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涛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2篇血清
  • 2篇卒中后
  • 2篇卒中康复
  • 2篇脑卒中后
  • 2篇康复
  • 1篇调神
  • 1篇选穴
  • 1篇穴位
  • 1篇血清BDNF
  • 1篇血清同型
  • 1篇血清同型半胱...
  • 1篇阴虚
  • 1篇营养因子
  • 1篇源性
  • 1篇源性神经营养...
  • 1篇针刺
  • 1篇针刺法
  • 1篇针法

机构

  • 7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亳州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齐涛
  • 5篇李佩芳
  • 2篇张闻东
  • 2篇刘辉
  • 1篇洪锋
  • 1篇卫星
  • 1篇蒋涛
  • 1篇郑琦
  • 1篇白琳
  • 1篇陶龙
  • 1篇陈赟
  • 1篇王坤
  • 1篇吴志东
  • 1篇倪璐
  • 1篇张坤

传媒

  • 3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新中医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西医一体化卒中康复单元模式在脑卒中后运动障碍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一体化卒中康复单元模式对脑卒中后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运动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对照组采用卒中康复单元模式治疗,治疗组在卒中康复单元模式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手段。观察2组治疗前后Wolf运动功能评估量表(WMFT)、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WMFT、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WMFT、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一体化卒中康复单元模式干预脑卒中后运动障碍患者,能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优于卒中康复单元模式。
洪锋李佩芳齐涛潘素勤虞茹妃王尚祉张坤刘辉郑琦孔令中
关键词:脑卒中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阴虚动风型脑梗死偏瘫疗效及对患者血清Hcy、CR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阴虚动风型脑梗死偏瘫患者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偏瘫患者76例,1∶1随机分为观察组(西医治疗+通督调神针法)与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各38例。持续治疗1个月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Hcy、CRP)水平、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和移动功能[功能性步态评价表(FGA)]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FGA和BBS评分升高水平均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Hcy、CRP水平下降程度均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阴虚动风型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通督调神针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具有较好的增益效果,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运动、平衡和移动能力,降低炎症反应。
齐涛张闻东李佩芳刘辉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通督调神针法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刺血疗法治疗偏头痛临床选穴概况被引量:2
2016年
偏头痛(Migraine)是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病程长、间歇性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西医治疗偏头痛急性期以对症治疗为主,但症状容易反复。缓解期目前尚无疗效可靠的药物。而中医学尤其是刺血疗法对偏头痛的治疗优势日益显现,临床医家选穴各异。如何选择最佳的取穴方案,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临床常用的放血部位概括如下。
王尚祉李佩芳齐涛
关键词:刺血疗法穴位偏头痛
通调针刺法联合芪蛭三七汤治疗脑卒中后运动障碍及对血清BDNF、NPY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通调针刺法联合芪蛭三七汤治疗脑卒中后运动障碍的效果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肽Y(neuropeptide,NP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运动障碍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51例)和对照组(n=51例),对照组采用基础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另给予通调针刺法联合芪蛭三七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临床疗效,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 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血清BDNF、NPY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半身不遂、偏身障碍、意识模糊、口舌歪斜、气短乏力、手足肿胀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半身不遂、偏身障碍、意识模糊、口舌歪斜、气短乏力、手足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和BBS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更高(P<0.05),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DNF水平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NPY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调针刺法联合芪蛭三七汤用于治疗脑卒中后运动障碍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改善运动障碍及BDNF、NPY水平。
王坤张闻东倪璐陈赟沈志强陶龙吴志东齐涛白琳卫星蒋涛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肽
卒中康复单元模式在脑卒中后运动障碍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1.目的探讨卒中康复单元模式对脑卒中后运动障碍康复中的影响。2.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卒中康复单元组)和对照组(针刺加推拿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
齐涛
关键词:脑卒中
文献传递
我国卒中单元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7
2017年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因之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功能障碍是运动功能障碍,对卒中患者的生活能力、生存状态及社会参与能力造成恶劣的影响,严重影响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
齐涛李佩芳
关键词:卒中单元脑卒中
针灸治疗癫痫研究概况被引量:5
2016年
癫痫,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大脑功能失调的慢性神志疾病。主要特点为脑内神经元群放电异常引起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临床发作以意识突然丧失、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自行苏醒苏醒,醒后如常人为主要特征。癫痫在中医学中亦称为"痫证""癫疾""羊癫风"等。目前治疗癫痫主要以西药为主,但药物副作用较大,亦需要长期服药,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
齐涛李佩芳王尚祉
关键词:针灸癫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