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芳芳

作品数:9 被引量:90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连作
  • 4篇高粱
  • 3篇土壤
  • 3篇连作障碍
  • 3篇酶活性
  • 3篇甘薯
  • 1篇带轮
  • 1篇叙事
  • 1篇叙事结构
  • 1篇艺术
  • 1篇艺术风格
  • 1篇远距离运输
  • 1篇生物群落
  • 1篇土壤环境
  • 1篇土壤酶
  • 1篇土壤酶活
  • 1篇土壤酶活性
  • 1篇皮带轮
  • 1篇牵引动力
  • 1篇牵引架

机构

  • 5篇山西大学
  • 5篇山西省农业科...
  • 4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9篇樊芳芳
  • 4篇白文斌
  • 3篇武爱莲
  • 3篇贾峥嵘
  • 3篇焦晓燕
  • 3篇申惠勇
  • 3篇郝佳丽
  • 3篇张阳
  • 3篇薛秀芳
  • 3篇王劲松
  • 3篇郭珺
  • 3篇董二伟
  • 3篇赵建武
  • 3篇王磊
  • 3篇范国华
  • 2篇王立革
  • 2篇丁玉川
  • 1篇郑军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4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高粱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利用Biolog技术,以玉米—高粱轮作为对照,分别在播种施肥前、拔节期、穗花期及成熟期采集土壤样品,研究连作4 a高粱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时期连作土壤微生物碳源整体代谢量(AWCD值)都高于玉米—高粱轮作,高粱连作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培养96 h时,轮作与连作间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均达显著差异(P<0.05),连作在播种前、拔节期、穗花期、成熟期4个时期的AWCD值分别是轮作的1.82倍、1.27倍、1.23倍和1.85倍,显著高于轮作,并在96 h以后连作与轮作的AWCD值之间差异均显著。对分类碳源利用数据分析及碳源利用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出现分异,引起分异的主要碳源是羧酸类和氨基酸类碳源,在播种施肥前连作对羧酸类的利用能力显著高于轮作(P<0.05),是轮作的3.15倍;在拔节期与穗花期连作土壤微生物对氨基酸类代谢显著高于轮作(P<0.05),其中尤其以甘氨酰-L-谷氨酸最为显著(P<0.01);成熟期连作对除糖类外的5类碳源利用代谢能力都显著高于轮作,其对氨基酸类、羧酸类的利用能力分别是轮作的2.38倍和5.3倍。综合分析表明,高粱连作4 a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活性较轮作旺盛,尤其对氨基酸类、羧酸类碳源的代谢活性变强,土壤中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升高。
樊芳芳王劲松董二伟焦晓燕丁玉川武爱莲郭珺王立革
关键词:高粱连作微生物群落BIOLOG
连作对高粱生长及根区土壤环境的影响被引量:21
2016年
以玉米-高粱轮作为对照,研究连作对高粱生长、产量的影响及根区土壤中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变化。结果表明:高粱连作3年对产量的抑制开始显现。与轮作相比,连作3年高粱的株高、茎粗、叶面积、生物量显著降低,连作4年更为明显;连作4年高粱根系生长也明显受到影响,0-40 cm深度范围内根系的生物量、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别仅为轮作的61.5%、84.4%、73.8%。连作4年增加了土壤中可培养真菌数量,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分别是轮作的1.9、1.3倍,而对细菌和放线菌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连作显著增加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的活性,分别比轮作增加了14.7%、17.2%。由此可见,连作不仅抑制高粱植株的生长,并对土壤中微生物区系组成和酶活性产生显著影响。
樊芳芳王劲松董二伟焦晓燕丁玉川武爱莲郭珺王立革
关键词:根系形态土壤酶活性
固碳微生物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固碳能力测定被引量:11
2019年
利用微生物回收和固定CO2气体的生物固碳方法,成为解决"温室效应"这一重大环境问题的焦点,本研究目的是分离筛选固碳微生物菌株。利用无碳源无机培养基从活性污泥、沼液和设施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以CO2为碳源的菌株24株,选取其中生长较快的8株菌进行cbbL基因、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测定和16S rDNA测序分析,将测序结果在BlAST数据库中比对,进行固碳菌株的分子鉴定,并对其菌体含量和RubisCO酶活性进行比较。选取RubisCO酶活性最高的菌株C2-8R,进行土壤施用试验,通过土壤RubisCO酶活性的测定,确定分离筛选的固碳菌的固碳能力。研究表明,可通过无碳源培养基进行固碳微生物菌株的筛选,筛选的固碳菌分别隶属于假单胞菌属和嗜甲基菌属,并可通过RubisCO酶活性来反映微生物的固碳能力。
郭珺樊芳芳王立革武爱莲郑军
关键词:RDNA
一种甘薯收秧切蔓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甘薯收秧切蔓机,包括大架总成(1),所述大架总成(1)前部设有牵引架(2),所述大架总成(1)后部左右对称安装有一对胶轮(10);所述大架总成(1)前部安装有传动箱(3),所述传动箱(3)的输出轴连接...
贾峥嵘赵建武郝佳丽白文斌薛秀芳王磊范国华申惠勇张阳樊芳芳
文献传递
一种甘薯便携式注水打孔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甘薯便携式注水打孔器包括主筒体1,主筒体1上端安装上盖2,上盖2通过注水管3连接水箱4;主筒体1下端安装锥状的集水头5,集水头5下端安装注水打孔杆6,注水打孔杆6底端侧面开有注水孔7;集水头5内底端安...
郝佳丽赵建武贾峥嵘白文斌薛秀芳王磊范国华申惠勇张阳樊芳芳
文献传递
不同作物轮作对连作高粱生长及其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被引量:55
2016年
以高粱连作5年为对照(CK),研究了高粱连作3年轮作苜蓿(T_1)和葱(T_2),对下茬高粱生长、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轮作改善了高粱地上部的生长;T_1增产16.5%,效果明显.轮作也促进了高粱根系的生长,T_1和T_2处理的高粱总根长是CK的1.3和1.4倍,根总表面积是CK的1.6和1.5倍,根体积是CK的2.2和1.6倍,根系生物量是CK的2.0和1.3倍,T_1促进了根系在10 cm以下土层中的分布.借助Biolog法对穗花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分析表明,T_1和T_2处理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显著高于CK,且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是CK的1.2和1.1倍;轮作提高了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综上,轮作苜蓿比轮作葱更能改善高粱根际土壤环境,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和酶活性,控制高粱连作障碍,提高高粱产量.
王劲松樊芳芳郭珺武爱莲董二伟白文斌焦晓燕
关键词:高粱轮作连作障碍
连作对高粱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连作障碍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栽培问题,合理的轮作可以有效缓解连作障碍现象,通常认为高粱属于不耐连作作物之一,连作会影响作物长势、降低产量、导致土壤环境恶化。山西以高粱为原料酿造的老陈醋及汾酒名扬海外,受栽培条件的限制及经济...
樊芳芳
关键词:高粱连作障碍土壤环境酶活性生物群落
文献传递
论陈为人的传记文学创作
山西作家陈为人曾是山西省作协机关的一员,他在2001年退休以后复归文坛,进行传记文学创作,著有《唐达成文坛风雨五十年》《山西文坛十张脸谱》等十多部传记作品。本文将陈为人的传记文学创作作为新世纪以来传记文学创作的个案,考察...
樊芳芳
关键词:传记文学叙事结构艺术风格
文献传递
一种甘薯薯苗长途运输后的保存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甘薯薯苗长途运输后的保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甘薯种苗繁育基地,从无病虫害的甘薯苗上剪切长度为25~35cm的高剪薯苗,作为甘薯薯苗;甘薯薯苗包括顶芽和侧芽,剪切位置在距离顶芽25~35cm处;(2...
郝佳丽赵建武贾峥嵘白文斌薛秀芳王磊范国华申惠勇张阳樊芳芳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