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舰 作品数:7 被引量:44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更多>>
一种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及制备方法,该杏鲍菇菌糠生物发酵饲料由杏鲍菇菌糠、复合菌剂、MgSO<Sub>4</Sub>·H<Sub>2</Sub>O、K<Sub>2</Sub>HPO<Sub>4</Sub>,... 汤少勋 谭支良 韩雪峰 王敏 周传社 李成舰文献传递 L-茶氨酸对大鼠内脏组织抗氧化能力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通过对大鼠灌胃L-茶氨酸溶液,观察大鼠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中抗氧化指标的变化,探究L-茶氨酸对大鼠心、肝、脾和肾抗氧化能力及其相关酶mRNA表达量的影响。方法: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4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分别灌胃0、50、200、400 mg/(kg·d)L-茶氨酸。连续灌胃14 d后采集内脏组织,采用试剂盒检测样品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活性,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 PCR)法测定相应抗氧化酶的mRNA表达量。结果:L-茶氨酸灌胃影响大鼠心脏组织的NO含量,以及SOD、CAT与NOS活力,其中高剂量组大鼠心脏组织中NO含量最低,SOD与CAT活力最大;同时影响大鼠肾脏中NO的含量,高剂量组最低;但对除上述指标外的肝、脾、肾、心的MDA与NO含量,以及SOD、CAT、GPX与NOS活力无显著影响。低剂量L-茶氨酸灌胃显著抑制肝脏中SOD1 mRNA的表达和脾脏中SOD1、SOD3、GPX1 mRNA的表达;高剂量L-茶氨酸则上调脾脏SOD2 mRNA的表达;同时各剂量组心脏组织中的SOD1、SOD2、SOD3、GPX1 mRNA的表达量都显著增加。结论:L-茶氨酸灌胃增强了心脏的抗氧化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了大鼠心脏中SOD2基因的mRNA的表达,从而增加心脏中SOD的活性,起到抗氧化的保护作用。同时,L-茶氨酸灌胃对大鼠内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李成舰 童海鸥 颜琼娴 韩雪峰 肖文军 谭支良关键词:抗氧化能力 基因表达 L-茶氨酸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18年 L-茶氨酸是茶叶中特有的一种非蛋白氨基酸,是茶叶的主要功能成分,具有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松弛神经紧张等生理活性作用,有益于机体健康。目前L-茶氨酸生理功效的评价也已成为现代医学和食品科学的研究热点,但其作用机制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2014年L-茶氨酸已被新增为新型食品原料,但在国内市场上尚罕见以L-茶氨酸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其在新药、保健食品等方面的开发和利用更是远远不够。综述了L-茶氨酸对机体的抗氧化调节作用及其下调炎症因子、调控线粒体凋亡通路和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减少促凋亡信号引起的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损伤等机理的研究进展,旨在为L-茶氨酸在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L-茶氨酸作为功能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李成舰 李成舰 黄春花关键词:抗氧化 抗衰老 MAPK信号通路 L–茶氨酸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16年 L–茶氨酸是源自茶叶中的一种特有的非蛋白氨基酸,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有益于机体健康,已被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综述了L–茶氨酸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和L–茶氨酸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机理(通过抑制靶细胞甲羟戊酸代谢途径,导致异戊烯焦磷酸酯累积,激活γδT细胞并分泌Th1型细胞因子,以及L–茶氨酸促进体内GSH合成,进而增强免疫细胞抗氧化能力)的研究进展,并对L–茶氨酸相关保健产品的深入开发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李成舰 颜琼娴 肖文军 谭支良关键词:免疫调节 抗氧化 混菌发酵对杏鲍菇菌糠营养成分及其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3 2020年 为提高杏鲍菇菌糠的饲用营养品质,采用L9(34)正交设计,将长枝木霉(5×103、5×104、5×105 cfu/g)、枯草芽孢杆菌(5×105、5×106、5×107 cfu/g)、酿酒酵母(5×106、5×107、5×108 cfu/g)和杰丁毕赤酵母(5×105、5×106、5×107cfu/g)进行组合接种到杏鲍菇菌糠中,分别记为a、b、c、d、e、f、g、h、i,以不加菌为对照组,密封发酵144 h,检测发酵菌糠的各营养指标;然后以该发酵菌糠为底物,体外模拟瘤胃发酵48 h,检测菌糠的瘤胃发酵特征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混菌发酵显著增加了a、c、d、f、g、h、i组的粗蛋白质量分数和a、b、c、d、f、h组的粗脂肪质量分数;显著减少了d组的中性洗涤纤维质量分数和a、d组的酸性洗涤纤维质量分数;4种微生物对混菌发酵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杰丁毕赤酵母的影响显著;混菌发酵对杏鲍菇菌糠的瘤胃发酵特征指标无显著影响;菌种最优组合配方为长枝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杰丁毕赤酵母分别为5×104、5×105、5×107、5×107 cfu/g。 李成舰 李成舰 李成舰 谭支良 汤少勋 谭支良关键词:混菌发酵 营养成分 L-茶氨酸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9年 茶氨酸化学名N-乙基-L-谷氨酰胺(N-ethyl-γ-L-glutamine),是源自茶叶中的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茶氨酸存在两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L型和D型茶氨酸,L型茶氨酸为游离形天然氨基酸,合成的茶氨酸以D-茶氨酸为主[1]。 李成舰 李成舰 黄春花关键词:神经保护作用 L-茶氨酸对断乳大鼠血清及肝脏氨基酸谱的影响 被引量:6 2016年 以断乳大鼠为实验对象,通过灌胃L-茶氨酸溶液,分析大鼠血清及肝脏中氨基酸谱变化,探究L-茶氨酸对大鼠氨基酸吸收与代谢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使用64只断乳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灌胃L-茶氨酸0、50、200、400 mg/(kg·d)(以体质量计,下同)。连续灌胃14 d后采集肝脏和血液,利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样品中氨基酸和氨的含量。结果表明:L-茶氨酸显著增加了断乳大鼠的日增体质量、末体质量以及肝脏中生糖氨基酸(Gly、Ser、Ala、Met、His、Val、Pro、Asp、Asn、Glu、Gln)或兼性生糖氨基酸(Thr、Ile、Phe、Tyr)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肝脏中所有必需氨基酸及多数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在200 mg/(kg·d)L-茶氨酸处理组显著提高(P<0.05)。血清中大多数氨基酸含量在400 mg/(kg·d)L-茶氨酸剂量处理组显著降低(P<0.05)。L-茶氨酸显著增加(P<0.05)血液及肝脏中Gln的含量,血氨含量随L-茶氨酸剂量增加呈线性降低(P<0.001)。由此说明,L-茶氨酸能够促进大鼠对日粮氨基酸的吸收,影响血清及肝脏中氨基酸含量,进而调节大鼠的生长发育。此外,L-茶氨酸通过增加Gln和Glu含量从而促进血氨的排出,减少氨对大鼠机体的毒害。 童海鸥 李成舰 颜琼娴 谭支良 韩雪峰关键词:氨基酸谱 血清 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