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杨

作品数:1 被引量:1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凋落
  • 1篇凋落物
  • 1篇亚热带
  • 1篇亚热带森林
  • 1篇演替
  • 1篇森林凋落物
  • 1篇森林演替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土壤微生物生...
  • 1篇热带森林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生物量
  • 1篇物量
  • 1篇矿质土壤
  • 1篇海拔
  • 1篇海拔梯度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篇侯恩庆
  • 1篇何先进
  • 1篇柳杨

传媒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鼎湖山森林演替和海拔梯度上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被引量:18
2017年
在广东鼎湖山选取演替(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和季风阔叶林)和海拔(沟谷阔叶林、季风阔叶林和山地阔叶林)梯度上的两组森林,采集凋落物层(未分解L层和半分解/腐殖化F/H层)和矿质土层(0~15 cm)的森林土壤样品,测定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氮(MBN)及其潜在影响因子(包括含水量、总碳、总氮、总磷、可溶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氮),探讨演替和海拔对凋落物层和矿质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MBC、MBN、MBC/MBN比值以及碳氮磷总量整体上均随有机质分解程度的增加(L层→F/H层→矿质土层)而降低。随演替进行(马尾松林→混交林→季风林),F/H层和矿质土层的MBC和MBN显著增加,而L层的MBC和MBN在混交林显著低于在马尾松林和季风林。随海拔上升(沟谷林→季风林→山地林),L层的MBC和MBN显著减少,而F/H层和矿质土层的MBC和MBN无显著变化。相关分析表明,在L层中MBC和MBN与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在F/H层中MBC和MBN与总磷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矿质土层中MBC和MBN与土壤含水量、碳氮磷总量以及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演替和海拔梯度上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变化因土层而异,与不同土层的有机质分解程度、空间位置和养分有效性差异有关。
柳杨何先进侯恩庆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森林凋落物矿质土壤亚热带森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