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铭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少年
  • 2篇青少年
  • 2篇近视
  • 2篇高度近视
  • 1篇动脉炎
  • 1篇断层扫描
  • 1篇血性
  • 1篇炎性
  • 1篇植入
  • 1篇神经病
  • 1篇视神经
  • 1篇视神经病
  • 1篇视神经病变
  • 1篇塑形术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内障
  • 1篇前部缺血性
  • 1篇前部缺血性视...
  • 1篇缺血

机构

  • 3篇暨南大学
  • 1篇广州市红十字...

作者

  • 4篇罗铭
  • 3篇马胜生
  • 2篇李红阳
  • 2篇梁纳
  • 1篇卢毓敏
  • 1篇韩高安
  • 1篇朱月萍

传媒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青少年高度近视眼的脉络膜厚度改变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比较青少年高度近视眼与正常眼的脉络膜厚度的差异,分析脉络膜厚度变化与青少年高度近视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眼视光中心就诊和体检的青少年62例111眼,年龄为13~17(14.34±2.74)岁。分为高度近视组32例57眼,正常对照组30例54眼,高度近视组屈光度(-6.85±1.14)D,眼轴(26.31±1.13)mm。正常对照组屈光度(-0.37±0.85)D,眼轴(23.91±0.64)mm。两组间的屈光度、眼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加强深度扫描技术对黄斑部进行0°扫描,测量黄斑中心凹下及由中心凹向鼻侧和颞侧3000μm的脉络膜厚度值,共测量13个子午线,每个子午线间隔500μm,比较两组间脉络膜厚度、屈光度和眼轴,分析脉络膜厚度变化与青少年高度近视的关系。结果青少年高度近视组受检眼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值和黄斑部脉络膜平均厚度值分别为(220.4±49.6)μm和(209.9±62.8)μm,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47.4±63.6)μm和(295.1±71.2)μm,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220,P=0.000;t=-16.180,P=0.000)。青少年高度近视组颞侧脉络膜最厚,中心凹下厚度次之,鼻侧最薄;而正常对照组以黄斑中心凹区域脉络膜最厚,其次为颞侧,鼻侧最薄。高度近视组受检眼各检测点脉络膜均薄于正常对照组。两组脉络膜厚度的差异黄斑中心凹区域较黄斑周边区域明显(P〈0.001)。结论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脉络膜厚度较青少年正常眼明显变薄,以黄斑中心凹区域的差异显著。提示脉络膜的厚度改变可能在青少年高度近视眼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
罗铭李红阳马胜生梁纳
关键词:脉络膜厚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高度近视青少年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乳化术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晶状体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对86例120例糖尿病患者施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并发症并与相关手术比较。结果 术后视力:0.5以上者为86.27%,0.3以上者为89%。并发症:角膜水肿、线状浑浊、前房炎症反应和后囊浑浊等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血糖控制稳定在10mmol/L以下,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完全有效、安全、术后并发症少,散光小、视力恢复好。
朱月萍韩高安罗铭
关键词: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42例病因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临床病因,为该病提供防治措施。方法对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42例(46眼)确诊为NAION的患者进行全身及眼部检查、实验室检查、仪器辅助检查,分析其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NAION患者中实验室检查异常的有高血压19例(45.2%)、糖尿病13例(31.0%)、高血脂20例(47.6%);颈内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异常分别是7例(16.7%),9例(21.4%)。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是NAION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颈动脉狭窄、腔隙性脑梗死等也与此病密切相关。加强对本病病因的认识,有利于对高发人群进行预防性检查及干预性治疗。
卢毓敏马胜生罗铭梁纳
关键词: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病因回顾性分析
角膜塑形术联合框架眼镜矫正青少年高度近视的疗效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观察并探讨角膜塑形术联合框架眼镜对青少年高度近视的矫正和控制效果。方法:选取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36例69眼,年龄9~15岁,等效球镜≥-6.00D,球镜度数≥-5.50D,夜间戴四区五弧设计的OK镜,目标降度(TP)=5.00D。戴OK镜至少1mo后,残余度数稳定后予框架眼镜矫正。随访观察2a的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以及角膜健康状况。结果:(1)裸眼视力的变化:矫正前的裸眼视力为0.09±0.05,矫正1夜;1wk;1,3mo后裸眼视力分别为0.27±0.14,0.54±0.18,0.78±0.24,0.81±0.19;矫正1夜;1wk;1mo后裸眼视力逐渐提高(P〈0.05),1mo后视力趋于稳定;(2)屈光度的变化:矫正前的屈光度为-6.82±0.71D,联合矫正1a后的屈光度为-6.86±0.7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矫正2a后的屈光度为-7.11±0.81D,比联合矫正前增加-0.29±0.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眼轴的变化:矫正前的眼轴为26.18±0.57mm,患者联合矫正6mo为26.19±0.54mm,1a为26.21±0.47mm,眼轴长度与矫正前的眼轴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矫正2a后眼轴长度为26.37±0.59mm,比矫正前增长0.19±0.28mm(P〈0.05);(4)轻度角膜点染发生率较高:经停戴、清洁镜片及使用保护角膜眼药水均能改善。未发现严重眼部并发症。结论:青少年高度近视眼行角膜塑形联合框架眼镜矫正后1a,近视未进展;联合矫正2a,近视仅有轻度进展。未发现严重眼部并发症。该方法相对安全,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罗铭马胜生李红阳
关键词:角膜塑形术高度近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