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丽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前列腺
  • 2篇扩散
  • 2篇表观
  • 2篇表观扩散系数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1篇动态增强CT
  • 1篇影像
  • 1篇影像报告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节瘤
  • 1篇数据系统
  • 1篇前列腺癌
  • 1篇中危
  • 1篇纹理
  • 1篇纹理特征
  • 1篇腺癌
  • 1篇良恶性
  • 1篇扩散加权
  • 1篇扩散加权成像

机构

  • 4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祝丽
  • 3篇李丹燕
  • 2篇王欢欢
  • 1篇葛云
  • 1篇刘松
  • 1篇马义
  • 1篇麦筱莉
  • 1篇周正扬
  • 1篇何健
  • 1篇管月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山东第一医科...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参数MRI联合影像组学在鉴别PI-RADS 4~5分前列腺病灶良恶性中的应用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多参数MRI联合影像组学在区分前列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PI-RADS)4~5分病灶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构建能够有效区分两者的模型,提高诊断精确度。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行前列腺多参数MRI(multiparametric MRI,mpMRI)检查后PI-RADS评分为4~5分的患者病例共135例,其中病理诊断良性64例,恶性71例。将入组病例随机分层采样按照7∶3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95例,良性45例,恶性50例)和测试集(40例,良性19例,恶性21例),分析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MRI传统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多模态影像组学模型[T2W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ADC三种模态]及联合模型(多模态影像组学联合传统参数ADC值)对PI-RADS 4~5分病灶良恶性的鉴别效力,构建诊断模型。结果良性病变组ADC值[(0.791±0.149)×10^(-3)mm^(2)/s]显著高于恶性组[(0.612±0.110)×10^(-3)mm^(2)/s],其在训练集、测试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70、0.772。而良性病变组总PSA(total PSA,tPSA)略低于恶性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C、DWI和T2WI多模态组合影像组学在训练集、测试集中的AUC分别为0.942、0.850。联合模型在训练集、测试集中的AUC分别为0.952、0.842。结论综合多模态MRI(T2WI、DWI、ADC)影像组学联合传统参数的模型能有效帮助鉴别PI-RADS 4~5分病灶的良恶性,帮助提高诊断准确度,进一步辅助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
祝丽孟婕王欢欢李丹燕
膀胱副神经节瘤多期增强CT特征分析
2022年
目的 探讨膀胱副神经节瘤(bladder paraganglioma,BPG)的多期动态增强CT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BPG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CT图像主要从肿瘤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强化特征等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病例中男性2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为53.8岁。其中慢性高血压患者2例,尿儿茶酚胺正常,术中出现血压剧烈波动1例。CT上病灶多突向腔内生长7例,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内部密度较均匀,5例增强扫描为中-高度强化(3例伴有迂曲供血血管),强化曲线均为速升缓降型,3例表现为轻度持续性强化。结论 BPG多数为良性,多期CT增强扫描对其诊断有一定价值。
王成孟婕祝丽李丹燕
关键词:膀胱副神经节瘤
宫颈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熵值的开发及初步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基于宫颈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参数图计算熵值,并评估其初步临床应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7例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病理证实为宫颈癌患者,行盆腔3.0 T磁共振成像,由两名具有5年以上磁共振读片经验的放射科医师使用本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医学影像分析软件(Image Analyzer 1.0),在DWI图像上逐层勾画宫颈癌肿瘤组织及周围正常宫颈组织,获取感兴趣容积,并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计算ADC熵值(一阶熵及二阶熵)。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宫颈癌肿瘤组织和周围正常宫颈组织的熵值有无显著性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熵值在宫颈癌中的诊断效能,并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观察者间一致性分析。结果:宫颈癌肿瘤组织的ADC一阶熵(5.74±0.62)和二阶熵(10.25±1.65)均显著高于周围正常宫颈组织的ADC一阶熵(4.90±0.48)和二阶熵(8.03±0.78)(P<0.000 1)。ADC一阶熵和二阶熵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8和0.875,一阶熵(ICC=0.981)与二阶熵(ICC=0.985)均具有很高的观察者间一致性。结论:基于磁共振DWI成像ADC参数图开发的熵值有助于宫颈癌的评估。
姜卓然何健管月王欢欢刘松祝丽周正扬葛云
关键词:宫颈癌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纹理特征
表观扩散系数值在预测低中危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中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低中危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效能及其与Gleason评分(G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前列腺受检者的临床影像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病灶的ADC值,分析ADC在低中危PCa诊断中的效能,以及ADC值与GS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平均表观扩散系数值(ADC_(mean))和最小表观扩散系数值(ADC_(min))的诊断效能。结果:纳入1051例患者,病灶总数为1202个,其中638个为PCa(53.08%),564个为良性病变(46.92%)。良性病变组的ADC_(min)及ADC_(mean)明显高于PC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S 4+3组的ADC_(min)及ADC_(mean)显著低于GS 3+4组、GS 3+3组和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诊断PCa的ADC_(min)和ADC_(mean)的AUC分别为0.911、0.972,诊断界值分别为0.703×10^(-3)mm^(2)·s^(-1)、0.896×10^(-3)mm^(2)·s^(-1)。ADC_(min)、ADC_(mean)与GS呈负性相关(ρ_(s)=-0.764,P<0.001;ρ_(s)=-0.845,P<0.001)。结论:ADC值与低中危PCa侵袭性呈负相关,对GS 3+4、GS 4+3病灶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敏感度、特异度高,且ADC_(mean)的诊断价值更高,可对PCa生物学特性进行有效的术前评估,辅助临床医师制订治疗方案,有效避免过度治疗。
闫旭马柯王玉婷潘燚琪祝丽马义李丹燕麦筱莉
关键词:前列腺癌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