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超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化学风化
  • 1篇地球化学循环
  • 1篇盐矿
  • 1篇盐矿物
  • 1篇生物地球
  • 1篇生物地球化学
  • 1篇生物地球化学...
  • 1篇生物硅
  • 1篇输出通量
  • 1篇通量
  • 1篇同位素
  • 1篇土壤
  • 1篇土壤侵蚀
  • 1篇侵蚀介质
  • 1篇流域
  • 1篇矿物
  • 1篇化学循环
  • 1篇硅酸盐矿物
  • 1篇河流
  • 1篇河流域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水文局

作者

  • 3篇高全洲
  • 3篇陶贞
  • 3篇张超
  • 2篇林培松
  • 2篇张胜华
  • 2篇解晨骥
  • 2篇李元
  • 1篇陈晓宏
  • 1篇李姗迟
  • 1篇何文芳

传媒

  • 1篇湖泊科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粤东五华河流域的化学风化与CO_2吸收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对粤东五华河干流和支流水体的物理、化学组成测试数据,应用质量平衡法和相关分析法探讨湿热山地丘陵地区岩石化学风化过程对大气CO2的吸收.结果表明:五华河水体的总溶解性固体含量(77.11 mg/L)接近于世界河流的平均值(65 mg/L);离子组成以Ca2+、Na+和HCO3-为主,可溶性Si次之.五华河流域化学径流组成主要源自硅酸盐矿物化学风化过程的贡献,碳酸盐矿物的贡献较少;大气和土壤CO2是流域内岩石化学风化的主要侵蚀介质.与同一气候带其他河流相比较,五华河流域岩石化学风化过程对大气CO2的吸收通量(2.14×105mol/(km2.a))较低,这主要是由于流域内缺乏碳酸盐岩所导致.
张超高全洲陶贞陈晓宏解晨骥林培松张胜华李姗迟李元
关键词:硅酸盐矿物化学风化侵蚀介质
粤东五华河悬浮颗粒有机质的组成及输出通量被引量:3
2013年
河流碳输出过程构成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一个完整水文年的月周期性采样分析,讨论了五华河径流中悬浮颗粒有机质(POM)的性质及其来源,估算了流域有机质的输出通量。结果表明:五华河径流中颗粒有机碳(POC)和颗粒有机氮(PO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7 mg/L和0.12 mg/L,其中汛期含量高于枯水期;五华河河流总悬浮颗粒物(TSS)、POC、PON含量以及河流颗粒有机质C/N比与流量的关系揭示五华河径流中POM主要源自流域土壤有机质的侵蚀,而且在迁移过程中受到水体微生物的分解;五华河流域POC和PON年输出通量分别为430 kg/(km2·a)和70 kg/(km2·a),其中汛期POC和PON输出量分别占全年输出总量的74.23%和76.17%。
张胜华高全洲陶贞解晨骥林培松张超何文芳
关键词:N土壤侵蚀
陆地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2年
地球表层硅(Si)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大气CO2浓度变化、大洋生物泵作用以及海岸带富营养化等过程密切相关,因此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地质时间尺度上,硅酸盐矿物的化学风化是地球表层所有次生Si的来源。陆地生态系统各次生Si库具有不同的形成机制和驱动因子,这导致各Si库的贮存量和循环周期存在明显差异。土壤Si库中的黏土矿物Si、溶解硅(DSi)和淀积在其他矿物表面的无定形Si都源自硅酸盐矿物的化学风化过程;植物生长过程中吸收土壤中的DSi形成生物Si,然后经微生物分解过程返还给土壤;地表径流将流域陆源Si以悬移质Si和DSi的形式输入河流、海洋。迄今,陆地不同形态Si库的大小及其对全球Si循环的贡献仍不确定。因此,在研究陆地Si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地表过程及其耦合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陶贞张超高全洲李元
关键词:化学风化生物硅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同位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