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亚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提取物
  • 1篇配伍
  • 1篇中药
  • 1篇中药复方
  • 1篇抗菌
  • 1篇抗菌活性
  • 1篇活性
  • 1篇煎煮
  • 1篇煎煮过程
  • 1篇方剂
  • 1篇方剂配伍

机构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2篇杨亚
  • 1篇孟凡君
  • 1篇肖盛元
  • 1篇蒋庭玉
  • 1篇张雪君

传媒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方剂配伍影响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了解中药复方在煎煮过程中化学成分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方法:查阅近期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对其中部分研究成果进行归类,总结中药复方配伍在煎煮过程中化学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研究方法。结果:目前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植物化学方法、色谱分析方法、质谱分析方法、色谱质谱分析方法等。与单味药材煎煮(单煎)相比,合煎(复方煎剂)的化学成分发生的变化,总结起来包括有以下4个方面:(1)复方汤剂的化学成分与药材单煎的汤剂基本保持一致;(2)复方汤剂的某些化学成分与药材单煎的汤剂相比含量升高;(3)复方汤剂的某些化学成分与药材单煎的汤剂相比含量降低;(4)复方汤剂的化学成分在煎煮过程中发生化学成分转化,产生新的物质。结论:方剂配伍对复方的化学成分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导致复方汤剂中化学组分的含量,或种类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中药复方配伍的协同作用的物质基础之一。目前,进行方剂配伍的化学机制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方法还不够完善,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方剂配伍和单味药材进行全成分比较,可能是研究方剂配伍的化学机制的有效方法之一。
杨亚肖盛元
关键词:中药复方配伍煎煮过程
拐芹当归提取物抗菌活性的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研究拐芹当归种子和根部提取物及不同萃取部位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牛津杯法对拐芹当归种子和根部提取物及不同萃取部位进行抗菌活性研究。结果拐芹当归根部甲醇提取物、根部乙醇提取物、根部氯仿相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巨大芽孢杆菌作用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无明显作用。拐芹当归根部正丁醇相提取物、种子甲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其他两种菌无明显作用。结论拐芹当归不同提取部位具有不同的抗菌活性。
蒋庭玉杨亚孟祥贤孟凡君崔红张雪君
关键词:提取物抗菌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