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丽萍
-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个新的A等位基因突变所致A亚型的血清学特点及家系调查
- 2023年
- 目的:1名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的男性患者的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正向和反向血型分别为O型和A型。本研究对其进行了包括基因分型和测序在内的多项实验及家系调查,以确定其亚型,并探讨该亚型的血清学特点。方法:用标准的血清学技术对先证者及其部分家系成员进行正反定型、反定型增强试验、H抗原鉴定、吸收放散试验、唾液血型物质试验,并利用PCR-SSP法进行ABO基因分型及6、7外显子测序。结果:先证者血型正定型为O型,但吸收放散试验可检出A抗原,反定型增强试验可检出抗-A1,唾液中有H物质但无A物质,血清学特征符合Ael亚型。基因测序分析显示,在A102的基础上发生了从未报道过的c.625T>G碱基替换,家系调查显示c.625T>G的碱基替换出现在了该家系的三代人中。结论:本研究确定了一个由c.625T>G突变引起的具有Ael血清学特征的新等位基因型,c.625T>G碱基替换导致A抗原减弱,这种突变可以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 邱芳丁琴丽邹姣邹丽萍陈瑜朱颖
- 关键词:ABO血型
-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的输血疗效评估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对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患者的输血疗效及输血安全性进行评估,为该类患者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输血对策。方法选取20例在本科输血且DAT阳性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再选取40例同时期在本科输血且DAT阴性的常规输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的Hb、RBC及Hct进行比对。结果实验组患者输注红细胞后,Hb、RBC及Hct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输注红细胞后,Hb、RBC及Hct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输血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AT阳性患者输血时常常难以找到完全相合的红细胞,而该类患者有时又可能存在输血无效,因此只在紧急情况下输注少量红细胞,不应该盲目的由于配血不相合而坚持不给予输血,也不应该由于患者贫血而盲目输血。对于非抢救患者应首先查找病因,这样可以提高输血有效率,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 丁琴丽邹丽萍赖蜜
- 关键词: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输血疗效输血反应
- 自体输血对体外肺膜氧合辅助下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血氧状况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自体输血对体外肺膜氧合辅助下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血氧状况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行体外肺膜氧合辅助下循环心脏手术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异体组和自体组,每组41例。异体组采用异体输血,自体组采用自体输血。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液流变学、血氧指标、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均显著低于术前,红细胞聚集指数高于术前,且术后自体组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低于异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氧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术前,且术后自体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异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均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FIB)降低,且自体组APTT、D-D显著低于异体组,FIB显著高于异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输血能降低异体输血对体外肺膜氧合辅助下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改善患者机体血氧状况及凝血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邱芳邹姣丁琴丽邹丽萍田燕霞
- 关键词:自体输血血氧
- CO_(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斯亚旦生发酊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
- 2022年
- 目的分析二氧化碳(CO_(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斯亚旦生发酊(CSGT)治疗斑秃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斑秃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单纯CSGT治疗)和联合组(n=36,CO_(2)点阵激光联合CSGT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命质量、心理健康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生命质量评分(3.21±1.52)分、心理健康评分(123.47±7.6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48±2.39)、(130.52±8.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O_(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斯亚旦生发酊治疗斑秃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惠芳邹丽萍万春雷
- 关键词:斑秃生活质量疗效
- 一例罕见A^(el)08的血清学鉴定及基因测序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通过对本实验室1例正反定型不符的骨科患者标本进行血型鉴定,探讨ABO亚型鉴定的重要意义。方法应用常规试验以及吸收放散试验等血清学方法和ABO基因直接测序进行鉴定。结果患者红细胞上含有弱A抗原,血清中检出了不规则抗-A_1,ABO血型为A^(el)亚型,其基因型为Ael08/O02。结论 A亚型最主要的血清学特征是红细胞抗原数量的减少,红细胞与试剂血清表现为弱凝集或者不凝集,易误定为O型,给患者输血带来风险。在日常工作中重视ABO亚型的存在,能够减少临床输血反应,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 丁琴丽凌止发赖蜜邹丽萍邱芳
-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输血安全
- 血栓弹力图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个体化成分输血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个体化成分输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2020年入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分为TEG指导组(TEG组)及传统常规凝血指导组(CCT组),每组随机抽取50例。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中红细胞(RBC)、冰冻血浆(FP)、血小板(PLT)、冷沉淀(CRY)输血量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再次手术率的差异。结果:TEG组及CCT组各血液成分的输血量比较,2组RBC输注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G组PLT、FP、CRY各输注总量均少于C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CCT组明显减少(P<0.05);2组间再次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G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个体化成分输血中,可通过合理调整输注剂量,提高输血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降低输血不良反应,节约临床用血。
- 陈瑜温燕华邱芳邹丽萍温小云唐志贤余俊建
-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输血围术期
- 罕见类孟买血型的血清学特点和基因型及其输血选择
- 2023年
- 类孟买血型是孟买血型的亚型,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血型,主要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H抗原决定。常规检测时,由于其红细胞上A/B抗原表达极弱,易被误判为O型,常需通过吸收放散试验明确诊断。类孟买血型本质是红细胞上缺乏H抗原,其发生有遗传和基因突变2种原因。本研究通过对1例前列腺癌老年患者进行血型鉴定,发现其正反定型不相符,采用血型血清学常规试验、吸收放散试验及唾液型物质试验等进行血型初步鉴定,采用基因测序明确该患者血型为类孟买hnew/h9杂合子,交叉配血试验患者与A型和O型悬浮红细胞交叉配血主次侧均相容,为患者缓慢输注A型悬浮红细胞2U后,血红蛋白升高,自行出院。因此,分析类孟买血型标本的血清学特点和基因型,可提高类孟买血型的检出率,为该类患者制订合理的输血方案,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 丁琴丽邹丽萍陈瑜邹姣邱芳
- 关键词:类孟买血型基因测序
- 实施去除白细胞血液成分输注后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探讨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反复输注去除白细胞血液成分和单采血小板后,HLA-Ⅰ抗体和HPA抗体产生的概率及其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有反复输注去除白细胞血液成分和单采血小板史,现因血小板计数低而需要输单采血小板的患者,采集其血样,应用ELISA方法对进行HLA-Ⅰ抗体和HPA抗体的检测,然后给患者选择保存期在3 d内的单采血小板进行输注,输血后1 h再次采集血样应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结果输注去除白细胞血液成分次数<10次、10~40次、>40次的患者HLA-Ⅰ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20.0%、30.0%。输注去除白细胞单采血小板次数<3次、3~8次、>8次的患者HP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8%、16%。HLA-Ⅰ抗体和HPA抗体阳性的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分别60.9%、100.0%,显著高于抗体阴性组的输注无效率1.5%。结论多次反复输血可导致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且与反复输血次数成正比。HLA-Ⅰ抗体和HPA抗体阳性能增加血小板无效输注的概率,因此输血前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及配合性输注能有效保障血小板的输注效果及安全性。
- 邱芳朱颖邹丽萍
-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无效
- 急性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血栓弹力图检测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采用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法后血栓弹力图(TEG)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ACI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与C组,每组20例,A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B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C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TEG参数变化情况、治疗后血小板抑制率及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前后TEG各参数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R值、K值均高于治疗前,α角、MA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3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血小板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I在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后TEG参数呈现动态变化,但不同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法疗效无明显差异,临床需对患者进行整体评估,并结合TEG特征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 邹丽萍丁琴丽杨惠芳邱芳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抗血小板治疗血栓弹力图
- 血型基因检测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究血型基因检测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78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为最小不相容组(MI组,n=38)与血型基因检测组(BG组,n=40)。MI组采用传统"最小不相容"输血治疗原则进行输血治疗,BG组采用血型基因检测的输血治疗原则进行输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红蛋白(HB)值、红细胞(RBC)值、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G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MI组的7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B、R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4 h,BG组HB、RBC均高于MI组(P<0.05)。两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型基因检测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传统"最小不相容"输血治疗相比,血型基因检测输血治疗效果更佳,能显著提升患者输血治疗后HB值和RBC值,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邹丽萍
- 关键词: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