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综合征
  • 1篇大疱
  • 1篇大疱性
  • 1篇大疱性皮肤病
  • 1篇带状疱疹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荧光
  • 1篇直接免疫荧光
  • 1篇直接免疫荧光...
  • 1篇嗜中性
  • 1篇尿道
  • 1篇尿道炎
  • 1篇皮病
  • 1篇皮肤
  • 1篇皮肤病
  • 1篇组织病理
  • 1篇组织病理检查
  • 1篇疱疹
  • 1篇完全型
  • 1篇误诊

机构

  • 5篇包头医学院第...
  • 2篇包头医学院第...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作者

  • 5篇杨丽颖
  • 2篇郝勇
  • 2篇韩慧
  • 2篇马俊兵
  • 1篇王红
  • 1篇吴霞
  • 1篇石继海
  • 1篇杨丽颖
  • 1篇李刚

传媒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木村病1例Kimura’s Disease
患者男,61岁,右侧耳前肿物2年余,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小血管和淋巴组织增生并淋巴滤泡形成,淋巴细胞及嗜酸细胞浸润。对激素治疗敏感。诊断:木村病
杨丽颖
文献传递
80例大疱性皮肤病组织病理及直接免疫荧光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究组织病理及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应用于大疱性皮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例大疱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皮损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同时采用属抗人体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C3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对结果进行分。结果:80例患者中有45(56.25%)例患者诊断为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其中以天疱疮和类天疱疮为主例,非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多见大疱性表皮松懈症和大疱性多形红斑。结论:组织病理及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应用于大疱性皮肤病的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方法可以区分大疱性皮肤病的类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地依据。
马俊兵杨丽颖
关键词:大疱性皮肤病组织病理检查直接免疫荧光检查
完全型Reiter综合征一例
2023年
Reiter综合征是以尿道炎、结膜炎和反应性关节炎三联征为主要表现的综合性疾病,临床上完全型典型病例较少见,现报道1例46岁男性患者,口腔外阴、黏膜糜烂伴眼结膜充血1周,后出现左足第一跖趾关节肿痛,伴轻微活动受限。皮肤科查体:双眼结膜充血,口腔、外阴糜烂渗出,左足第一跖趾关节肿胀,触压痛明显。辅助检查:HLA-B27(+),关节超声示左足第一跖趾关节低回声,考虑滑膜增生伴积液。诊断完全型Reiter综合征。
李锐杰郭书婷杨美丽李刚赵一彧杨丽颖郝勇韩慧
关键词:REITER综合征结膜炎尿道炎反应性关节炎
Sweet综合征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被引量:1
2017年
患者男,82岁。右腰背部红斑丘疱疹伴疼痛1天,门诊以"带状疱疹"收入院。皮肤科情况:右腰背及腰骶部见一暗红斑,表面散在丘疱疹,皮温较高,触痛阳性。皮损组织病理活检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乳头层明显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诊断:Sweet综合征。
郝勇王红杨美丽吴霞杨丽颖彭博韩慧石继海
关键词:SWEET综合征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带状疱疹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在小儿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2016年
探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在小儿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4 年1 月~2015 年12 月收治的0~12 岁结核病疑似患者94 例,分为酶联免疫斑点技术诊断组与结核菌素试验诊断组各47 例,对其进行临床评估,并随访6 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诊断灵敏度、符合度和预测值。结果:酶联免疫斑点技术诊断组的临床诊断灵敏度为80..8%,特异度为86%,灵敏度显著高于结核菌素试验诊断组的59.6%灵敏度,其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诊断特异度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对于小儿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具有灵敏度高、评估准确率高的特点,在小儿结核病早期评估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马俊兵杨丽颖
关键词:酶联免疫斑点技术结核病小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