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德群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牙科医疗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鳞状
  • 2篇鳞状细胞
  • 2篇鳞状细胞癌
  • 2篇口腔
  • 2篇口腔鳞
  • 2篇口腔鳞状细胞...
  • 2篇基因
  • 1篇蛋白
  • 1篇异基因
  • 1篇网络调节
  • 1篇芯片分析
  • 1篇芯片分析技术
  • 1篇基因表达
  • 1篇基因表达谱
  • 1篇基因表达谱芯...
  • 1篇癌旁
  • 1篇癌旁正常组织
  • 1篇RACK1

机构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深圳牙科医疗...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篇郑建伟
  • 2篇罗刚
  • 2篇杨德群
  • 1篇蔡秋云
  • 1篇韦从云
  • 1篇董俊英
  • 1篇周磊
  • 1篇杨淑娟
  • 1篇李婷
  • 1篇莫文娟
  • 1篇曾宪丽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口腔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被引量:3
2015年
背景:近年在整体水平上以高通量分子扫描手段为基础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的整合及相互关联的"技术链"的应用已在乳腺癌、肺癌、胃癌、结肠癌、卵巢癌、黑色素瘤等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关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较少。目的:实验通过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方法:收集广东省口腔医院2013年手术切除的口腔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各2例,采用Roche Nimble Gen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进行口腔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检测。结果与结论:按差异基因筛选标准,从32 448条检测基因中筛选出口腔鳞癌肿瘤组织的差异基因共有7 872条,占筛选基因总数的24%;其中上调表达的基因有3 800条,下调表达的有4 072条。结果证实,通过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并根据表达差异1倍以上的筛选标准得到了7 872个表达差异的基因。由此可见肿瘤的发生发展不是单个或几个基因的作用结果,以往实验往往针对某个或某几个基因的研究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也说明了肿瘤的产生是多基因成网络相互调节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个网络的作用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郑建伟杨淑娟利小平韦从云李婷莫文娟蔡秋云杨德群周磊罗刚
关键词:芯片分析技术口腔鳞状细胞癌基因表达谱芯片ROCHE
构建以RACK1为核心口腔鳞状细胞癌差异基因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网路被引量:6
2015年
背景:RACK1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肿瘤的发生发展不是一个基因或蛋白决定的,是多基因、多分子呈网络结构,多步骤、多阶段共同作用的长期复杂过程,各肿瘤基因之间相互协同作用促使肿瘤细胞形成和发展。因此要揭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作用机制将不能局限于单个蛋白或基因,而要着眼于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差异蛋白或基因相关的信号网络通路,研究整个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或基因的表达变化,进而分析研究这些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目的:筛选出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相关差异基因,使用STRING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构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网络,为后续实验提供线索。方法:根据作者所在课题组前期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经典蛋白组学实验结果和基因表达谱芯片实验的数据结果,选择表达一致且差异相对较大的基因作为实验的差异基因。将筛选的差异基因输入STRING数据库进行分析,找出差异基因对应蛋白之间的可能作用关系,构建相互作用网络结构图。结果与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19个差异基因对应蛋白相互间构成一个复杂的作用网络,各差异蛋白间通过多条相互作用通路进行调节,RACK1蛋白是整个网络的节点蛋白。GNB2L1的编码蛋白RACK1蛋白通过WD40重复蛋白亚基(编号COG2319)和β-G蛋白亚基(编号KOG0279)与其他差异蛋白的亚基间相互作用。其中WD40重复蛋白(编号COG2319)与其中5个差异蛋白直接作用并构建了10条相互作用通路,β亚基G蛋白(编号KOG0279)与其中8个差异蛋白直接作用并构建了11条相互作用通路。说明通过STRING数据库分析构建了这19个差异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构网络图发现RACK1蛋白的2个亚基共与8个相关差异蛋白直接作用,产生18条相互作用通路。在这个网络结构中RACK1蛋白是中心,提示其是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一个关键节点蛋白。
郑建伟利小平董俊英曾宪丽梁友龙韩帮峰杨德群罗刚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差异基因差异蛋白RACK1网络调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