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培培

作品数:4 被引量:6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小麦
  • 2篇冬小麦
  • 2篇土壤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分布
  • 1篇玉米
  • 1篇山前
  • 1篇山前平原
  • 1篇生育
  • 1篇生育后期
  • 1篇施肥
  • 1篇水分
  • 1篇太行山前平原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土壤养分
  • 1篇土壤养分分布
  • 1篇农田
  • 1篇小麦-玉米轮...
  • 1篇轮作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胡春胜
  • 4篇杨培培
  • 2篇王玉英
  • 2篇张玉铭
  • 2篇董文旭
  • 1篇杨明欣
  • 1篇程一松
  • 1篇陈素英
  • 1篇吴电明
  • 1篇明华
  • 1篇王莹

传媒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中国农学会耕...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太行山前平原夏玉米-冬小麦轮作生态系统碳截存及其气体调节价值被引量:13
2009年
应用静态明箱-气相色谱法对4个施氮肥水平N0(0kgN·hm-2),N200(200kgN·hm-2),N400(400kgN·hm-2),N600(600kgN·hm-2)的夏玉米-冬小麦季CH4、N2O排放进行了研究,同时估算了其年季净固碳量及其O2气体调节价值,计算了年综合气体调节价值。结果表明,夏玉米-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为CH4吸收汇和N2O排放源,随着氮肥施入量的增加,其对CH4吸收能力减弱,其N2O排放量增加。夏玉米季N400和N600的CH4平均排放速率显著高于N0和N200(P<0.05);冬小麦季N0处理CH4平均排放速率显著低于N600处理(P<0.05),冬小麦季N600的N2O平均排放速率显著高于N0处理(P<0.05)。夏玉米-冬小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N0、N200、N400和N600处理CH4排放总量分别为-2.55、-1.99、-0.94和-0.47kg·hm-2·a-1;其N2O排放总量分别为1.05、1.45、1.67和2.22kg·hm-·2a-1。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夏玉米季和冬小麦季转化为NPP的碳量和净固碳量均增加;夏玉米-冬小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N0、N200,N400和N600处理年季净固碳量分别为6224.29,13885.05,14554.35和14521.10kg·hm-2·a-1;其中N200,N400和N600分别比N0处理增加了123.08%、133.83%和133.30%。夏玉米-冬小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N0,N200,N400和N600处理综合气体调节价值分别为10560.19、23602.64、24727.78和24634.24yuan·hm-2·a-1;N200、N400和N600分别比N0处理增加了123.51%、134.16%和133.27%,以N400处理年固碳量最高。
王玉英胡春胜程一松张玉铭明华杨培培
关键词:太行山前平原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养分分布及冬小麦吸收与分配的影响被引量:19
2011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华北平原山前平原区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氮、磷、钾等养分分布及冬小麦吸收与分配变化和对产量的影响。试验设深翻耕秸秆还田(MC)、秸秆还田旋耕(X)、秸秆粉碎免耕(NC)和整秸覆盖免耕(NW)4种冬小麦播前土壤耕作方式。试验结果表明,6年的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养分分布及冬小麦吸收与分配有显著影响。秸秆还田旋耕可显著提高土壤表层(0~5 cm)有机质、全氮以及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但随土壤深度增加,提高效果呈逐渐下降趋势;2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含量显著低于秸秆粉碎免耕处理。两种免耕模式(NC、NW)植株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在苗期明显低于翻耕(MC)和旋耕(X)模式,在返青期差异最为显著。到拔节和扬花期,免耕(NC、NW)植株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与翻耕(MC)和旋耕(X)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少,并最终影响到籽粒养分的积累。
杨培培杨明欣董文旭陈素英胡春胜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土壤养分小麦
华北山前平原农田氨挥发速率与调控研究被引量:37
2011年
本文依托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小麦-玉米轮作长期田间试验,利用双层海绵氨吸收装置,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下氨挥发速率和损失量的变化规律;并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分析了浇水和秸秆还田等不同措施下氨挥发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肥料施用时间、土壤温度和灌水等因素显著影响土壤氨挥发速率;氨挥发损失量在0.66-35.00 kg.hm-2.d-1之间,占施肥量的0.09%-14.90%,且大部分氨挥发发生在夏玉米时期。施肥后及时浇水能有效减少氨挥发,特别是在低初始水分条件下最为明显;而在高土壤水分含量条件下,浇水时间对氨挥发量的影响减弱。与单施化肥相比,小麦或玉米秸秆混合配施化肥增加了石灰性土壤的尿素水解速率,缩短了尿素的氨挥发时间,并可显著减少氨挥发损失。单施尿素的累积氨挥发损失量占尿素施用量的7.2%-9.7%,而小麦或玉米秸秆配施尿素的累积氨挥发损失量分别占尿素施用量的1.1%-2.1%和2.2%-7.2%。因此,为了减少农田氨挥发损失,在施用尿素时应充分考虑土壤水分状况和秸秆类型对氨挥发的影响。
董文旭吴电明胡春胜张玉铭杨培培王莹
关键词:小麦-玉米轮作施肥土壤水分秸秆氨挥发
华北平原冬小麦生育后期CH4、N2O排放研究
应用静态明箱-气相色谱法研究4个施氮肥水平下(0kgN/hm,200kgN/hm,400kgN/·hm,600kgN/hm)冬小麦生育后期CH、NO排放。结果表明:冬小麦生育后期为大气CH吸收汇,随着施氮量增加,冬小麦田...
王玉英胡春胜杨培培
关键词:冬小麦CH4N2O排放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