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昊
-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水美乡村建设中的小微水网、河流廊道与自然景观
- 2024年
- 农村水系是乡村自然生态系统核心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水美乡村建设工作,农村水系连通及综合治理的相关工作正在大力推进。现已开展的治理工作在改善和恢复天然河流的自然属性、恢复河湖多样性水文地貌条件、引导河湖生态系统自修复等方面还存在欠缺。鉴于此,本文基于恢复区域水生态功能,塑造河流自然结构的理念,围绕水美乡村建设中的小微水网、河流廊道与自然景观建设,总结梳理了相应的技术。其中,小微水网构建包括水网连通性评价及水系布局优化,河流廊道近自然化生态修复包括廊道空间—平面形态—生态节点—栖息地改善,最后通过自然景观营造提升,形成生态健康、自然美观、承载乡愁的农村水系特征,提升农村地区水系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 丁洋李云成赵进勇张晶张晶冯硕
- 关键词:生态修复
- 规模化滴灌系统灌溉施肥性能评价及模拟
- 随着集约化农业发展,滴灌系统于近年来呈现规模化趋势。随着系统控制面积增加,由系统水力偏差、地形偏差等引起的灌水施肥不均匀性问题凸显,可能会对我国滴灌技术的快速推广产生负面影响。评价规模化滴灌系统灌水施肥性能,辨析其关键影...
- 张志昊
- 关键词:滴灌EPANET
- 滴灌系统性能评价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滴灌系统性能评价方法及装置,属于灌溉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滴灌系统性能评价参数,该性能评价参数包括滴灌系统能效系数、滴灌系统灌水分布均匀性系数、滴灌系统肥料分布均匀性系数以及滴灌系统全局分布均匀性系数中的...
- 王珍李久生栗岩峰张志昊
- 引黄灌区不同粒径泥沙的运动规律与处理利用被引量:5
- 2008年
- 泥沙淤积与利用问题已成为引黄灌区持续发展与发挥长期效益的关键。阐述了当前引黄灌区泥沙灾害的表现形式,通过分析不同粒径泥沙在渠道中的运动、输移、和淤积规律,认为粗颗粒泥沙是渠道淤积和造成灾害的主要原因。由于粗、细泥沙在物理性质和利用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应采用不同方法实现其资源化:对粗颗粒泥沙由集中处理改为分散处理,减少渠首部位的淤积;细沙进行长距离输送,引浑水淤灌,提高入田比例。
- 胡健戴清袁玉平张志昊
- 关键词:引黄灌区不同粒径泥沙泥沙利用
- 滴灌系统毛管单/双向供水方式对灌水和施肥均匀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20年
- 滴灌系统管网布置形式及运行管理模式是影响滴灌系统灌水和施肥均匀性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评价了供水方式、毛管长度及毛管首部压力对沿毛管压力分布、灌水器流量分布、灌水和施肥均匀性及水肥一致性的影响。试验中,毛管供水方式设置单向供水(A1)和双向供水(A2);毛管长度设置70(L1)、100(L2)和130 m(L3)3个水平;毛管首部压力设置0.02(P2)、0.04(P4)、0.06(P6)、0.08(P8)和0.10 MPa(P10)5个水平。结果表明,相同毛管长度及毛管首部压力情况下,双向供水处理流量偏差率较单向供水低18%~43%。在灌水器允许流量偏差率为20%时,双向供水毛管极限铺设长度较单向供水增加约60%。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毛管供水方式、毛管长度及毛管首部压力对灌水和施肥均匀系数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双向供水方式可以显著提高灌水和施肥均匀性。在毛管长度100 m和130 m条件下,双向供水的灌水和施肥一致性较单向供水提高3%~4%。建议在规模化滴灌系统中采用双向供水方式,以达到增加毛管允许铺设长度、提高灌水和施肥均匀性和一致性的目的。
- 张志昊王珍栗岩峰李久生
- 柱状沉积物采样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柱状沉积物采样器,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提拉杆,提拉杆上设有吊环;自锁式启闭组件,所述自锁式启闭组件与传动组件连接;采样管,所述采样管设在自锁式启闭组件的下方;转动筒口,所述转动筒口设在采样管的...
- 王雨春温洁张学谦包宇飞李姗泽张志昊黄智华李秀梅周雪健
- 浮动湿地构建技术及其对再生水受纳水体水质的净化作用
- 2024年
- 浮动湿地技术是水体水质净化的有效手段,研究对聚酯纤维、丙纶纤维、椰壳纤维3种浮动湿地载体纤维材料进行了比选,并考察了浮动湿地技术对再生水受纳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聚酯纤维强度为1.18 cN/dtex,高于丙纶纤维和椰壳纤维;而3种纤维的断裂伸长率相差不大。聚酯纤维的接触角为18.2°,与丙纶纤维和椰壳纤维相比,具有更好的亲水性。而且聚酯纤维的微生物固着速度和总量均大于其他两种纤维,更适合用于浮动湿地载体。底部曝气(曝气深度为1.2 m)条件能够显著提高浮动湿地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同时增氧量增大有利于COD_(Cr)、氨氮、TN的去除,但对TP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对再生水受纳水体的净化效果表明,底部供氧-浮动湿地技术对湖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
- 崔晓宇赵海波张志昊白龙汤德勤赵进勇
- 关键词:聚酯纤维受纳水体水质净化
- 柱状沉积物采样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柱状沉积物采样器,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提拉杆,提拉杆上设有吊环;自锁式启闭组件,所述自锁式启闭组件与传动组件连接;采样管,所述采样管设在自锁式启闭组件的下方;转动筒口,所述转动筒口设在采样管的...
- 王雨春 温洁 张学谦 包宇飞 李姗泽张志昊黄智华 李秀梅 周雪健
- 滴灌系统性能评价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滴灌系统性能评价方法及装置,属于灌溉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滴灌系统性能评价参数,该性能评价参数包括滴灌系统能效系数、滴灌系统灌水分布均匀性系数、滴灌系统肥料分布均匀性系数以及滴灌系统全局分布均匀性系数中的...
- 王珍李久生栗岩峰张志昊
- 引黄灌区非均匀沙的输送机理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非均匀沙输送机理是实现灌区泥沙合理配置与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山东簸箕李灌区近20年来的泥沙观测资料,分析悬移质在渠道中的运动、冲淤规律。由于不同粒径的泥沙在水流中运动方式和沉积特点不一样,将非均匀沙按粒径粗细分组,研究了不同粒径泥沙的起动与止动、沉降与悬浮的差异,统计分析了分组沙的输沙能力、沿程衰减规律和上限平衡含沙量。结果表明,粗颗粒泥沙对流量因素敏感,若要使更多的粗颗粒泥沙实现长距离输送,应提高水流流速;细沙对流量因素的敏感度较粗沙小,同时挟沙力随细颗粒含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
- 胡健戴清张志昊袁玉平
- 关键词:引黄灌区非均匀沙输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