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查莹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微生物种群
  • 1篇微生物种群结...
  • 1篇污泥
  • 1篇污泥颗粒
  • 1篇污泥颗粒化
  • 1篇氯苯
  • 1篇氯苯胺
  • 1篇颗粒化
  • 1篇好氧
  • 1篇好氧污泥
  • 1篇好氧污泥颗粒...
  • 1篇苯胺
  • 1篇

机构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篇徐向阳
  • 1篇曹丹凤
  • 1篇朱亮
  • 1篇罗伟国
  • 1篇杨燕妮
  • 1篇张妮妮
  • 1篇查莹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降解苯胺和氯苯胺类污染物好氧污泥颗粒化及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以序批式气提生物反应器(SABR)为平台,研究了苯胺和氯苯胺类有毒有机废水处理过程好氧污泥颗粒化。结果表明,通过缩短污泥沉降时间、逐步提升目标污染物进水负荷,反应器连续运行3个月,最终在污泥沉降时间5min、COD负荷1.0-3.6kg/(m^3.d)、苯胺和氯苯胺负荷1kg/(m^3.d)条件下实现污泥颗粒化,COD、苯胺和氯苯胺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0%、99.9%以上;获得的成熟好氧颗粒粒径在0.45-2.5mm,SOUR稳定在150mgDO/(gVSS·h)以上,颗粒污泥EPS中PN含量为28.0±1.9mg/gVSS,PN/PS比值为6.5mg/mg,苯胺类比降解速率达0.18g/(g·d);应用PCR-DGGE分子指纹图谱技术分析了稳定运行的颗粒化反应器内好氧污泥微生物种群结构,结果表明好氧颗粒内主要细菌分属β-Prote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及Flavobacteria等类群,优势菌为Pseudomonas sp.、Flavobacterium sp.;与已获得的降解氯苯胺好氧颗粒相比,苯胺存在下培养获得的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菌群结构更为丰富。
朱亮徐向阳曹丹凤罗伟国杨燕妮张妮妮查莹
关键词:苯胺氯苯胺好氧污泥颗粒化微生物种群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