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强 作品数:17 被引量:85 H指数:6 供职机构: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某医院临床核医学科建设项目放射防护评价分析 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探讨某医院核医学科建设项目改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以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核医学科改建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卫生学现场调查和辐射监测方法,结合项目特点及放射卫生管理实践经验,评价该建设项目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结果该医院核医学科工作场所缺少皮肤敷贴治疗室;注射室防护门和四周墙体、分装淋洗室防护门和分装柜柜体、甲状腺功能亢进留观室(以下简称"甲亢留观室")防护墙和防护门的实际施工厚度低于预评价核算厚度,周围剂量当量率为本底值~1.71μSv/h,均能满足预评价设计要求;甲亢留观室顶棚偏薄,楼板周围剂量当量率(2.84μSv/h)超过预评价设计的剂量率限值(1.00μSv/h)。通过增加皮肤敷贴室并在甲亢留观室顶棚增加2 mm铅当量防护涂料后,该核医学科工作场所平面布局及用房功能、工作场所屏蔽体辐射水平均符合预评价设计的要求。核医学科其他放射防护设(措)施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均满足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结论医院应重视核医学科建设项目的"三同时"放射卫生管理工作,严格遵循预评价的建议进行工作场所平面布局与施工,以减少人员潜在照射。 张灶钦 耿继武 杨宇华 黄伟旭 黎丽春 许志强关键词:核医学 建设项目 职业病 六种不同混凝土在质子治疗机房屏蔽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研究6种不同混凝土为主墙时,230 MeV质子治疗室主屏蔽体外的剂量水平,获取6种不同混凝土的屏蔽性能。方法采用FLUKA程序构建计算模型,将不同混凝土组成引入FLUKA程序,模拟230 MeV质子束流照射情况下关注点周围剂量当量率随混凝土厚度的变化,拟合6种混凝土透射曲线,得到6种不同混凝土的屏蔽性能参数。结果230 MeV质子束90°方向照射水靶时,混凝土厚度超过40 cm后,6种不同的混凝土对质子束的衰减均呈指数衰减,拟合的衰减曲线R^(2)>0.99,普通混凝土、重晶石混凝土、磁铁矿混凝土、褐铁矿混凝土、磷铁矿混凝土和铁硅酸盐混凝土的线衰减系数分别为:0.0148 cm^(−1)、0.0172 cm^(−1)、0.0196 cm^(−1)、0.0219 cm^(−1)、0.0256 cm^(−1)、0.0290 cm^(−1)。结论混凝土材料中的元素组成和占比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对于质子束的屏蔽能力,6种不同的混凝土对质子的屏蔽性能相差较大。因此在质子治疗室屏蔽材料的选取时应该结合混凝土的材料组成和屏蔽性能、施工难易程度及工程成本等诸多因素综合考量。 许志强 耿继武 贾育新 张灶钦 王美霞关键词:质子束 从某医院核医学科改建探讨核医学科布局设计合理性应遵循的原则 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通过平面布局存在问题的核医学科改造,探讨核医学布局应该遵循的原则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方法根据文献资料和实例分析,结合核医学科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源项特点及工作经验,对该核医学科工作场所平面布局进行合理性分析、评价。结果某三甲医院的核医学科工作场所改建前缺乏洗消或缓冲间、甲亢留观室等功能用房,清洁区与活性污染区交叉(给药前、后患者共用洗手间),未实现医患双通道,行进路线医患交叉、患者回流现象严重等诸多缺陷;提出合理可行的布局设计方案后,功能用房设置能满足核医学科诊疗项目的需要,分区明确、流线独立清晰;整体布局和分区更加合理化且满足放射防护相关要求。结论功能用房缺失、分区划分不明显,行进路线(医护人员、患者、核素流线)交叉现象严重是目前临床核医学科布局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现有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对布局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核医学科的平面布局设计在总原则、功能(辅助)用房设置、分区及流线设计等主要建议,拟为GBZ 120-2006标准修订提供参考。 张灶钦 耿继武 苏晓舟 杨宇华 许志强 夏冰关键词:核医学科 平面布局 蒙特卡罗方法在后装治疗场所屏蔽计算中应用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后装治疗场所的屏蔽计算模型。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取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现有的后装治疗室的屏蔽结构为模型。采用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蒙特卡罗中子-光子输运程序(MCNP5)建立后装治疗场所的屏蔽计算模型,模拟计算后装治疗场所的辐射场分布,通过对后装治疗场所的防护检测,验证屏蔽计算模型。结果各检测点MCNP5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检测结果有较好的符合性,可模拟后装治疗装置产生的辐射场。借助MCNP5重建的计算模型模拟不同迷路内墙厚度下机房入口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有助于选择后装治疗场所适当的迷路内墙厚度,以有效降低防护门的厚度。结论 MCNP5屏蔽计算模型可优化后装治疗场所的屏蔽,以达到辐射防护的最优化。 许志强 王美霞 张灶钦 贾育新 夏冰 耿继武关键词:蒙特卡罗方法 屏蔽计算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治疗机房入口辐射剂量分析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究加速器机房入口辐射剂量,指导机房入口防护检测。方法利用FLUKA程序构建加速器机头及机房模型,模拟加速器在10 MV和600 cGy/min条件下,比较不同机架角度、照射条件和迷路情况下机房入口内侧的辐射剂量率。结果不同迷路内墙厚度和机架角条件下,有水箱时入口剂量率明显大于无水箱情况。迷路内墙厚度为1800 mm,机架角为90°时入口剂量率最大。迷路内墙厚度为1000 mm,机架角为0°和180°时,入口剂量率明显大于其他情况。迷路内墙为1.80 m、机架角为90°、有水箱、迷路内入口宽为1400~2200 mm时,机房入口处剂量率在(82.26±48.95)~(314.09±96.34)μSv/h。结论加速器机房入口处的剂量主要来自于有用线束在患者体表的散射和泄漏辐射,入口剂量率随迷路内口宽度递增。在入口防护检测时,机架角度的选取要考虑迷路内墙厚度,在不明确情况下对4个角度进行检测,保证检测结果的全面和准确。 许志强 耿继武 贾育新 张灶钦 王美霞关键词:加速器 广东省44家口腔诊所牙科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现状及常见问题探讨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掌握广东省44家口腔诊所牙科X射线诊断项目放射防护的相关措施,探讨常见问题。方法根据放射防护三原则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结合放射卫生现场调查、放射防护检测等结果,分析放射卫生防护及管理现况。结果44家诊所56间机房的平面布局(基本)合理;56台设备的防护性能和质量控制检测均符合标准要求;56间机房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为本底~1.47μSv/h,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工作状态指示灯及门灯联锁、自动闭门、通风及个人防护用品等符合率为85.70%~98.20%;口腔影像医师和专(兼)职管理人员的配置、职业健康监护、放射防护相关管理制度及放射卫生档案等符合率为79.5%~100.0%。结论牙科X射线诊断机房的放射防护及管理现状较好,需出台或健全相关国家法规、标准等,以规范锥形束CT的质量控制检测、口腔诊所场址要求及放射工作人员的配置等。 张灶钦 耿继武 许志强 黎丽春关键词:口腔诊所 辐射防护 ^(125)I粒籽植入治疗辐射防护及关键控制技术探讨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碘-125(^(125)I)放射性粒籽植入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辐射水平,探讨关键控制技术。方法以5家开展^(125)I粒籽植入治疗项目的医疗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卫生学现场调查、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水平检测、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等方法,调查粒籽植入涉源工作场所及相关人员的辐射水平;结合源项分析及放射卫生管理经验,根据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的原理,探讨^(125)I粒籽植入治疗过程的关键控制点。结果不同涉源场所中粒籽植入源运输包装、粒籽植入治疗室和专用病房工作场所各关注点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为本底~1.80μSv/h(病房门处),均小于2.5μSv/h;35名放射工作人员全年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为0.20~1.80 m Sv,平均为0.42m Sv。结论不同涉源场所的辐射水平及人员的受照剂量均符合国家标准限值的要求;应根据关键控制措施,对^(125)I放射性粒籽植入治疗过程的关键环节予以控制。 张灶钦 傅强 耿继武 许志强 王美霞 夏冰关键词:^125I 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后动物肝脏一氧化氮的变化 2018年 目的研究致死剂量的γ射线照射健康NIH小鼠后,其肝脏组织中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及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和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实验动物于室温环境下饲养,给予小鼠致死剂量,即9.0 Gy的60Coγ射线一次全身均匀照射。分别于照射前和照射后1、3、6、9、12、24 h用NO检测试剂盒检测肝脏组织中NO水平的变化,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组织中i NOS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致死剂量照射后,小鼠肝脏组织中NO水平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并趋于正常参考值的趋势;照射后6 h开始升高并维持至照射后9 h,与照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12 h开始恢复,并降至正常参考值范围(P>0.05)。致死剂量照射后,小鼠肝脏组织中有iNOS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97(P<0.01)。结论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后,动物肝脏组织中NO水平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与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 耿继武 张灶钦 许志强 欧程山 周美娟 周成关键词:致死剂量 一氧化氮 P53蛋白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医学放射工作人员血清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变化研究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机体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广东省7家三级甲等医院244名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诊断放射学组、核医学组、放射治疗组、介入放射学组分别有61、51、74和58人。另选工作中不接触电离辐射的51名行政人员为对照组。采用热释光剂量仪对接触组人员进行为期1年的个人剂量监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各组人员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结果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最大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41 mSv/a,低于职业接触限值20.00 mSv/a。核医学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高于诊断放射学组、放射治疗组和介入放射学组(P<0.01)。男性工作人员中,诊断放射学组、放射治疗组和介入放射学组人员血清IL-10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放射治疗组人员的IL-10表达水平分别低于核医学组和介入放射学组(P<0.05);放射治疗组人员的IFN-γ/IL-10比值分别高于诊断放射学组、核医学组、介入放射学组和对照组(P<0.05)。将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按人均年有效剂量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0.03~、0.06~和>0.15 mSv/a),该3组男性工作人员的IL-10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男性工作人员(P<0.05)。结论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可能对男性工作人员IL-10介导的体液免疫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温薇 杨宇华 闫雪华 苏晓舟 陈慧峰 苏世标 许志强 丁振华关键词:低剂量 电离辐射 职业照射 免疫功能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质子治疗室屏蔽防护探讨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质子治疗室屏蔽防护材料和屏蔽厚度的选择,积累质子治疗室屏蔽防护经验,为质子治疗室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FLUKA程序建立质子治疗室的屏蔽计算模型,模拟质子治疗室的辐射场分布,对质子治疗室的屏蔽进行优化。结果厚度为250 cm混凝土控制室墙外30 cm处周围剂量当量最大为3.12μSv/h,改变屏蔽方案为5 cm钢板(机房侧)+237 cm混凝土+8 cm聚乙烯(控制室侧)后,周围剂量当量最大值为1.43μSv/h,调整材料位置后,治疗室控制室墙外30 cm周围剂量当量率最大为3.95μSv/h。结论质子治疗室辐射场中,主要是中子和γ射线,中子对剂量当量的贡献占绝大部分比重。且质子治疗室辐射场中主要以高能中子和快中子为主。因此其屏蔽防护主要考虑中子防护,在屏蔽材料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辐射场的中子能量。 邹剑明 许志强 耿继武 苏世标 贾育新 王美霞 张灶钦 夏冰关键词:蒙特卡罗方法 屏蔽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