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超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生态足迹
  • 1篇生态足迹分析
  • 1篇收敛性
  • 1篇收敛性分析
  • 1篇资源利用率
  • 1篇武汉城市圈
  • 1篇县域
  • 1篇县域经济
  • 1篇县域经济发展
  • 1篇两型社会
  • 1篇经济发展
  • 1篇经济增长
  • 1篇集群
  • 1篇集群促进
  • 1篇产业集群
  • 1篇产业转移
  • 1篇城市
  • 1篇城市圈

机构

  • 5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刘超
  • 4篇栾贵勤
  • 4篇张可
  • 1篇王若洋
  • 1篇刘飞仁

传媒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企业经济
  • 1篇经济与管理
  • 1篇技术与创新管...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鄱阳湖区生态经济发展对策分析
2010年
生态经济是一种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模式。该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主张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其根本目标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运行生态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国土开发、区域协调发展和江西崛起中都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栾贵勤刘超张可
关键词:生态经济
培植优势产业集群促进江西县域经济发展被引量:2
2009年
江西县域经济实力相对薄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县域工业以中小企业居多,传统工业比重大,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培植优势产业集群是提升江西县域经济的一项有效措施。产业集群利于发挥县域比较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信息交流,提高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促进江西县域经济发展。
栾贵勤刘超张可
关键词:产业集群县域经济城镇化进程
武汉城市圈生态足迹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根据武汉城市圈各城市1999-2008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武汉城市圈各城市2008年的生态足迹进行实证分析后显示:2008年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生态足迹差异较大,生态足迹供需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对称,虽然1999-2008年各城市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仍然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张可王若洋刘超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资源利用率
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运用以人口为权数的Theil指数分析我国中部地区经济σ-收敛发现:1997—2007年中部地区存在较明显的σ-收敛,且省际间的经济差异是中部地区经济σ-收敛的阻碍因素;同时运用Barro和Sala-i-Martin经典模型分析中部地区经济β-收敛,通过加入影响经济增长的动态变量——城市化、工业化等条件发现:中部地区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其中工业化和创新能力是影响中部地区条件β-收敛的首要因素,政府过度干预经济的行为是阻碍其条件β-收敛的重要因素。
张可栾贵勤刘超
关键词:经济增长收敛性
区域产业转移“滞后成本”假说探讨被引量:3
2010年
区域产业转移滞后现象的存在,使区域经济承担着严重的滞后成本。通过从机会成本和产业转移滞后的反面即产业转移适宜这两个角度出发,对"滞后成本"这一假说进行了推导和分析,得出"滞后成本"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利益两部分。"滞后成本"的提出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产业转移滞后所导致的巨大成本、指导决策主体合理采取经济管理决策。
刘飞仁栾贵勤刘超
关键词:产业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