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敏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合金
  • 2篇锂合金
  • 2篇显微组织
  • 2篇铝锂合金
  • 1篇断裂韧性
  • 1篇应力
  • 1篇应力比
  • 1篇织构
  • 1篇韧性
  • 1篇疲劳裂纹扩展
  • 1篇疲劳裂纹扩展...
  • 1篇力学性能
  • 1篇裂纹扩展速率
  • 1篇铝合金
  • 1篇扩展速率
  • 1篇CU含量
  • 1篇力学性
  • 1篇SC

机构

  • 3篇中南大学
  • 2篇上海飞机设计...

作者

  • 3篇郑子樵
  • 3篇贾敏
  • 2篇李红萍
  • 2篇吴秋萍
  • 2篇范春平
  • 1篇钟警
  • 1篇钟继发
  • 1篇陈向荣
  • 1篇程彬
  • 1篇龚铸

传媒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Cu含量对含Sc铝锂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显微硬度测试、常规拉伸性能测试、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观察手段研究Cu含量对含Sc铝锂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c元素含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Cu含量为4.2%(质量分数)的合金在均匀化过程中会形成W(Al Cu Sc)相,且该相在固溶时也不会完全溶解到α(Al)。在相同Sc含量条件下,随着α(Al)中Cu含量的下降,w(Cu)/w(Sc)变小,均匀化后形成的W相数量会明显降低,直至消失。由于W相对合金力学性能不利,其数量的减少可以增加合金中有效固溶Cu原子的数量,从而提高合金性能,W相的形成抑制合金中Al3(Sc,Zr)粒子的析出形成。
龚铸郑子樵贾敏桑冯建陈向荣
关键词:铝锂合金CU含量力学性能显微组织
2050铝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研究取样方向、应力比以及微观组织对2050铝合金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取样方向和应力比对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在近门槛区和快速扩展区的影响显著,而在稳态扩展区的影响则相对较小;L-T取样方向的速率最低,T-L取样方向的速率次之,S-L取样方向的速率最高,这主要与合金的晶粒取向、织构取向和第二相粒子取向有关;应力比为0.5的裂纹扩展速率高于应力比为0.1的速率,这在近门槛区主要与裂纹闭合效应有关,在快速扩展区主要受最大应力场强度因子Kmax的影响。
钟警贾敏范春平郑子樵李红萍吴秋萍
关键词: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应力比
2397铝锂合金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和断裂韧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通过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以及X射线织构测量、拉伸试验和平面应变断裂韧性测试,研究了130 mm厚2397-T87铝锂合金不同厚度层及不同取向的微观组织、拉伸性能和断裂韧性。结果表明:厚度方向织构分布不均匀,表层织构以高斯织构为主,中心织构则主要由β取向轧制织构和少量立方织构组成,亚表层T/8处织构较弱,且从中心到亚表层,β取向织构和立方织构含量降低,剪切织构含量增加,T/8处剪切织构含量最大。L方向不同厚度层拉伸性能具有不均匀性,亚表层的抗拉强度(σb)和屈服强度(σ0.2)小于中心,LT方向拉伸性能差异相对较小;同一厚度处,合金强度和断裂韧性具有各向异性,σb、σ0.2的变化规律为:L方向﹥LT方向﹥SL方向,L-T取向的断裂韧性最好,T-L取向次之,S-L取向最差。
范春平郑子樵贾敏钟继发程彬李红萍吴秋萍
关键词:织构断裂韧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