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娜 作品数:18 被引量:50 H指数:4 供职机构: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广东省某牡蛎养殖区人群血清抗体阻断诺如病毒GII.4与HBGA受体结合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广东省某牡蛎养殖区人群血清抗体阻断诺如病毒GII.4与HBGA受体结合的作用。方法分别于2015年1月和2016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以广东省长沙湾牡蛎养殖区为调查点,抽取18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实验组对象,排除具有任何已知的免疫抑制状态或免疫缺陷疾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以及调查时处于妊娠状态者,2015年1月共抽取调查对象195名,2016年12月共抽取调查对象164名,两次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于2015年11-12月,在匹配年龄、性别条件下,从广东省4个不同内陆地区抽取普通人群为对照组,共169名,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象唾液标本,运用ELISA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对象HBGA受体型别进行鉴定,检测调查对象血清抗体水平及其吸光度值,利用诺如病毒体外中和替代模型测定血清抗体阻断诺如病毒GII.4与HBGA受体结合的效率。结果2015年实验组、2016年实验组和对照组对象的年龄分别为(50.68±15.17)、(52.52±15.90)和(51.37±13.32)岁(F=0.21,P=0.650);男性分别占35.9%(70名)、36.6%(60名)、40.8%(69名)(X^2=O.93,P=0.334)。2015年实验组、2016年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象血清抗体吸光度值分别为4.202±0.083、4.305±0.075和3.748±0.083(F=13.28,P〈0.001);3组血清抗体阳性率均为100%。2015年实验组对象血清抗体阻断率为50%时,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423.1±40.11,对照组对象血清抗体阻断率为50%时,抗体GMT为248.2±25.63(t=3.73,P〈0.001)。结论牡蛎养殖区人群较普通人群有更多的诺如病毒暴露与感染机会,血清抗体阻断能力强,该人群较普通人群对GII.4感染具有更高抵抗能力。 庄雅丽 覃霖 戴迎春 王安娜 钟贤武 陈荣凤 黄琼 张永慧关键词:诺罗病毒 血清抗体 广东长沙湾牡蛎养殖区水质卫生状况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长沙湾牡蛎养殖区水质卫生状况,并探讨海水中粪大肠菌群(FCB)与主要理化指标间的关系。方法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在广东长沙湾牡蛎养殖区选取5个养殖点,并逐月采集养殖海水,参照GB17378.4—2007《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测定水体水温、pH、盐度、浊度及溶解氧5个理化指标;采用GB17378.7-2007《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中的多管发酵法检测水中的FCB。结果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间在长沙湾牡蛎养殖水域共调查5个采样点,各点分别采集养殖水12份,共检测60份水样。长沙湾牡蛎养殖区海水中FCB检测范围为10-1.26×10^6MPN/L,总体均值3.8×10^3MPN/L;水中FCB检出59份,检出率为98.3%(59/60);超标36份,总超标率为60.0%(36/60)。径口、亚洲、长洲、辰洲、新村养殖点海水中FCB超标率分别为25.0%、25.0%、66.7%、83.3%、100.0%。不同养殖点间FCB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期间养殖点海水中FCB均值总体表现为秋冬季低(198~10002MPN/L)、春夏季高(501~113783MPN/L)的特征,但不同月份各养殖点水中FCB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期间养殖区水温为13.1—32.5℃;pH为6.8~9.2;盐度为0.1‰~24.9‰;浊度为7.0~140.0NTU;溶解氧含量范围为2.9—12.5mg/L。不同月份养殖水水温、pH、盐度、浊度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养殖水中FCB与浊度(r=0.425)呈正相关关系;与盐度、溶解氧呈负相关关系(r=-0.266、-0.505)。结论长沙湾牡蛎养殖区海水中FCB超标率较高,建议加强沿岸污水排放的管理;盐度、浊度、溶解氧对长沙湾牡蛎养殖海水中FCB数量具有一定影响。 钟贤武 黄琼 李柏生 王安娜 林虹 万壮 陈荣凤 张永慧关键词:贝类 水产养殖 大肠杆菌 一株副猪链球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对从一患者脑脊液中分离的副猪链球菌菌株进行病原学鉴定,并了解其生物学特征。方法:对该菌株使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16S rRNA和管家基因 recN基因分析、平均核苷酸一致性分析(ANI)、药敏实验、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该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在血平板上草绿色溶血,经16S rRNA、 recN基因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为副猪链球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并携带有黏附类等多种毒力基因。 结论:副猪链球菌可导致人类感染,可通过基因测序方法进行诊断。 侯水平 廖鑫龙 王安娜 陶霞 禹志红 和鹏 吴新伟关键词:生化反应 “One Health”——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19 2015年 食品安全问题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尤其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而在中国,近十年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使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其中存在的各方因素使得这一问题的解决变得十分棘手。"One Health"作为一个跨学科领域的新方法已在多个国家进行了实践。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食品安全问题方面出现的新的影响因素,着重介绍了"One Health"的发展历程和内涵,及世界各国在"One Health"领域的实践,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王安娜 黄琼 张永慧 Gregory Charles Gray 陆家海关键词:ONE HEALTH 食品安全 广东省广州市鼠形动物携带新埃立克体的分子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调查广东省广州市鼠形动物携带新埃立克体的情况,并分析其分子特征。方法使用夹夜法和笼夜法在广州市9个区捕获鼠形动物,解剖获得鼠脾,通过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16S rRNA和groEL基因,纯化、测序后进行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捕获广州市鼠形动物1104只,其中29只新埃立克体检测阳性,总阳性率2.63%。2019、2020、2021年捕鼠数分别为510、307、287只,阳性率分别是0.39%、0.98%、8.36%。阳性鼠形动物集中于广州市从化区(9.00%)、增城区(3.23%)、白云区(0.86%)。调查的6种鼠形动物中,以黄胸鼠(7.69%)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褐家鼠(2.87%)、黄毛鼠(1.11%)。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广州市新埃立克体的groEL与16S rRNA基因序列均高度同源,属于ClusterⅣ这一进化支。结论广州市鼠形动物存在一定比例的新埃立克体检出,且检出阳性的区域集中,基因序列高度同源,可能存在新埃立克体的潜在爆发风险,需进一步加强其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工作。 陶霞 张晶 王安娜 周勇 侯水平 吴新伟关键词:鼠形动物 系统进化分析 诺如病毒在沿海地区人群和环境中的循环传播路径研究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了解沿海地区环境和人群中诺如病毒的污染状况,分析该病毒的传播路径。方法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定期逐月采集广东长沙湾牡蛎养殖区内的牡蛎、养殖水样本和沿岸居民的急性胃肠炎病例粪便或呕吐物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与半巢式PCR相结合的方法检测诺如病毒,并采用Sanger法进行测序,绘制系统发育树。结果共检测331份牡蛎样本、110份养殖水样本和75份急性胃肠炎病例样本。牡蛎样本中诺如病毒阳性率为32.6%(108/331),养殖水样本中诺如病毒阳性率为11.8%(13/110),急性胃肠炎病例样本中诺如病毒阳性率为20.0%(15/75),牡蛎和养殖水样本冬春季诺如病毒阳性率高于夏秋季(P〈0.05或P〈0.01)。牡蛎中检出的诺如病毒基因型最多,共9种,病例和养殖水中分别检出5种和4种基因型。不同样本间存在相一致的基因型。从病例、牡蛎和养殖水样本中检出的诺如病毒均具有较高的序列一致度(95.8%~99.7%)。结论诺如病毒普遍流行于广东长沙湾养殖区内,持续存在且型别多样。诺如病毒在人群和环境中很可能存在循环传播路径,控制牡蛎养殖水域的诺如病毒污染对保障贝类产品的食品卫生十分必要。 王安娜 钟贤武 覃霖 万壮 陈荣凤 林虹 黄琼 张永慧关键词:诺如病毒 疾病传播 系统发育分析 广东省两个地区2021-2022年百日咳鲍特菌分离株的抗菌药物敏感性和抗原基因型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两个地区百日咳鲍特菌(Bordetella pertussis,Bp)抗菌药物敏感性和抗原基因型。方法通过MALDI-TOF-MS微生物质谱、荧光定量PCR和血清凝集试验对广州市和佛山市2021-2022年Bp分离株进行鉴定,采用E-test法进行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利用二代测序平台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拼接,采用BLASTn软件分析抗原基因型和23 S rRNA基因突变。结果在15株Bp分离株中,12株(80.0%)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耐药,且与Bp疫苗株相比存在23 S rRNA A2047 G突变,所有菌株对磺胺类、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13株和2株分离株的抗原基因型分别为prn2/ptxA1/ptxC2/ptxP3/fim2-1/fim3-1/tcfA2和prn1/ptxA1/ptxC1/ptxP1/fim2-1/fim3-1/tcfA2。结论研究地区Bp分离株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抗原基因型与疫苗株存在差异;需持续加强Bp流行株抗原基因型和药物敏感性监测。 李振翠 马炜森 王安娜 张昌 余青紫 马伟峰 刘美真关键词:百日咳 百日咳鲍特菌 抗菌药物敏感性 2020—2022年广州市婴幼儿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广州市婴幼儿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婴幼儿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收集的2020—2022年广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医疗机构接诊并上报的1270例婴幼儿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和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菌)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70例婴幼儿食源性疾病病例的发病高峰期在每年夏秋季。病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85.0%)、发热(50.0%)、呕吐(33.5%)、腹痛(12.8%)、恶心(6.1%)等症状,其中腹泻类型以水样便为主(74.8%),平均腹泻6.0次/d,呕吐3.0次/d;发热体温平均39.0℃。可疑食物以婴幼儿食品为主,主要原材料是粮食类及其制品。40.8%的病例检出致病菌,主要为沙门菌(99.6%),少量为致泻大肠埃希菌(0.4%)。婴儿组(<1岁)沙门菌检出率(58.4%)显著高于幼儿组(1~3岁)(32.3%)(P<0.001)。广州的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型呈多样化分布,鼠伤寒沙门菌变种1,4,[5],12:i:-是优势血清型(68.2%),其次为肠炎沙门菌(9.7%)、斯坦利沙门菌(3.3%)、罗森沙门菌(2.7%)。这4种沙门菌血清型其毒力存在差异,表现为感染鼠伤寒沙门菌变种1,4,[5],12:i:-的发热概率高于感染罗森沙门菌(P=0.004),感染肠炎沙门菌的发热概率高于感染罗森沙门菌(P=0.002)。结论根据广州婴幼儿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应从保障食品安全、开展针对性问诊、加强目标致病菌监测、拓展宣传教育等方面强化该特殊人群的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 龙佳丽 李泳光 陈建东 张欣强 陶霞 王安娜 邱倩文 魏跃红 许建雄关键词:婴幼儿 食源性疾病 流行病学特征 沙门菌 广州市2019年健康人群百日咳抗体水平调查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调查广州市2019年健康人群百日咳抗体水平及人群百日咳潜在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取广州市全部11个区全年龄段健康人群收集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百日咳毒素IgG抗体(PT-IgG)。结果在1015名调查对象中,PT-IgG几何平均浓度(GMC)为4.35 IU/mL,抗体浓度低于检出限5 IU/mL的人数占58.2%,抗体阳性(抗体浓度≥100 IU/mL)率为2.4%。近1年内,百日咳感染(抗体浓度≥40 IU/mL)率排在前三位的年龄组为7~<10岁组(10.7%)、≥41岁组(9.9%)和5~<7岁组(8.3%)。不同性别间抗体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06,P>0.05),不同年龄组间抗体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39,P<0.05)。结论广州市健康人群百日咳抗体水平偏低。人群实际发病水平高于报告水平,存在漏报情况,尤其是≥41岁成年人和低年龄儿童。 王安娜 贺晴 陶霞 马钰 和鹏 吴新伟关键词:百日咳 抗体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分离株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2017年广州市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分离株的特征。方法采用血清型鉴定,药敏实验,毒力基因(tdh、trh、tlh)、toxRS/new基因、orf8基因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分析。结果 14株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鉴定为O8∶K21,药敏试验显示14株菌对氨苄西林、甲氧苄氨嘧啶耐药,对头孢曲松、环丙沙星、氯霉素、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磺胺复合物、阿米卡星、萘啶酸、链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敏感。毒力基因全部为tdh+tlh+trh-,均携带toxRS/new和orf8基因。经PFGE聚类分析,14株判断为高度相关株。经MLST分析,结果全部为ST479型。结论引起此次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是副溶血性弧菌O8∶K21型,彼此具有共同的遗传特征,携带大流行克隆株的标志性基因,应进一步加强对此类菌株的监测和控制。 张晶 王安娜 陶霞 周勇 张欣强 白志军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毒力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序列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