发国际大厦、海峡国际社区等一系列标志性建筑群。根据本片区内地基土的土层分布特点和各土层的力学特性,本文对该片区超高层建筑采用TSC桩复合桩基进行了适应性分析,并通过某工程实例,对会展中心北片区超高层建筑TSC桩复合桩基进行了应用研究。本项研究对缩短建设工期、节省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
林树枝郭天祥叶良应
关键词:复合桩基超高层建筑
桩顶设置弹性支座的端承桩复合桩基的设计及应用被引量:11
2010年
为了实现端承桩与承台下地基土共同作用,在桩顶设置弹性支座,由弹性支座的变形实现桩基础的"刺入",使得承台下地基土能够承担上部荷载,形成复合桩基,达到充分利用承台下地基土的承载力、实现桩土共同作用的目的。本文介绍了基于此概念的复合桩基的设计思路,给出了弹性支座的设计方法,对该复合桩基承载力的安全度和变形验算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桩顶设置弹性支座的端承桩复合桩基的设计建议,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郭天祥林树枝
关键词:弹性支座桩土共同作用安全度
基于塑性支承桩概念的冲孔灌注桩复合桩基的设计及应用
2012年
冲孔灌注桩受施工工艺影响,即便持力层是坚硬岩土层,其受力仍表现为摩擦桩的性状,当受荷接近其极限承载力时,其工作状态为塑性支承状态。以厦门某工程为例,介绍了基于塑性支承桩概念的冲孔灌注桩复合桩基的设计方法,提出了设计建议,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林树枝郭天祥何波
关键词:塑性支承桩冲孔灌注桩复合桩基安全度
厦门当代天境地基基础优化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根据厦门当代天境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上部结构特点及荷载分布情况,本文对不同的地基基础型式进行了多方案比选,最终选定了端承桩复合桩基基础。从便于施工及节省造价考虑,采用两阶段变刚度设计方法,进一步对该基础进行了设计优化,同时对施工中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应注意的技术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本项研究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在其他高层建筑复合桩基的设计与施工中参考。
林树枝郭天祥何波
关键词:变刚度端承桩复合桩基
两阶段变刚度端承桩复合桩基的设计及应用被引量:21
2010年
对于复合桩基中基桩为端承桩的情况,为充分发挥复合桩基中土体的承载作用,通过在端承桩顶部安装刚度调节器,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常规复合桩基的新技术。本文根据承台下地基土承载力的大小,结合上部结构荷载的加载情况,将端承桩按照两阶段变刚度进行设计。文中详细介绍了基于此概念的端承桩复合桩基的设计思路,提出了端承桩变刚度的设计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给出了设计建议。本项研究是复合桩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高层建筑的基础优化具有重要价值。
林树枝郭天祥何波
关键词:端承桩复合桩基变刚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