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梅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4
供职机构:筑波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隋代
  • 2篇菩萨
  • 1篇衣着
  • 1篇如来
  • 1篇饰物
  • 1篇图像学
  • 1篇坐像
  • 1篇相图
  • 1篇立像
  • 1篇连环
  • 1篇连环画
  • 1篇画卷
  • 1篇故事
  • 1篇北朝
  • 1篇本生
  • 1篇本生故事
  • 1篇初唐

机构

  • 5篇筑波大学
  • 1篇敦煌研究院

作者

  • 5篇李梅
  • 2篇八木春生
  • 1篇赵声良

传媒

  • 5篇敦煌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南壁西方净土变相图被引量:9
2012年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是初唐时期的代表窟,有贞观十六年题记,而且窟中出现了占满整壁的大画面经变画,因此,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注目。可是,迄今为止的研究大多是关于南壁西方净土变相与《观无量寿经》之间的关系。本文则着重讨论唐代以后的安定期,人们对净土往生的认识产生大的变化,完全摆脱了隋代佛教美术的影响而进入了新的阶段,是第220窟特别是南壁的西方净土变相出现的依据。
八木春生李梅
关键词:初唐
隋代菩萨立像衣着饰物被引量:5
2012年
本文所述的隋代菩萨造像,分布于华北各地,衣饰繁复华丽,通体遍饰璎珞以及其他垂饰;其中也存在地区差异,如原北齐与北周领地的璎珞就有区别。隋朝前期出现新形式的菩萨造像,虽不能称为统一样式,但已存在统一迹象。本文以原北齐、北周领地为考察范围,概观各地区隋代前期菩萨造像,阐述各个地区的特征,由此分析华北地区东西造像的差异及其相互影响关系,进而论述通体遍饰璎珞菩萨造像出现的时代背景。
八木春生李梅赵声良
关键词:隋代
敦煌莫高窟北朝尊像图像学考察被引量:4
2015年
敦煌莫高窟现存北朝窟龛中,塔庙窟与平面方形覆斗形天井窟过半。窟内本尊大部分为倚坐如来,包括如来交脚像、菩萨交脚像、二佛并坐像。这些本尊周围配置禅定印结跏趺坐佛、交脚坐佛、思惟菩萨等诸尊,影塑天部环绕供养。有关莫高窟窟内本尊的研究不多。文章从洞窟图像空间构成的角度考察北朝窟内本尊及其周围造像,指出北朝窟内庄严再现《法华经》所描述的佛国世界,其中心不言而喻应为释迦佛。
东山健吾李梅
关键词:北朝
麦积山石窟第5窟西方净土变被引量:2
2014年
麦积山石窟第5窟正壁右龛上部所绘一铺西方净土变,包括净土变及下方供养人两个部分。净土变画面以主尊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宝池与宝地大面积绘出,楼阁与虚空等要素具备,为比较完整的西方净土变。宝池和延伸至宝地上的水渠同处一个画面是其独到之处。净土变下方绘女供养人,左右相对而列。供养人三人一组,为主从形式。女主人衣着交领开敞,大袖;发髻上拢,顶平。本文具体考察净土变中的纹样、建筑等细节,结合供养人的服饰特征,基本判断其绘制年代在隋代。
李梅
关键词:隋代
敦煌石窟本生故事画的形式——以睒子本生图为中心被引量:5
2011年
啖子本生图盛行于北朝时期,莫高窟与西千佛洞保存着诸多图例。啖子故事以孝道为主题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十分吻合,特别是北周至隋代十分流行。本文主要分析啖子本生图,对其构图形式,即横幅多场景画卷形式的展开与样式上的发展进行探讨;并与印度、犍陀罗、克孜尔及麦积山、云冈石窟的例证进行比较,详细验证敦煌壁画中啖子本生的画卷形式、连环画形式及异时同图法等,认为敦煌壁画中的睒子本生并非汉代传统形式的延续,而是在印度·犍陀罗的影响之下所形成的。
东山健吾李梅赵声良
关键词:画卷连环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