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少峰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亚胺
  • 3篇酰亚胺
  • 3篇聚酰亚胺
  • 2篇亚胺化
  • 2篇酰胺
  • 2篇酰胺酸
  • 2篇聚酰胺
  • 2篇聚酰胺酸
  • 2篇胺化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形变
  • 1篇杂化薄膜
  • 1篇蒸气压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
  • 1篇气相传质系数
  • 1篇热膨胀
  • 1篇热膨胀系数
  • 1篇热形变

机构

  • 5篇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5篇黄培
  • 5篇朱梦冰
  • 5篇王少峰
  • 4篇蒋远媛
  • 3篇王晓东
  • 1篇孙琳
  • 1篇谷和平
  • 1篇王朋朋
  • 1篇吕亮

传媒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绝缘材料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聚酰胺酸溶液成膜过程中的传质行为
2007年
为了研究聚酰胺酸溶液成膜过程中的传质行为,采用自制液膜干燥实验装置在线测定聚酰胺酸溶液质量的变化.假设气、液两相传质通量相等的条件下,计算了溶剂气相传质系数和液面蒸气压.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干燥温度、液膜厚度、溶液相对分子质量对液膜表面蒸气压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膜过程中存在溶剂蒸发与聚酰胺酸溶液亚胺化反应的相互竞争.干燥初期溶剂蒸气压迅速升高,液膜表面溶剂的扩散为控制步骤;而干燥后期溶剂蒸气压较小,溶剂在膜内部扩散成为控制步骤.同时随着液膜厚度的增加、干燥温度的升高及溶液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少,液面蒸气压的最大值呈现增大趋势.
孙琳朱梦冰王少峰谷和平黄培
关键词:气相传质系数蒸气压
聚酰胺酸薄膜表面热亚胺化动力学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与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单体,聚合得到表观黏度为1800m Pa·s的聚酰胺酸(PAA);通过衰减全发射红外光谱(ATR-FTIR)对聚酰胺酸凝胶膜表面亚胺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胺化程度随时间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并出现初期的快速和后期的慢速两个阶段。此外,由于薄膜下表面含有较多的残留溶剂,使其酰亚胺化程度高于上表面。用两步一级动力学模型进行关联,得到了相关的动力学参数。
王少峰朱梦冰蒋远媛王朋朋黄培
关键词:聚酰胺酸亚胺化动力学
聚酰亚胺薄膜热形变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静态热机械分析仪(TMA)考察了聚酰亚胺(PI)薄膜的热形变行为。在温度校正的基础上,对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程度、玻璃化温度以及热膨胀系数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MA在一定载荷下测得薄膜的二次亚胺化表现为尺寸收缩,比IR更好地反映亚胺化程度,经过拉伸后薄膜的Tg有增加的趋势;与DSC相比,TMA对薄膜的Tg有更好的感应度,完全亚胺化PI的Tg达374.3℃;消除热历史后,材料的α升高,热循环次数对α影响小。
朱梦冰吕亮蒋远媛王少峰王晓东黄培
关键词:温度校正聚酰亚胺薄膜
聚酰胺酸薄膜的化学亚胺化被引量:8
2008年
采用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与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单体,聚合得到了固体质量分数为10%的聚酰胺酸溶液.以乙酸酐和吡啶分别作为脱水剂和催化剂对聚酰胺酸薄膜进行化学环化,通过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对其亚胺化过程进行研究.以一级动力学模型对2个阶段分别进行拟合,得到了不同的吡啶、乙酸酐浓度下的表观速率常数.结果表明:环化初期聚酰胺酸快速转化为聚酰亚胺和聚异酰亚胺,后期聚异酰亚胺缓慢转化为聚酰亚胺.吡啶和乙酸酐都会加快其反应速率,且乙酸酐对第一阶段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王少峰朱梦冰蒋远媛王晓东黄培
关键词:聚酰胺酸聚酰亚胺
溶胶陈化对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杂化薄膜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采用不同陈化时间的酸催化硅溶胶制备SiO2含量一定的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杂化薄膜,用FTIR-ATR、SEM、TMA等手段对其微相结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硅溶胶水解和聚合反应的进行,杂化薄膜中的SiO2颗粒由棒状长大为球体,并逐渐团聚、变形,薄膜的光学透明性降低,热膨胀系数逐渐减小,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球形SiO2颗粒的直径小于1μm且均匀分布在基体中时,薄膜综合性能最优。
朱梦冰王晓东王少峰蒋远媛黄培
关键词:溶胶-凝胶聚酰亚胺杂化薄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