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艳
- 作品数:7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设施菜地番茄的养分需求规律被引量:6
- 2020年
- 为明确番茄全生育期养分吸收分配特征和需肥规律,通过田间调研采样,研究了秋冬季和冬春季设施番茄干物质量、营养元素含量、养分吸收累积动态和吸收分配情况,以期为番茄的合理施肥,实现养分供需平衡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作物养分吸收量顺序为:K_(2)O>N>Ca>P_(2)O_(5)>Mg>Fe>Zn>Mn>B>Cu,秋冬季和冬春季的N∶P_(2)O_(5)∶K_(2)O吸收比例分别为1.0∶0.4∶2.1和1.0∶0.3∶1.2,全生育期苗期、开花期、采摘期氮磷钾的需求比例分别为1.0∶0.5∶1.9,1.0∶0.4∶1.8,1.0∶0.3∶1.7。每生产1 t番茄果实,作物的N、P_(2)O_(5)、K_(2)O、Ca、Mg吸收量分别是2.5~2.6 kg,0.9~1.0 kg,3.3~5.4 kg,2.2~2.3 kg,0.4~0.5 kg,作物Fe、Zn、Mn、B、Cu吸收量分别为18.0~20.3 g,4.1~12.6 g,5.0~7.3 g,2.8~4.3 g,1.7~3.4 g。番茄氮磷钾钙镁和铁锰锌吸收主要集中在采摘期,吸收比例分别为53.6%,47.7%,50.5%,硼铜吸收集中在开花期(36.6%)。作物养分在番茄茎叶和果实中的分配有所不同,氮磷钾主要以果实(62.9%~73.7%)携出为主,中微量元素以茎叶(64.8%~91.2%)携出为主。综上,在施肥时期上,苗期应以营养全面的基肥为主,开花结果期注重养分的实时有效供应,适当提高中微量元素的养分供应量。收获后的番茄秸秆还田有利于中微量元素的再利用,减少过量施肥带来的资源浪费,有效缓解土壤质量问题。
- 何世朋梁斌武德军王群艳李俊良
- 关键词:设施番茄中微量元素养分需求配方施肥
- 土壤质地对自养固碳微生物及其同化碳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6年
- 自养微生物可同化大气中的CO2并将其转化为土壤有机碳,对提高农田土壤的碳吸收和碳储存有重要意义,然而土壤质地对自养固碳微生物功能种群及其同化碳的影响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选取亚热带地区同一母质发育而成的两种质地水稻土壤(壤质黏土和砂质黏壤土),通过^(14)C-CO2连续标记技术结合室内模拟培养实验,探讨土壤质地对自养微生物同化碳(^(14)C-SOC)、自养微生物截留碳(^(14)C-MBC)和自养微生物可溶性碳(^(14)C-DOC)的影响.以固碳功能基因(cbb L基因)作为指示基因,结合PCR和克隆测序技术,分析不同质地土壤自养固碳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壤质黏土^(14)C-SOC、^(14)C-MBC和^(14)C-DOC平均含量分别为133.81、40.16和8.10 mg·kg-1,均显著高于砂质黏壤土^(14)C-SOC(104.95 mg·kg-1)、^(14)C-MBC(33.26 mg·kg-1)和^(14)C-DOC(4.18 mg·kg-1)平均含量(P<0.05),说明土壤质地显著影响了土壤自养微生物碳同化量以及自养微生物同化碳在土壤中的转化.稀疏曲线、细菌cbb L基因文库覆盖度以及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壤质黏土固碳细菌群落多样性高于砂质黏壤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壤质黏土细菌cbb L基因序列与Rhodoblastus acidophilus、Blastochloris viridis、Thauera humireducens、Mehylibium sp.、Variovorax sp.等具有一定的同源性,而砂质黏壤土cbb L基因序列主要与根瘤菌和放线菌同源.可见,土壤质地对自养固碳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壤质黏土中较高的黏粒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可能有利于维持更高的自养固碳微生物多样性和活性,从而导致不同质地土壤自养微生物碳同化量及其转化存在显著差异.
- 王群艳吴小红祝贞科袁红朝隋方功葛体达吴金水
- 关键词:土壤质地群落结构
- 不同生育期光合碳在水稻-土壤系统中的分配及输入效率被引量:10
- 2016年
- 为了研究不同生育期光合碳在水稻-土壤系统中的分配与输入效率,通过盆栽试验,采用13C-CO2脉冲标记法,定量研究水稻不同生育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内光合碳在水稻-(根际/非根际)土壤系统中的分配及其对根际、非根际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结果表明:13C-CO2脉冲标记6 h后,水稻地上部、根系和根际土中13C的丰度最大值均出现在分蘖期,分别达到1 864.7‰、842.6‰和-8.2‰,显著高于后3个生育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这4个生育期水稻光合13C在地上部的分配比例依次增加,而在根部和根际土中的分配比例逐渐减小;不同生育期水稻光合13C在水稻-土壤系统中的总回收率为72.0%-81.0%,在籽粒中的回收率由1.8%逐渐增至40.3%,在根部和土壤中的回收率逐渐下降,表明水稻生育前期光合作用更强,能够向地下部快速输入"新碳".水稻生长至成熟后,茎叶中光合13C的分配比例由61.0%-93.1%降至32.8%-74.1%,而在籽粒、根部和根际土中的分配比例分别增加了1-2倍,表明水稻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光合碳向籽粒和地下部传输.根际沉积效率随水稻的生长逐渐由分蘖期的11.0%降至灌浆期的4.1%;光合碳对土壤有机质的贡献也逐渐减低,而且对根际土的贡献显著大于非根际土,表明水稻生长速率决定了光合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而水稻根际沉积效应是根际土壤有机质获得较高光合碳贡献率的主要原因.该研究进一步量化了水稻生长期间光合碳的分配及其对土壤有机碳库的贡献,有助于深入开展水稻土有机质积累持续机制与固碳潜力研究.
- 王群艳祝贞科袁红朝隋方功朱捍华葛体达吴金水
- 关键词:生育期土壤有机质
- 日光温室灌溉模式及土壤管理对盐分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滴灌施肥和秸秆还田通过影响盐分投入量、灌溉水运移等影响盐分在土壤表层的累积,灌水洗盐是降低土壤盐分累积的重要措施。通过测定长期滴灌和漫灌模式下不同秸秆处理中休闲期间土壤耕层盐分含量变化,分析了日光温室灌溉模式及土壤管理对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作物收获后,滴灌模式和漫灌模式下全盐含量平均分别为2 402,1 713mg/kg,滴灌模式下全盐含量的增加主要来源于Ca^(2+)、SO_4^(2-)和NO_3^-离子的增加,分别占全盐增加量的12.9%,63.4%,23.6%。施用秸秆使滴灌模式下盐分含量显著增加5.8%~23.4%,但对漫灌模式下的盐分含量无显著影响。休闲期间的单次大水漫灌使滴灌模式下Mg^(2+)、Na^+、K^+和NO_3^-的含量显著降低58%~69%,61%~63%,37%~50%,37%~45%,使漫灌模式下Mg^(2+)和NO_3^-离子显著降低38%~44%,5%~12%,对该模式下其他阳离子含量无显著影响。HCO_3^-在休闲期间变幅大,变化趋势与NO_3^-趋势相反。休闲期间的土壤管理使滴灌模式土壤盐分显著降低29%,漫灌模式降幅仅为8.7%。总体来说,滴灌模式及在此模式下施用秸秆显著增加土壤盐分含量,经休闲期间的大水漫灌和高温闷棚过程后盐分降低明显,但仍稍高于漫灌模式,应在生产中进一步降低氮、钾肥及硫基水溶肥的施用量。
- 梁斌董静董静王群艳李俊良
- 关键词:滴灌高温闷棚
- 水氮管理对设施番茄根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为研究高盐分累积设施土壤(电导率为1 106μS/cm)中水氮管理对设施番茄根系生长的影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设施土壤中不同水分和氮肥处理对番茄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适宜灌溉〔浇水量为2. 1L/(盆·次)〕相比,水分胁迫处理〔浇水量为1. 5 L/(盆·次)〕显著抑制番茄根系、株高和生物量的增加,番茄总根长、根总表面积、根尖数分别平均减少16. 6%、24. 4%、14. 3%,养分吸收量平均减少21. 7%;高量灌溉〔浇水量为2. 7 L/(盆·次)〕可增加番茄果期生物量,增幅达35. 5%,但氮素吸收量有所降低.与传统施肥相比,减氮施肥可显著促进番茄植株、根系的生长,从而增加养分吸收量;番茄总根长、根总表面积、根尖数分别增加2. 9%~55. 3%、10. 8%~55. 5%、4. 9%~62. 7%,株高平均增加12. 7%,养分吸收量平均增加38. 5%,氮肥利用率从9. 1%增至30. 8%.研究显示,在高盐分累积的设施土壤中,氮肥减施可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同时提高氮肥利用率.
- 梁斌王群艳王群艳张峻伟董静
- 关键词:水分胁迫根系氮肥利用率
- 日光温室夏季休闲期间的土壤管理对可溶性氮的影响
- 2017年
- 日光温室夏季休闲期间大水漫灌和高温闷棚是普遍的土壤处理措施,该过程灌水多、温度高,对氮素循环影响大.为了探明休闲期间土壤管理对氮素保持与损失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揭示夏季休闲期间大水漫灌、高温闷棚对不同灌溉施肥模式(滴灌、漫灌)和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处理(单施有机肥、有机肥配施小麦秸秆、有机肥配施玉米秸秆)土壤可溶性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作物收获后,滴灌和漫灌各处理平均w(矿质氮)分别为103.9和68.6 mg/kg,大水漫灌使滴灌0~30 cm土层w(矿质氮)显著降低30%,漫灌w(矿质氮)变化不大.日光温室夏季休闲期w(SON)(SON为可溶性有机氮)为16.3~69.1 mg/kg,SON相对含量为15%~48%.大水漫灌使滴灌和漫灌w(SON)分别显著增加2.9和2.5倍;高温闷棚使滴灌和漫灌w(SON)显著降低107.1和72.4 kg/hm^2,降幅分别为41%和34%,同时w(矿质氮)分别显著增加117.9和126.7 kg/hm^2,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分别为1.7和1.8 mg/(kg·d).与单施有机肥相比,长期有机肥配施玉米或小麦秸秆可显著增加滴灌w(矿质氮),但对w(SON)无影响.综上,休闲期间的土壤管理对土壤表层氮素含量的影响较大,其中大水漫灌容易造成滴灌残留氮素的大量损失,而随后的高温闷棚加速了SON的矿化.
- 王群艳隋方功李俊良梁斌
- 关键词:秸秆还田滴灌漫灌
- 滴灌和施用秸秆降低日光温室番茄地氮素淋溶损失被引量:13
- 2019年
- 以一年两季设施番茄为对象,利用渗漏池收集渗漏液,研究了设施菜地不同灌溉模式(滴灌、漫灌)和施用有机物料(单施鸡粪M、鸡粪配施玉米秸秆M+C、鸡粪配施小麦秸秆M+W)对土壤矿质态氮、可溶性有机氮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氮素的淋溶损失主要发生于秋冬季,滴灌和漫灌模式下,该季可溶性总氮淋失量占全年淋失量的56.8%和71.1%。漫灌模式下,冬春季和秋冬季可溶性总氮淋失量分别为114.3和281.1kg/hm^2,占单季氮投入量的12.5%和29.3%。与漫灌相比,滴灌使全年番茄产量和氮素吸收量分别显著提高15.6%和21.4%,氮素利用率(氮素吸收量/氮素投入量)显著提高47.5%,同时使全年矿质态氮(铵态氮+硝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淋失量分别降低68.6和47.4 kg/hm^2,降幅分别为33.1%和39.6%。与单施鸡粪相比,鸡粪配施秸秆(玉米或小麦)对番茄产量无影响,但显著降低灌溉水渗漏量和氮素淋溶损失量,使全年灌溉水渗漏损失量平均降低24.3%,全年矿质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淋失量分别平均降低26.6%和33.7%。综上,可溶性有机氮在氮素淋溶损失中不可忽视,滴灌模式通过降低渗漏液中氮的浓度,配施秸秆通过减少灌溉水的渗漏损失,进而降低可溶性氮的淋溶损失。
- 梁斌唐玉海唐玉海王群艳李俊良
- 关键词:秸秆日光温室可溶性有机氮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