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玉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刑事
  • 2篇检视
  • 1篇刑法
  • 1篇刑法规范
  • 1篇刑事处罚
  • 1篇司法
  • 1篇司法解释
  • 1篇判决
  • 1篇危险驾驶
  • 1篇免刑
  • 1篇免予刑事处罚
  • 1篇法解释
  • 1篇处罚

机构

  • 4篇四川省高级人...
  • 3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4篇范玉
  • 1篇李涛
  • 1篇莫红
  • 1篇李涛

传媒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法律适用
  • 1篇净月学刊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刑事指导性案例的生成、适用障碍以及制度突破被引量:4
2017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类似案例时应当参照指导性案例。然而,裁判文书说理机制的匮乏、指导性案例选取机制的固有缺陷、权力设置中法官地位的"非独立性"以及成文法背景下法官对制定法的过度依赖都导致刑事指导性案例在其生成、适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而推行指导性案例的内部遴选、外部推荐机制,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强化控辩双方充分参与的民主机制则成为制度突破点。
李涛范玉
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检视与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刑事案例指导制度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司法适用制度,参与机构应该包括但不限于法院。我国目前还谈不上系统建立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刑事案例指导的制度化不仅需要政治决策层的顶层设计,还需有相应的立法确认和司法制度的支持,当前由最高人民法院主导和牵头实施的刑事指导性案例制度化是合理的。从效果上讲,虽然最高法院的公报、个案批复等为刑事指导性案例制度化提供了有益的实践,但是目前所公布的部分刑事指导性案例并没有达到期望,原因主要在于生成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
范玉李涛
刑事指导性案例内涵解读
2017年
判例、案例与指导性案例既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也具有相当的异质性。在目前中国司法语境下,指导性案例的称谓具有折衷性;刑事指导性案例的裁判要旨与刑法规范承载的规则内涵的关系实质是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与刑法规范的关系,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指导性案例颠覆了传统司法解释的抽象性。长久来看,通过刑事指导性案例产生的规则来约束和指导法官办理同类或者类似案件,刑事司法解释功能将逐渐淡化。
李涛范玉
关键词:刑法规范司法解释
对“醉驾”免刑实践的检视和理性证立--以某省五年判决为样本被引量:4
2017年
在定罪基础上,免刑(免予刑事处罚)是与判刑相对应的刑事处遇。当前"醉驾"实践呈现出案件数量逐年上升但免刑比例偏低,刑罚投入巨大而刑罚效益却无明显改观的面相。重刑主义的盛行、理论的分歧和司法机制和环境是掣肘"醉驾"免刑实践的诸多因素,而顺应司法现代化要求、缩减刑罚化的负效应和对抽象危险犯的妥协性正义,要求扩大"醉驾"免刑实践。扩大免刑实践需要根据刑法第37条的"情节轻微"和"不需要判处刑罚"两个方面量刑情节进行实质性和系统性解读,并完善文书说理以搭建"醉驾"免刑司法综合实践平台。
莫红范玉
关键词:免予刑事处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