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杰
- 作品数:28 被引量:114H指数:6
-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3个玉米自交系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盐性评价被引量:16
- 2017年
- 以自交系M-2导入系、Hr30导入系和Mo17导入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0、100 mmol·L^(-1)、150 mmol·L^(-1)、200 mmol·L^(-1)、250 mmol·L^(-1))对3个玉米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蛋白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的影响,并采用主成份分析与隶属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玉米耐盐性筛选及抗盐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结果表明,3个自交系的株高、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以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大体上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根长、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根冠比大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利用主成份分析归纳出株高、净光合速率(Pn)、丙二醛(MDA)等9个与耐盐密切相关的生理指标,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分析得出,3个玉米自交系的耐盐性强弱依次为M-2导入系>Hr30导入系>Mo17导入系。
- 王婧泽高树仁孙丽芳王霞王晶胡凯凤邓杰
- 关键词:玉米隶属函数
- 株距对春玉米产量及茎秆强度的影响
- 2022年
- 为探讨玉米密度、茎秆强度及产量之间的关系,以敦玉27为试验材料,在15,17,19,21和23 cm,共5个株距条件下比较株距对玉米茎秆强度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穗位高、百粒重、行粒数随着株距的增加而降低,短轴直径、穗长、穿刺强度、抗推力强度随着株距的增加而增加。株距对敦玉27的容重、含水量、穗行数、倒伏率影响不显著;对株高、穗位高、短轴直径、穗长、秃尖长、产量、百粒重、行粒数、穿刺强度、抗推力强度影响显著。株距为17 cm时,敦玉27的产量最高,为756.57 kg·(667 m^(2))^(-1),其最大穿刺强度和最大抗推力强度均出现在株距为23 cm处理,分别为35.82和30.81 N。
- 李文龙任国鑫孙丽芳邓杰邓杰高树仁
- 关键词:玉米茎秆强度
- 生物炭用量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 2023年
- 为探究生物炭不同用量对糯玉米品质、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为玉米高效、优质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在糯玉米(金糯262)种植过程中加入不同用量的生物炭(60、120、180 kg/hm^(2))进行基施处理,以未施用生物炭处理为对照,来探究生物炭不同用量对糯玉米外观品质、蒸煮品质、营养品质、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可以有效改善鲜食糯玉米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其中生物炭60 kg/hm^(2)处理效果最佳,其次为180 kg/hm^(2)。鲜食糯玉米籽粒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葡萄糖含量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生物炭60 kg/hm^(2)处理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115.16%、29.22%和79.35%。籽粒果糖含量、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和籽粒含水量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生物炭120 kg/hm^(2)处理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提高3.43%、14.20%、10.34%和8.32%。施炭处理还可以有效降低籽粒粗淀粉含量,延缓籽粒淀粉合成时间,相比于对照降低4.22%~1.04%。同时,施用生物炭可以增加玉米穗行数、行粒数、鲜百粒质量,减少秃尖现象,提高玉米果穗鲜质量,其中120 kg/hm^(2)处理效果最好,玉米果穗鲜质量比对照提高11.67%。综上,施加生物炭可以有效改善糯玉米品质,提高玉米产量,但从玉米产量和籽粒品质等方面综合考虑,推荐生物炭施用量为120 kg/hm^(2)。
- 蒋志慧王文慧张有利邓杰靳亚忠徐常健郭永霞张凯迪武雅楠
- 关键词:鲜食糯玉米生物炭籽粒品质
- 关于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毕业论文是农学类本科教学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农学类专业卓越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现状进行详细剖析,对论文的质量问题查找原因,从而提出改善毕业论文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 邓杰郑雯苗兴芬林志伟姜玉美付博锐
- 关键词:本科生毕业论文
-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鉴定被引量:3
- 2016年
- 采用田间育性调查、花粉活力检测、特异引物PCR鉴定及细胞学形态观察等方法来研究新育成的雄性不育系DT-合344、ZT-合344的育性特点、胞质类型。结果表明,这两个不育系均为T型细胞质败育类型,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不育系的不育分子机理和生产应用奠定基础。
- 徐莹莹邓杰王秋雪于杰王霞赵伟孙丽芳
- 关键词: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 黑龙江省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的通径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以29份玉米杂交种作为试验材料,随机区组设计,对产量及相关果穗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行粒数(0.581 1**)和百粒重(0.410 9*)呈显著正相关,与穗行数、穗粗和出籽率呈正相关,与秃尖、穗长和轴粗呈负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对产量直接影响最大的是行粒数(Px5=0.789 5)和百粒重(Px6=0.587 5)。提高行粒数和百粒重,降低秃尖和轴粗是提高选育玉米品种产量的有效途径。
- 刘嘉良邓杰于洋陈卓王霞孙芳高树仁
-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通径分析
- 生物炭对大豆根际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 2023年
- 研究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大豆增产与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大豆增产提供合理的生物炭施用量。以当地常规施肥为对照(CK),设置生物炭处理27 kg·hm^(-2)(B1)、54 kg·hm^(-2)(B2)、81 kg·hm^(-2)(B3)、108 kg·hm^(-2)(B4),生物炭与常规肥混匀沟施。结果表明:B3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大豆根际土壤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则表现为在大豆营养生长期间B1处理酶活性最高,在生殖生长阶段B4处理酶活性最高;生物炭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B3处理显著增加了大豆株高、单株荚数、有效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及产量,各因素分别较CK增加了13.13%、32.11%、45.73%、17.41%、7.80%及7.35%。生物炭可以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微环境,与化肥配施可以显著增加大豆株高、有效荚数和百粒重,进而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
- 王文慧蒋志慧张纪张有利郭永霞邓杰靳亚忠李春霞
- 关键词:大豆生物炭根际土土壤酶
- 5种生物菌改良盐碱土对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
- 【研究背景】为探究生物菌对盐碱胁迫下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本实验以黑龙江省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测验品种,通过对盐碱土(PH=9.1)施用生物菌,分析施用不同生物菌后玉米叶片丙二醛、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
- 杨威龙舟冯艳飞任国鑫孙丽芳王霞邓杰高树仁
- 关键词:生物菌盐碱胁迫玉米生理指标
- 文献传递
- 氮肥缓释剂与硅肥对玉米茎秆强度及产量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氮肥缓释剂和硅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选择德美亚3为试验材料,在常规施肥基础上,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ck:氮来福0 kg/hm^(2)、硅肥0 kg/hm^(2);N_(1):氮来福30 kg/hm^(2)、硅肥0 kg/hm^(2),基肥尿素减量20%;N_(2):氮来福30 kg/hm^(2)、硅肥0 kg/hm^(2);Sia:氮来福0 kg/hm^(2)、硅肥A 150 kg/hm^(2);Sib:氮来福0 kg/hm^(2)、硅肥B 150 kg/hm^(2);分析其形态指标、产量指标、茎秆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ck相比,N_(1)、N_(2)、Sia、Sib处理下,玉米茎粗分别提高了4.00%、2.70%、3.39%、3.22%;抗推力强度分别提高了2.12%、1.00%、9.34%、10.21%;行粒数分别提高了2.86%、2.68%、0.89%、4.11%;产量分别提高了5.92%、5.38%、1.69%、2.73%。硅肥Sia、Sib处理下玉米穿刺强度分别提高了2.68%、10.41%。5个处理中,产量排序依次为N_(1)>N_(2)>Sib>Sia>ck;穿刺强度排序依次为Sib>Sia>ck>N_(1)>N_(2);抗推力强度排序依次为Sib>Sia>N_(1)>N_(2)>ck。
- 李文龙冯艳飞王霞孙丽芳邓杰高树仁
- 关键词:硅肥玉米茎秆强度
- 生物质炭施用量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为明确生物炭施用量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大豆黑河43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常规施肥中混施生物质炭27 kg·hm^(-2)(B1)、54 kg·hm^(-2)(B2)、81 kg·hm^(-2)(B3)及108 kg·hm^(-2)(B4) 4个水平,对大豆地上、地下部生长量、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施入生物质炭对大豆各生育时期株高、茎粗、根长、根系体积、鲜重及干物质积累量均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于对照相比增幅分别为-27.58%~13.13%、6.52%~29.62%、-9.65%~0.78%、17.78%~68.41%、-26.84%~59.79%(地上鲜重)、1.43%~62.88%(地下鲜重)、9.09%~51.49%(地上干重)、-14.07%~62.26%(地下干重)。鼓粒期和成熟期各生物炭处理大豆株高显著提高。各生物质炭处理大豆茎粗均增加。B3处理大豆地上鲜重、干重、地下鲜重、干重以及根长增幅最大。生物质炭通过使大豆单株荚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重及百粒重提高来使单株产量提高,继而使总产量提高,产量增幅为1.57%~7.74%。总体来看常规施肥混施生物质炭81 kg·hm^(-2)(B3处理)对大豆生长及产量促进效果最佳。
- 邓杰王文慧赵启慧蒋志慧张纪张凯迪张有利
- 关键词:生物炭大豆生育时期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