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林 作品数:5 被引量:4 H指数:1 供职机构: 青岛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颈动脉体瘤23例诊治分析 2008年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也称为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是临床上一种散发、少见的疾病。1880年,Riegner首次尝试手术切除CBT失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CBT的临床检出率有所上升,手术的并发症及死亡率大大降低。本文回顾性分析近十余年收治并最终确诊为CBT的23例患者的诊治情况,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作一总结。 杨牟 李鲁滨 沈来根 张居文 陈萍 孙林 车海杰 勇俊关键词:颈动脉体瘤 诊治分析 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 临床检出率 手术切除 CBT 淋巴显像及术中γ探测结合专利蓝Ⅴ染色预防腹股沟区切口淋巴瘘 2012年 目的应用淋巴显像及术中1探测结合专利蓝V染色探测切口内淋巴结与淋巴管,能在术中及时避免并发现切口内淋巴结及淋巴管的损伤,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术后切口淋巴瘘的发生。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均应用核素扫描并专利蓝V示踪技术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而对照组不施行该项技术,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淋巴液日均引流量和总引流量、拔管时间以及淋巴瘘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4d切口淋巴液总引流量为(125.1±23.7)ml,对照组为(369.9±31.7)ml,两者比较总引流量减少59.6%(P〈0.05);实验组无1例发生淋巴瘘,对照组有2例发生淋巴瘘;发生淋巴瘘患者引流管留置天数为(10.2±2.5)d,术后住院天数为(19.5±4.5)d,伤口并发症1例(50%),无淋巴瘘患者引流管留置天数为(3.5±0.8)d,术后住院天数为(7.6±1.2)d,伤口并发症人数为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核素扫描并专利蓝V示踪技术处理的患者较对照组淋巴瘘的发生率低(P〈0.05),且切口淋巴引流量明显减少,拔管时间缩短。 张居文 陈萍 杨牟 孙林 车海杰 勇俊 李鲁滨 宋富波关键词:核素扫描 示踪 淋巴瘘 缺血后适应在兔急性肠系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缺血后适应干预措施能否减轻兔急性肠系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将雄性新西兰兔12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Con)组(仅开腹显露SMA)、缺血再灌注(I/R)组[肠系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缺血30min后持续灌注120min]、缺血后适应1(IpostC1)组(SMA缺血30min后行3个循环的灌注30s/,阻断308,再持续灌注117min)、缺血后适应2(IpostC2)组(SMA缺血30min后行3个循环的灌注60s/阻断60s,再持续灌注114min),每组30只。干预后采集各组兔处理后下腔静脉血及部分肠道组织标本,试剂盒测定血清及肠道组织内丙二醛(MDA)、髓过氧化酶(MPO)水平,HE染色,Chiu6级评分法观察肠黏膜损伤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R组及IpostC1组、IpostC2组血清及肠道组织中MDA、MPO水平明显增加(P〈0.01),肠黏膜损伤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I/R组相比,IpostC1组血清和肠道组织中MDA、MPO水平及肠黏膜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1),而IpostC2组血清和肠道组织中MDA、MPO水平及肠黏膜损伤评分无明显降低(P〉0.05)。结论缺血后适应可明显降低兔急性肠系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下腔静脉血和肠道组织中MDA、MPO水平及肠黏膜损伤。 杨牟 张居文 陈萍 孙林 车海杰 勇俊 李鲁滨 宋富波关键词:肠系膜血管闭塞 缺血 再灌注损伤 白塞病并发髂内动脉解离性动脉瘤1例 被引量:1 2009年 白塞病累及大血管病变比较少见,动脉病变更为稀少。近日,我科收治1例并发髂内动脉解离性动脉瘤的白塞病,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32岁。因左下肢发凉、麻木1月余,左下腹部及腰背部疼痛不适10余天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渐出现左下肢麻木、发凉、疼痛,尤以活动后明显,无明显活动障碍,伴有间歇跛行。10余天前突然出现左下腹部及腰背部持续性疼痛不适,在当地医院行腹部彩超及CT检查提示左髂动脉瘤。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 杨牟 李鲁滨 张居文 陈平 孙林 车海杰 勇俊关键词:髂动脉瘤 髂内动脉 白塞病 并发 左下肢麻木 下肢发凉 山东半岛成人肾下下腔静脉直径与长度测量及其意义 2011年 目的 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测量肾下下腔静脉的直径及长度,定位肾静脉位置,更好地指导下腔静脉滤器类型选择与准确置放.方法 选择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下腔静脉滤器置放的83例患者,男性49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56.4岁.滤器置放指征均参考ACCP-8标准.于放置滤器前行下腔静脉造影,通过DSA自带软件测量肾下下腔静脉直径及长度,同时确认肾静脉开口的位置及下腔静脉的形态,根据上述结果选择不同的滤器.结果 根据造影结果选择合适滤器,所有滤器释放位置良好,无覆盖肾静脉情况发生.肾下下腔静脉直径10~26 mm,平均(19±5)mm,无直径>28 mm的巨大下腔静脉.肾下段下腔静脉长度平均为(10.6±2.8)cm.肾静脉位于L1-2之间,髂静脉分叉位于L4-5腰椎之间.结论 肾下下腔静脉直径与长度的测量对于指导滤器类型的选择及国产滤器的研发有较大作用,下腔静脉造影对腔静脉滤器的精确置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杨牟 孙林 张居文 李鲁滨 勇俊关键词:腔静脉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