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宁宁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油菜
  • 3篇基因
  • 3篇甘蓝
  • 3篇甘蓝型
  • 3篇甘蓝型油菜
  • 2篇种子
  • 1篇营养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菜种
  • 1篇油菜种子
  • 1篇油体
  • 1篇植物
  • 1篇植株
  • 1篇农杆菌
  • 1篇农杆菌介导
  • 1篇中柱
  • 1篇种子大小
  • 1篇柱头
  • 1篇转化植株
  • 1篇转基因

机构

  • 5篇江苏大学
  • 5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5篇谭小力
  • 5篇王宁宁
  • 3篇陈松
  • 3篇王政
  • 3篇刘蕊
  • 3篇李明
  • 2篇张洁夫
  • 2篇朱克明
  • 2篇陈盛
  • 1篇浦惠明
  • 1篇彭琦
  • 1篇胡茂龙
  • 1篇张志燕
  • 1篇王杰利

传媒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快速高效筛选甘蓝型油菜转化植株的方法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能够快速高效地筛选出转化的油菜植株,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激活标签载体转化到甘蓝型油菜中,对得到的T1代油菜种子进行萌发,长出约3 mm胚芽后,通过直接观察绿色荧光的筛选方法得到转基因植株。筛选出的植株经PCR验证,阳性率高达75.37%。该筛选方法具有用时短、效率高、易操作等优点,适用于甘蓝型油菜转化植株的筛选工作。
陈盛王宁宁王玉康陈松曹维李明朱克明彭琦王政谭小力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转基因
营养分配调节对甘蓝型油菜种子大小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去除侧枝人为调节营养分配的方法,探究影响油菜种子大小的机理。结果表明,通过营养分配调节,主花序种子千粒质量最多提高了1倍;对种子胚子叶细胞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种子细胞明显增大,细胞中油体的面积也相应增加。因此推测可以通过去除油菜侧枝的方法进行营养调节,增加种子大小;虽然油菜种子的含油量没有变化,但种子中油脂的绝对量随种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
王杰利陈盛付正莉王宁宁刘蕊陈松王政张志燕谭小力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种子大小侧枝营养油体
油菜种子含油量影响因素及调控综述被引量:6
2019年
作为世界重要油料作物之一的油菜( Brassica napus ),其种子油不仅在食用植物油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在化工产业和生物能源领域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油菜种子含油量影响因素及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运用基因工程提高油菜种子油含量的策略,以期为油菜含油量的大幅度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刘蕊王宁宁王玉康李明曹维王政张洁夫谭小力
关键词:油菜含油量基因工程
农杆菌介导的浸花法转化甘蓝型油菜过程中柱头顶端开裂时期的确定被引量:1
2019年
农杆菌介导的浸花法(floral-dip)是一种简便、快速、高效、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的非组织培养的遗传转化法,在拟南芥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在油菜中的转化效率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以甘蓝型油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雌蕊柱头开裂时间的研究,发现即将开放的10~15个花苞的柱头是裂开的,此时最有利于农杆菌进入子房室完成转化。对这部分花蕾进行浸花法转化,得到的T1代种子发芽后通过除草剂筛选获得抗性转基因植株,进一步对这些植株进行PCR验证,其阳性率高达72.7%。该研究能进一步提高农杆菌转化效率,实现甘蓝型油菜更有效的遗传转化。
王宁宁王伟杰王玉康曹维李明Sundus Zafar胡茂龙浦惠明谭小力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农杆菌
植物分枝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8年
植物分枝发育在植物形态建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与植物生物量和作物产量关系密切。随着植物基因组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快速发展,分枝发育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近年来,人们从拟南芥、水稻、豌豆、矮牵牛、番茄、玉米突变体中克隆了一系列与分枝相关的重要基因,对植物分枝发育调控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植物分枝发育受到遗传、激素、环境等多种因素控制以及近年来腋生分生组织形成和生长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付正莉刘蕊王宁宁朱克明陈松张洁夫谭小力
关键词:植物基因分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