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荆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卵巢癌组织中Yes-相关蛋白和p7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Yes-相关蛋白(YAP)和p73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卵巢癌患者81例(病例组),同时选取卵巢良性肿瘤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YAP和p73蛋白表达。结果病例组患者的YAP和p7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49%和67.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43%和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Ⅲ~Ⅳ期患者的YAP蛋白和p73蛋白阳性率为79.49%和82.05%,明显高于Ⅰ~Ⅱ期的42.86%和54.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病理分级G3患者YAP蛋白和p73蛋白阳性率为71.67%和80.00%,明显高于G1和G2级的28.57%和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的p73蛋白阳性率为86.96%,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6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组织YAP和p73蛋白表达增强,可能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其中p73与卵巢癌淋巴转移有一定关系。
- 陈燕刘静李滔潘琴王玲
- 关键词:卵巢癌P73蛋白病理特征
- 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手术参数、淋巴结切除数量和疾病转归情况观察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对手术参数、淋巴结切除数量以及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手术指标以及淋巴结切除数量,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盆腹腔引流量(126.89±23.12ml、258.12±34.12ml)低于对照组患者(159.78±25.45ml、297.12±34.89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32.12±5.12h、48.37±6.21h、5.23±0.54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39.40±5.28h、59.78±5.88h、9.23±0.34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盆腔淋巴结切除数以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淋巴囊肿、切口愈合不良、尿潴留、下肢静脉血栓以及淋巴结转移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性欲、性唤起、性高潮以及性心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性行为异常评分(56.12±5.0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5.12±6.0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对患者产生的损害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同时也能够达到开腹手术切除淋巴结清扫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陈燕王玲居文惠甘露
- 关键词:早期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淋巴结
- 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凋亡变化及Rac1、Cdc42表达的意义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凋亡变化及Rac1、Cdc42的表达意义,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方法选取3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异位囊肿组织作为EMs异位内膜组,对应的3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作为EMs在位内膜组,另选择3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作为正常组。电镜下观察子宫内膜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Rac1、Cdc42表达情况并进行半定量分析,Western blot定量和实时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Rac1、Cdc42蛋白表达情况和Rac1、Cdc42 mRNA表达情况。结果相对于正常组,EMs异位内膜组和EMs在位内膜组细胞超微结构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凋亡异常改变,以细胞核、细胞器形态结构异常最为明显。EMs异位内膜组和EMs在位内膜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EMs异位内膜组和EMs在位内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Rac1、Cdc42相对表达量EMs异位内膜组明显高于EMs在位内膜组(P均<0.05),EMs在位内膜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Rac1、Cdc42 mRNA相对表达量EMs异位内膜组明显高于EMs在位内膜组(P均<0.05),EMs在位内膜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异常,细胞凋亡减少,且组织中存在Rac1、Cdc42大量表达,其信号途径可能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转移,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 潘琴王首玉肖黎王玲李新李晖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微结构细胞凋亡RAC1CDC42
- 一种气囊肛管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囊肛管,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气囊肛管由导流管、气囊和充气阀构成:导流管的一端端头截面呈椭圆形,导流管的另一端端头螺纹连接有充气阀;导流管的中部通过装配环槽安装有气囊,气囊通过导气孔与充气阀相连通;所...
- 郗昌磊叶辉龚治林王玲黄淑娟
- 文献传递
- 氟康唑两种给药方法治疗难治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对比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氟康唑两种给药方法治疗难治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难治性VVC患者2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次组和巩固组,每组100例,单次组给予150 mg氟康唑单次口服治疗,巩固组给予150 mg氟康唑巩固口服治疗(1次/天,连续3 d,下次月经干净后再给药1次),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复发情况。结果单次组和巩固组阴道瘙痒感、腰腹部疼痛感、阴道分泌物、黏膜充血性水肿缓解时间和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期间,巩固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单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次给药比较,氟康唑巩固给药治疗难治性VVC也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玲刘荣王首玉陈燕李晖
- 关键词:氟康唑给药方法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
- 一种肛肠伤口冲洗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伤口冲洗器,具体涉及一种肛肠伤口冲洗器。该肛肠伤口冲洗器由储液瓶、冲洗管、滴管、流速调节器和导流软管构成:导流软管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储液瓶,导流软管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冲洗管,冲洗管上方设置有滴管,滴管与冲洗...
- 叶辉郗昌磊龚治林黄淑娟王玲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