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靓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盆地
  • 3篇凹陷
  • 1篇地热系统
  • 1篇地温梯度
  • 1篇沙一段
  • 1篇滩坝
  • 1篇热系统
  • 1篇重力流
  • 1篇重力流沉积
  • 1篇资源量
  • 1篇资源量预测
  • 1篇物源方向
  • 1篇裂陷
  • 1篇裂陷盆地
  • 1篇流沙
  • 1篇流态
  • 1篇南堡凹陷
  • 1篇南襄盆地
  • 1篇南阳凹陷
  • 1篇基准面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化
  • 1篇华北油田
  • 1篇中石化新星双...

作者

  • 4篇季汉成
  • 4篇张靓
  • 3篇陈亮
  • 1篇陈祥
  • 1篇时聪
  • 1篇郭新安
  • 1篇贾海波
  • 1篇李晨
  • 1篇于斌
  • 1篇李海泉
  • 1篇陈栋
  • 1篇胡斌

传媒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南堡凹陷4号构造带沙一段滩坝沉积特征研究
南堡凹陷为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之北的小型含油气盆地。地理位置上,其北部与燕山相连,南部和东部与渤海相接,西部与津冀边界的涧河为边,海域以渤海5m水深线与渤海石油公司为界。总面积1932km2,矿权面积为1570km2,其中...
陈亮季汉成耿一凯张靓
关键词:南堡凹陷沙一段滩坝
文献传递
裂陷盆地重力流沉积对基准面变化的响应——以乌里雅斯太南洼腾一下亚段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在重力流沉积区,沉积物粒度旋回难以反映基准面的变化情况,但重力流流态与类型对地形变化具有良好的响应关系。利用上述关系对重力流沉积区基准面变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区相对古地貌恢复结果表明,乌里雅斯太南洼腾一下亚段沉积时期控坡断层的活动性在各层序内存在明显差异,由于这种差异性导致凹陷在地形上经历了由缓至陡的变化过程,相应地,可容纳空间经历了缓慢增长、加速增长两个时期。钻井取芯、三维地震反演等资料显示,在地形与可容纳空间的变化过程中,重力流类型也随之发生变化,沉积物沉积位置亦发生迁移。因此推断重力流流态特征与沉积位置对地形以及可容纳空间变化存在一定的响应关系:断裂活动性强,可容纳空间增长速率高,地形陡,以浊流或砂质碎屑流沉积为主,沉积物主要沉积在断坡下方;断裂活动性弱,可容纳空间增长速率低,地形缓,以强黏结性碎屑流沉积为主,沉积物沉积范围广。综上认为利用重力流流态特征与类型转换可以判断地形变化趋势,进而推断基准面的变化情况。
陈亮季汉成张靓李晨时聪于斌
关键词:基准面变化重力流沉积
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东部物源方向及沉积体系时空演化被引量:6
2014年
在岩心、测井、录井及地震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物源及沉积相综合研究,探讨了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东部涠洲组和流沙港组沉积时期的物源方向及沉积体系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迈陈凹陷东部存在北部流沙港低凸起、东部徐闻凸起和南部临高灯楼凸起3个方向的物源体系,物源体系与盆地结构的差异影响了该区的沉积相类型及时空展布。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及湖泊等沉积体系类型。就平面展布特征而言,受迈陈凹陷北部宽缓斜坡地形和物源供给充足的影响,研究区北部三角洲展布范围较广,并且存在"大平原,小前缘"即三角洲平原面积广而前缘面积相对较小的特征;研究区南部和东部由于地形较陡,扇三角洲分布相对局限,但垂向厚度大;湖泊相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主体洼陷区,尤其是深湖—半深湖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南部。就垂向演化特征而言,流沙港组沉积时期整体为一个湖侵过程,在流二段沉积时期以发育湖相泥岩为主,而涠洲组则发育各种扇体。
胡斌张靓季汉成郭新安陈栋
关键词:物源方向
南襄盆地地热系统构成及资源量预测:以泌阳、南阳凹陷为例被引量:5
2017年
地热系统属于地质系统的一种,是指一个动态的,由相互联系的若干地热构成要素所组成的集合,这些要素包括热源、通道、水源、储盖层等,动态过程则主要包含热的传导与地下水循环。含油气盆地因其特有的形成演化过程而形成的构造、沉积以及水动力条件,使其具有形成大中型地热田的良好基础。本研究以南襄盆地为例,在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地震、测井、地化分析以及地温资料,分析了典型沉积盆地型地热系统的构成。结果表明:南襄盆地地热田热源以幔源热及壳源热为主,而区内可作为热源的喜山期岩浆岩不发育,规模小,热量多散失,不能作为本研究区主要热源;通道为边界深大断裂以及沉积盆地骨架砂体;热水来源为大气降水,其中盆地北面伏牛山山区、盆地南面桐柏山山区为大气降水汇集的重要场所;储盖层为中新生代沉积的古近纪、新近纪地层。综合这些要素与动态过程,本次研究揭示了典型的沉积盆地型地热田的地热系统构成方式以及聚热规律,在地热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并利用"体积法"计算了泌阳、南阳凹陷的地热资源量。
季汉成李海泉陈亮陈祥贾海波张靓
关键词:南襄盆地地温梯度地热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