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文芳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动力学
  • 1篇水样
  • 1篇铅离子
  • 1篇萃取
  • 1篇微萃取
  • 1篇吸附剂
  • 1篇离子
  • 1篇金属
  • 1篇金属基
  • 1篇化学沉积
  • 1篇环境水
  • 1篇环境水样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固相
  • 1篇固相微萃取
  • 1篇痕量
  • 1篇苯并[A]芘
  • 1篇A-SI
  • 1篇GM

机构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杜新贞
  • 2篇郑文芳
  • 1篇刘丽
  • 1篇李晚霞
  • 1篇王雪梅
  • 1篇张珺瑛
  • 1篇王其召
  • 1篇王芳平
  • 1篇李毅
  • 1篇刘海霞
  • 1篇袁婷

传媒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精细化工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PBMA/GMA-SiO_2吸附剂的制备及其高效去除铅离子被引量:2
2014年
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功能化的纳米SiO2为单体,通过可逆加成一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法制备了PBMA/GMA—SiO2有机/无机复合吸附材料,并将其用于吸附含Pb2+的水溶液。考察了吸附时间、温度、pH以及Pb2+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BMA/GMA—SiO2对Pb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对Pb2+的饱和吸附量为423.84mg/g,吸附最佳pH=5—6,平衡时间为1h,去除率随Pb2+初始质量浓度的减小而增加。优化实验条件下,50mg吸附剂在298K时,对pH=6的50mL0.02g/L含Pb2+溶液的去除率高达100%。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吸附的动力学过程比较符合准二级动力学速率方程,Langmuir等温方程比Freundlich等温方程更适合于描述此吸附行为。颗粒内扩散过程是吸附速率的控制步骤,但不是唯一的速率控制步骤。吸附剂经过5次脱附、吸附后,依然具有较强吸附Pb2+的能力。
王芳平张珺瑛李晚霞袁婷郑文芳王其召杜新贞
关键词:动力学功能材料
快速制备金属基固相微萃取金涂层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苯并[a]芘的测定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以刻蚀不锈钢丝作为固相微萃取(SPME)纤维基体,用化学沉积技术快速制备了亚微米金颗粒涂层,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用苯并[a]芘(B[a]p)评价了SPME金涂层的萃取分离性能,优化了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金涂层与基体结合牢固、稳定性好、寿命长、制备简单。所建立的金涂层SPME-HPLC法测定B[a]p线性范围为25-5 000ng/L,检出限(S/N=3)为12.50ng/L;对于4μg/L的B[a]p溶液,制备的单一金涂层SPME-HPLC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86%(n=6),重复制备的金涂层SPME-HPLC分析结果的RSD为7.81%(n=6)。实际水样中B[a]p的加标回收率在94.25%-110.9%之间,RSD为2.67%-10.24%。
刘海霞郑文芳刘丽李毅王雪梅杜新贞
关键词:化学沉积固相微萃取苯并[A]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