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慧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重大科技专项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吸虫
  • 2篇钉螺
  • 2篇多态
  • 2篇血吸虫
  • 2篇遗传多态
  • 2篇遗传多态性
  • 2篇三峡库区
  • 2篇吸虫病
  • 2篇库区
  • 2篇湖北钉螺
  • 2篇虫病
  • 1篇碘化
  • 1篇碘化丙啶
  • 1篇多态性研究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诊断
  • 1篇血吸虫病
  • 1篇血吸虫病流行
  • 1篇血吸虫病流行...

机构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泸州医学院
  • 1篇浙江省医学科...

作者

  • 5篇张锡林
  • 5篇牛慧
  • 3篇何谐
  • 2篇陈琳
  • 2篇王利芳
  • 2篇王光西
  • 2篇王英
  • 1篇钱宝珍
  • 1篇陈文碧
  • 1篇佘俊萍
  • 1篇李珍炼
  • 1篇荣华

传媒

  • 1篇四川动物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日本血吸虫与斯氏狸殖吸虫交叉抗原的筛选和鉴定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筛选和鉴定可与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血清产生交叉反应的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或其排泄分泌(ES)抗原组分,为筛选血吸虫病特异性诊断抗原奠定基础。方法首先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日本血吸虫成虫蛋白和ES蛋白,然后采用Western blot鉴定其中能够与斯氏狸殖吸虫病人血清反应的蛋白条带,最后取下对应的阳性条带进行质谱检测,对该蛋白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成功采用SDS-PAGE对日本血吸虫成虫蛋白和ES蛋白进行了分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ES蛋白中出现了一阳性条带,分子量约为53kDa;质谱检测结果显示该蛋白为未知蛋白。结论日本血吸虫成虫ES成分中的53kDa蛋白可能是日本血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的交叉抗原。
王英张锡林何谐牛慧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斯氏狸殖吸虫
合江县及毗邻地区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附肺吸虫病肝损害2例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合江县及毗邻地区肺吸虫病流行现状。方法分部位解剖溪蟹并计算囊蚴感染率(度);问卷调查;肺吸虫病金标渗滤试剂盒(DIGFA-kit)检测血清抗体,抗体阳性者做肝功检查,并报告肺吸病肝损害2例。结果第二中间宿主以锯齿华溪蟹为主,流行区溪蟹的肺吸虫囊蚴携带率为92.36%(2 453/2 656);虫种鉴定为斯氏狸殖吸虫(Pagumogonimus skrjabini)。流行区居民食生蟹率23.08%(223/966),皮下游走性包块者4.45%(43/966)。流行区人群血清学DIGFA-kit检测肺吸虫抗体阳性率为4.84%(24/496);流行区人群有生食和半生食溪蟹的习惯,且感染与镇村、职业、年龄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肺吸虫抗体阳性者肝功结果显示γ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ALT和AST轻度升高。结论合江县及毗邻流行区肺吸虫病的隐性感染依然存在;肺吸虫病对当地居民尤其是中小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危害;应加强肺吸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制定相应的防制措施,阻断该病在该地区的流行。
李珍炼牛慧张锡林王英陈文碧钱宝珍Sugiyama H王光西
关键词: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血清学诊断
三种显微技术对人毛囊蠕形螨的观察和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采用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人体毛囊形蠕形螨进行形态学观察。方法选用5μg/mL碘化丙啶(propidine iodide,PI)对虫体进行荧光染色,避光染色15min,分别置于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2.5%戊二醛固定虫体标本,梯度酒精和叔丁醇脱水,金喷镀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荧光显微镜下碘化丙啶对虫体有很强的结合力,虫体荧光信号均匀展示于细胞表面,充分展现虫体形态,扫描电镜更加清楚、细致地展示人体毛囊型蠕形螨的超微结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将虫体分层扫描图片进行三维重建,真实、完全、直观地展露了虫体。结论三种显微技术均可展示蠕形螨超微形态。PI对虫体有很好的荧光染色作用,使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能够获得更加精准的超微形态结构,结合三维重建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佘俊萍张锡林王光西荣华牛慧王利芳
关键词:碘化丙啶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
三峡库区上、下游湖北钉螺基因组DNAITS2遗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上、下游湖北钉螺核糖体DNA第2转录间隔区(rDNA-ITS2)基因的遗传变异。方法采集三峡库区上游四川、云南及下游安徽、湖北4省8地(市)钉螺,提取其基因组DNA,PCR特异性扩增rDNA ITS2基因并测序,ClustalX(1.81)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MEGA(3.1)软件Kimura2-parameter法计算遗传距离,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和最小进化法(ME)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上游与下游不同地域株钉螺间ITS2基因差异约为11%,下游地区的肋壳与光壳钉螺ITS2基因差异约为3.8%,上游螺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001~0.013,下游螺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004~0.017,上游与下游螺群间的遗传距离在0.033~0.041之间。2种方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其拓扑结构一致,分为2大支,上游的云南和四川地理株形成一支系,下游的湖北、安徽地理株形成另一支系,既有肋壳钉螺又有光壳钉螺。结论上、下游地理株湖北钉螺间ITS2基因遗传差异较显著,但下游肋壳和光壳钉螺ITS2基因遗传变异小,表明地域距离和生态环境对湖北钉螺的遗传变异影响较大,不能以钉螺纵肋表型的有无作为钉螺种株的判断标准。
陈琳张锡林何谐牛慧
关键词:湖北钉螺基因组遗传多态性
三峡库区上、下游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线粒体cox1基因遗传变异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三峡库区上、下游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1(cox1)基因的遗传变异。方法采集三峡库区上游四川、云南及下游安徽、湖北4省共7个地、市的钉螺样本,提取基因组DNA,PCR特异性扩增线粒体cox1基因并测序,用ClustalX(1.81)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MEGA(4.0)软件Kimura2-parameter法计算遗传距离,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上游与下游不同地域株钉螺间cox1基因差异约为16%,下游地区的肋壳与光壳钉螺cox1基因差异约为3.7%,上游不同地域株钉螺碱基差异约为5.4%。遗传距离显示,上游四川与云南地域株的遗传距离为0.022~0.050,下游安徽与湖北地域株的遗传距离为0.014~0.027,而上游与下游各地区螺群间的遗传距离在0.127~0.138之间,明显大于上游或下游各地区螺群内的遗传距离。进化树结果表明,下游湖北的荆州、石首和安徽的芜湖、宁国钉螺形成一支系,上游四川的绵竹、新都钉螺同属一支系,但两种方法构建的进化树在云南大理钉螺的归属上存在差异,MP法提示大理钉螺从上游的分支中独立出来,单独形成一类。结论上游与下游不同地域株钉螺cox1基因遗传差异较显著,下游肋壳和光壳钉螺种群内遗传变异较小,而上游光壳钉螺种群内遗传变异较大。
陈琳张锡林何谐牛慧王利芳
关键词:湖北钉螺线粒体DNA遗传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