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小琴
-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甘肃省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甘肃临夏地区近43a来的气候特征被引量:17
- 2012年
- 采用临夏地区临夏市、康乐、和政、广河、永靖和东乡6个站点1968~2010年的气温、降水等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了临夏地区43 a来气温、降水量分布特点和变化趋势及气温的突变性。结果表明,近43 a来临夏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突变出现在1990年代中期,1990年代中期以前增温缓慢,以后增温明显加快。冬季和夏季变暖的趋势远大于秋季,春季气温变化幅度较小,临夏地区气温以中部和北部增温幅度最大;降水变化整体持平略减少趋势,但有明显起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末期,降水量交替升降变化幅度较大,整体表现为增加趋势,年降水量极大(小)、次大(小)值均出现在这一时期,大涝大旱现象明显。1980年代至1990年代末期,降水量变化较平稳,整体表现为正常略偏少,之后降水整体呈增加趋势,出现增湿现象,2000年代中期后逐渐呈减少趋势。4季降水量夏季表现为略减少趋势,其他季节持平,基本无变化。
- 贾小琴尹宪志任余龙傅正涛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新型站地面气象观测系统特征和案例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从地面气象观测系统构成、新型自动站运行中数据异常处理与维护、故障记录实例分析、主要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地面气象观测系统软硬件进行解析,总结数据维护和异常数据处理方法及实践经验,结合本站故障记录处理详细过程分析,以及应急保障措施凝练,提供更加精炼和针对性强的新型站业务学习资料,为提高自动站测报业务质量和新业务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更好地为社会群体提供气象服务。
- 贾小琴岳高峰马旭洁马春英
-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案例分析数据维护
- 临夏地区近43年来的日照时数变化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利用甘肃省临夏地区1968—2010年的逐月平均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法和Mor-let小波及小波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近43年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及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临夏地区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变化倾向率为-35.4 h/10年,突变出现在2010年。四季日照时数均表现为减少趋势,其中冬季减少最明显,春季日照时数减少趋势不明显,局地有增加趋势。日照时数时间序列变化周期的小波及小波方差分析表明:临夏地区年日照时数、季节日照时数存在大致2个时间尺度特征,大尺度的周期变化嵌套着小尺度的周期变化。总体上表现为由小尺度的振荡剧烈贯穿始终,到大尺度出现明显规律后继续增强或先升后降。秋、冬季大尺度周期不明显,大尺度周期除了春季近年来有增加趋势,其余季节近年来均表现为负的周期区域,未来均将呈现出减少趋势。
- 贾小琴刘治国傅正涛任玉龙王琨
- 关键词:日照时数
- 临夏地区马铃薯环腐病气候动态预测模式被引量:2
- 2012年
- 温度、湿度和降水等气象要素是马铃薯环腐病发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为了探索临夏地区马铃薯环腐病和建立温、湿度引起发病的预测模型,利用临夏地区马铃薯种植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通过相关因子诊断、数理统计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临夏地区马铃薯环腐病不同发病阶段和发病区域气候条件以及对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把马铃薯环腐病划分为以临夏市为代表的半干旱区和以和政县为代表的阴湿气候区,从发病早期到晚期,划分为两个区域两个阶段,建立了临夏地区马铃薯环腐病发病区域不同发病阶段的预测模式。实现马铃薯环腐病气象预测;各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到73%以上,为临夏马铃薯推广栽培及病虫害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 贾小琴孙玉莲王琨蔡广珍
- 关键词:马铃薯环腐病
- 康乐气象站迁移前后地温同期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及订正被引量:8
- 2014年
- 为了消除城市化进程对旧站地温的影响,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康乐县新旧地面气象观测站2012年1-12月同期0-20 cm地温平均值、方差及相关性进行F、T、t检验,对新旧2站数据差异显著的地温,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最佳线性拟合,建立2站地温订正方程。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新站与旧站0-20 cm地温均存在负温差,旧站地温较新站的偏高,大多数月份差值较小,资料连续性较好,但2站地温差值变幅较大。地温差异显著的1月和10月2站地温资料呈显著线性相关,经订正后的新旧站资料基本重合。
- 贾小琴孙玉莲蔡广珍马旭洁马春英
- 关键词:迁站地温订正
- 近44年临夏地区风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利用1968~2011年临夏地区6个气象站风速风向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风向频率玫瑰图等方法,分析了临夏地区风速风向空间分布特征及风速的年际、季节、月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4年临夏地区平均风速为1.4 m/s;春季最大,夏季次之,冬季最小;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2.6 m/s,近44年年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均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大风日数在1.1~11.3 d;年内最多风向为N风,WSW、E风次之,WNW风最少。
- 贾小琴尹宪志傅正涛王琨
- 关键词:风速变化
- 甘肃康乐县气象站迁移前后气温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利用2012年气温要素逐日资料,对甘肃省康乐县气象观测站新旧站址同期气温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2站之间气温存在明显负温差,旧测站各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高于新测站,且最低气温相差最大,说明旧测站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城市热岛效应以提升最低气温减小气温日较差方式来提高旧测站的气温;新旧测站气温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可建立新旧测站之间气温线性回归订正方程,订正后的新旧测站气温要素基本重合。
- 贾小琴傅正涛张应祥蔡广珍王琨
- 关键词:迁站气温
- 临夏地区太阳能资源特征分析及评估
- 2016年
- 利用临夏地区6个站点1968—2013年逐日日照时数、月日照百分率数据,根据太阳辐射气候学公式,基于天文辐射的方法计算各站逐日、月、季节、年总太阳辐射,综合分析出临夏地区太阳辐射的年、季节变化特征,依据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国标《GB/T31155—2014太阳能资源等级总辐射》《GB/T 31155—2014太阳能资源测量总辐射》标准,对临夏地区太阳能资源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临夏地区太阳总辐射为5 157.3~6 161.2 MJ/m^2,属于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整体趋势从中部向四周扩散,逐步减小,北部大于南部;最有利的使用季节为夏季和春季;可利用天数最少月份为11月至次年1月;太阳能利用率潜力最大值在广河县,最小在和政县南部阴湿高寒区域、积石山县西部和康乐县南部;太阳能资源很稳定,开发利用价值很高。
- 贾小琴蔡广珍马学文马春英马孝智
- 关键词:太阳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