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国锋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陇东学院青年科技创新项目甘肃省庆阳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污染
  • 3篇黄土高原
  • 2篇油污染
  • 2篇石油污染
  • 2篇微生物
  • 2篇陇东黄土
  • 2篇陇东黄土高原
  • 1篇油污土壤
  • 1篇原位修复
  • 1篇植物-微生物...
  • 1篇生态修复
  • 1篇生物强化
  • 1篇生物修复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石油烃
  • 1篇石油烃污染
  • 1篇石油污染土壤
  • 1篇烃污染
  • 1篇土壤

机构

  • 4篇陇东学院
  • 4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4篇王金成
  • 4篇井明博
  • 4篇王国锋
  • 2篇石国玺
  • 2篇周天林
  • 1篇李东波
  • 1篇段春燕
  • 1篇卜婷
  • 1篇毛宁
  • 1篇贾海燕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陇东学院学报

年份

  • 4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石油烃污染对陇东黄土高原土壤生物学及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索石油污染与土壤生物学及非生物学特性间相互关系,为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石油污染土壤的综合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和背景资料。[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甘肃省庆阳市5县,1区,8个采油区油污土壤化性质、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结果]土壤总石油烃含量(TPHs)与碱解氮、速效磷、pH值和脲酶呈负相关(p<0.01),与土壤多酚氧化酶、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呈正相关(p<0.01);样地土壤TPHs含量低的土壤微生物Shannon-Wiener指数明显高于TPHs含量高的样地;NMDS排序结果显示,石油污染对该地区土壤影响最大的因子为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其次为TPHs,pH值、脲酶、ShannonWiener指数及过氧化氢酶。[结论]陇东地区石油烃污染对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包括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有效循环、土壤脲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而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均匀度和速效钾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
王金成井明博段春燕王国锋石国玺周天林
关键词:陇东黄土高原石油烃污染土壤理化因子微生物群落
陇东黄土高原油污土壤环境因子对场地生态修复的季节响应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油污土壤场地修复过程中土壤环境因子对季节变化的响应机制,为油污土壤植物微生物联合生态修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陇东适生植物"金盏菊"联合土著石油降解菌剂开展为期285d的场地原位修复试验,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不同季节土壤理化特性、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特性等环境指标。[结果](1)场地修复过程中土壤TPHs降解率在夏(24.62%±3.96%)秋(29.93%±1.94%)两季明显高于春(3.82%±0.91%)冬(9.24%±0.87%)两季;(2)季节变化和强化处理对油污土壤酶活性和理化特性存在显著交互效应(p<0.05)。土壤pH值、含盐率和有机质含量在秋季明显降低(p<0.05),而土壤速效养分均在夏秋含量最高(p<0.05);(3)春季土壤微生物群落Evenness指数偏低(p<0.05),夏季Richness指数明显增加(p<0.05),Shannon-Wiener指数在夏秋两季明显高于其他季节(p<0.05);(4)NMDS排序结果显示,夏秋两季分异于其他季节主要与土壤微生物群落Richness指数(r2=0.706 3,p=0.002)和速效磷(r2=0.615 7,p=0.005)有关;(5)低温季节影响土壤TPHs降解率的因素主要是土壤理化特性和土壤酶活性的叠加效应(54%),而夏秋两季土壤理化特性、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特性三者的共同作用可解释土壤TPHs降解率变异的74%。[结论]土壤微生物群落Evenness指数和土壤酶活性偏低是造成春冬两季土壤TPHs降解率偏低,而土壤微生物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Richness指数、速效磷含量和生物强化处理有效化水平是陇东地区夏秋两季土壤TPHs降解率明显增加的主要环境因素。
王金成王金成陈拓井明博王国锋周天林
关键词:陇东黄土高原油污土壤环境因子原位修复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石油污染状况及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7年
概述了黄土高原地区土壤石油污染状况及近年来该区油污土壤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分别对微生物、植物及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方法进行综述,强调生物强化技术在生物修复中的突出地位及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方法的应用潜能。由于石油污染物的复杂性,现存技术在实际修复中效果并不明显,提出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酶功能基因、将代谢组研究融入油污土壤的修复、深入探究植物根际分泌物与微生物作用及菌根真菌生物降解机制的建议,旨在对黄土高原地区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探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对促进黄土高原地区土壤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王国锋王金成井明博
关键词:黄土高原石油污染生物修复生物强化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石油污染土壤对不同生物修复方式的响应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为了分析比较不同生物修复方式对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方法:分别采用土著微生物降解功能菌群修复(MR)、陇东适生植物"金盏菊"修复(PR)及两者的联合修复(M-PR)3种修复方式开展为期121天的原位修复实验,测定了土壤总石油烃含量(TPHs)、土壤脱氢酶活性及其土壤细菌群落遗传多样性等环境指标。结果:经121天原位修复实验M-PR组TPHs降解率(67.29±3.67%)及脱氢酶活性(40.33±1.24μg·g^(-1)·24h^(-1))均为最高。PCR-DGGE分析结果显示:M-PR组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均高于其他处理。NMDS排序结果显示,土壤TPHs含量高低是决定样地分异最大的环境因子,其次为修复方式、土壤脱氢酶活性和丰富度指数。结论:上述结果说明如何有效降低土壤TPHs含量以及有效增加联合修复土壤根际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这是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开展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决定性环境因素。
王金成井明博石国玺王国锋李东波毛宁贾海燕卜婷
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壤脱氢酶微生物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