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曼丽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干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神经分化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分化
  • 2篇分化
  • 1篇兴奋性
  • 1篇兴奋性突触后...
  • 1篇招募
  • 1篇神经球
  • 1篇神经细胞
  • 1篇神经细胞分化
  • 1篇生理学特点
  • 1篇受体
  • 1篇同步化
  • 1篇突触
  • 1篇突触后

机构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李晓光
  • 4篇李曼丽
  • 3篇杨朝阳
  • 2篇段红梅
  • 1篇谢雅彬
  • 1篇赵文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bFGF-Chitosan通过招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速其向神经细胞分化进程
2019年
目的:探讨bFGF-chitosan将MSC诱导为神经细胞及其过程。方法: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与bFGF-chitosan和单纯可溶性bFGF共培养,利用nestin,Tuj-1,MAP2等指标分析其分化行为。并利用钙成像技术鉴定其具有神经细胞功能。结果:在诱导19天时在bFGF-chitosan组中能够发现大量神经球样结构,在单纯可溶性bFGF和条件培养基组中能够观察到少量神经球样结构。继续培养能够在bFGF-chitosan组中观察到大量Tuj-1阳性细胞存在并聚集在bFGF-chitosan附近。培养40天时能够观察到MAP2阳性细胞,并能够观察到钙瞬变现象。结论:bFGF-chitosan能够通过将MSC诱导为神经球样结构诱导为具有功能的神经细胞。
李曼丽李晓光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球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方法及对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
2016年
目的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细胞同步化于G0/G1时期的效果以得到最佳的同步化条件,并研究同步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 FGF)的作用下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成年大鼠BMSCs,5%、1%、0.5%、0.1%、0胎牛血清(FBS)分别处理24 h、48 h。PI染色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各时相细胞所占比例,与正常培养条件(10%FBS)处理下对比。得到最佳处理条件后,b FGF处理3 d、7 d,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检测Nestin和Tuj-1的表达。结果成年大鼠BMSCs原代提取,经传代后,细胞形态为长梭形。不同处理条件下G1/G0期细胞比例均高于正常培养条件,1%FBS处理48 h时G1/G0期细胞比例为(94.274±0.468)%,达最高峰(F=39.91,P<0.001)。b FGF诱导3 d后,细胞周期同步化后的Nestin+细胞数显著高于未同步化的细胞数[(80.3±2.4)%vs.(12.1±1.5)%](F=28.25,P<0.001);b FGF诱导7 d后,同步化后的Tuj-1+细胞数显著高于未同步化的细胞数[(74.8±3.2)%vs.(19.3±2.5)%](F=17.95,P<0.001)。结论 1%FBS处理48 h是将BMSCs同步化于G0/G1期的最佳条件。细胞周期同步化于G0/G1期能够提高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比例。
李曼丽赵文高钰丹段红梅杨朝阳李晓光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周期同步化神经分化
AMPA受体参与大鼠胸髓前角发育早期突触传递的生理学特点
2015年
目的探讨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参与大鼠脊髓发育早期突触传递的生理学特点。方法选取胎龄17 d(E17,n=12)和20 d(E20,n=12)的Wistar大鼠以及新生7 d(P7,n=12)的Wistar大鼠共计36只。胸髓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 MKⅡ)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MPA受体的分布,电生理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MED-64系统)检测AMPA受体参与突触传递的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 EPSP)的变化。结果 E17大鼠脊髓灰质开始出现少量Ca MKⅡ阳性神经元,E20、P7大鼠脊髓周围Ca MKⅡ阳性神经元逐渐向内迁移,神经元的数量不断增多。电生理结果显示,E17、E20、P7大鼠诱发的f EPSP数量依次增多,并能够被6-氰基-7-硝基喹喔啉-2,3-二酮(CNQX)阻断,脊髓灰质内突触联系的空间网络范围显著减小(P<0.001)。结论 AMPA受体参与大鼠脊髓早期发育,并作为脊髓前角神经网络中功能性突触联系的主要兴奋型受体。
张雯秀段红梅谢雅彬李曼丽杨朝阳李晓光
关键词:脊髓发育突触联系
壳聚糖载体加载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利用生物材料在体外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利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利用细胞表面抗原CD45和CD90进行鉴定。分为3组,单纯壳聚糖组、加载了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 FGF)的壳聚糖组和单纯b FGF组。分别在3和7 d时利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神经干细胞标记蛋白Nestin、幼稚神经元标记蛋白Tuj-1等指标的表达情况。结果加载了b FGF的壳聚糖处理细胞时,细胞在第3天出现了大量的Nestin阳性细胞,虽然在其他两组中也出现了Nestin阳性细胞,但加载了b FGF的壳聚糖组比其他两组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的,在诱导7 d时,Nestin和Tuj-1双阳性的细胞在加载了b FGF组中的比例要比其他两组要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载有b FGF的壳聚糖能够将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高比例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李曼丽杨朝阳李晓光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