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姜黄素抗小鼠原发性肝泡球蚴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小鼠原发性肝泡球蚴病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肝脏感染泡球蚴60d后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对照组,姜黄素溶剂组,姜黄素组(200mg/kg·d),另设空白对照组。用相应药物治疗60d,检测各组小鼠泡球蚴囊湿重,计算囊湿重抑制率,并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药物治疗60d后姜黄素组、模型对照组及姜黄素溶剂组小鼠囊湿重分别为(0.2638±0.092)g、(0.4890±0.084)g和(0.4558±0.098)g,姜黄素组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组囊抑制率为46.05%;姜黄素溶剂组与模型对照组的囊湿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泡球蚴组织发生Ⅰ(变性)、Ⅱ(坏死)级病理变化的小鼠占比分别为姜黄素组62.50%,模型对照组为5.90%,姜黄素溶剂组为0.00%,姜黄素组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溶剂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能起到一定的抗小鼠原发性肝泡球蚴病的作用。
- 王其昆杨林楚啸李立唐景霞彭心宇张示杰王亚光杨宏强
- 关键词:姜黄素泡球蚴病昆明小鼠动物实验
- 姜黄素对泡状棘球蚴原头节生长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泡状棘球蚴原头节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泡状棘球蚴原头节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姜黄素20、40、60、80μmol/L组,观测原头节活性并计算存活率;姜黄素作用原头节24h后,应用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应用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试剂盒检测原头节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培养9d后,空白对照组与溶剂对照组原头节活力无明显改变,各浓度姜黄素干预组原头节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0μmol/L=4.986,F60μmol/L=4.826,F40μmol/L=4.364,F20μmol/L=3.288,P<0.05)。姜黄素对原头节的抑制作用呈时间、浓度依赖,80μmol/L姜黄素作用9d时原头节全部死亡。不同浓度姜黄素组作用24h原头节,caspase-3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F=446.937,P<0.05)。TUNEL法检测姜黄素干预原头节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977,P<0.05)。结论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原头节有一定杀灭作用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姜黄素对头节的杀灭作用可能与诱导头节细胞凋亡有关,其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 楚啸杨宏强唐景霞彭心宇王其昆杨林李立郁晓峰王亚光
- 关键词:姜黄素泡状棘球蚴原头节体外实验
- TRPM7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TRPM7)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RPM7在49例胆管癌、7例胆管良性病变组织和36例癌旁正常胆管组织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胆管癌组织中TRPM7表达阳性率为77.6%(38/49),高于其在胆管良性病变组织的表达阳性率(0,0/7)及癌旁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2.8%,1/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PM7蛋白的表达与胆管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脏器转移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部位、肿瘤分化程度及肝炎无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TRPM7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期低于TRPM7阴性表达患者(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RPM7的表达水平与生存预后显著相关(P<0.05),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RPM7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影响胆管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 李立曹玉文吴何兴王其昆楚啸杨林唐景霞彭心宇张示杰杨宏强
- 关键词:胆管肿瘤肿瘤分期
- TNF-α和TNF-β在小鼠原发性肝泡状棘球蚴病中的表达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TNF-α和TNF-β在小鼠肝泡状棘球蚴病(简称泡球蚴病)中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小鼠肝泡球蚴病的免疫应答机制。方法选取3月龄雌性健康昆明小鼠,接种Em组织,建立小鼠原发性肝泡状棘球蚴模型,空白对照组用同样方法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以30d作为分隔点持续观察240d。收集小鼠血清,采用ELISA检测TNF-α和TNF-β浓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血清TNF-α表达量于接种泡球蚴组织后30d开始增高,90d左右达到峰值,120d后逐渐降低;TNF-β表达量在接种泡球蚴组织后初期增长缓慢且维持较低水平,90d后开始明显增高,120d左右达到峰值,之后缓慢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小鼠在感染肝泡状棘球蚴后TNF-α和TNF-β共同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且感染初期以TNF-α参与的细胞免疫为主,而当TNF-α开始降低时,TNF-β参与的体液免疫开始主导小鼠感染泡球蚴后的免疫应答机制。TNF-α和TNF-β既共同参与免疫应答,协同发挥作用,同时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 杨林杨宏强唐景霞王其昆楚啸彭心宇
- 关键词:泡状棘球蚴肿瘤坏死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