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凤燕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演进
  • 1篇低端
  • 1篇低端锁定
  • 1篇动态能力
  • 1篇选择性
  • 1篇学历
  • 1篇扎根
  • 1篇扎根理论
  • 1篇知识图
  • 1篇知识图谱
  • 1篇企业
  • 1篇全球价值链
  • 1篇流动劳动力
  • 1篇模式演进
  • 1篇竞争优势
  • 1篇可视化
  • 1篇可视化分析
  • 1篇劳动力
  • 1篇价值链
  • 1篇NVC

机构

  • 5篇南京财经大学
  • 4篇河海大学
  • 3篇同济大学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作者

  • 5篇戴凤燕
  • 4篇刘谦
  • 2篇刘谦
  • 1篇田艳芳
  • 1篇杨晨

传媒

  • 4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教育与经济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NVC龙企功能升级模式演进及机理纵向案例研究——技术自主性视角被引量:2
2021年
国内龙头企业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成为制约NVC(国内价值链)功能升级的关键问题。通过文献归纳,以能力自主与产权自主解构技术自主性内涵,并根据产品平台与技术轨道双维度划分NVC龙企功能升级模式。基于“能力—战略—行为—绩效(RSCP)”分析框架,选取华为海思公司作为纵向案例研究对象,探索技术自主性视角下NVC龙企功能升级模式及演进机理。结果发现,模块创新与知识产权创造能力通过产品渐进升级模式提升供应链;架构创新与知识产权布局能力可以调整技术轨道,通过产品突破升级模式I打通创新链;架构创新、模块创新和知识产权运营能力可以变革技术轨道,通过产品突破升级模式II主导价值链。
刘谦刘谦戴凤燕
关键词:NVC动态能力模式演进
国内高价值专利研究热点演进与整合框架——基于SKM的可视化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高价值专利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资源,提升产业链高价值专利产出以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已成为重要议题。虽然高价值专利研究热度持续升温、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且研究分散未成体系,有待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并构建整合框架,为本领域学者深入研究高价值专利形成机理及管理模式提供借鉴。基于科学知识图谱(SKM),运用CiteSpace工具分析高价值专利内涵、评价体系、影响因素、价值效应等前沿问题,基于研究热点演进和理论整合框架全面展示该领域发展脉络。研究发现:①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战使高价值专利于2015年成为研究热点,研究基础根植于专利质量和专利价值领域,涉及过程管理、竞争优势和价值链等理论;②高价值专利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法律环境制度、技术创新活动、权利人管理模式等多维因素的影响,相关构成要素、影响因素、评价体系、价值效应等研究成果有待系统整合;③高价值专利通过促进资产价值转化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未来可在整合框架的基础上搭建高价值专利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完善高价值专利管理体系、挖掘专利运用协同案例、构建高价值专利市场转化机制等。
刘谦姜南王亚利戴凤燕
关键词:知识图谱CITESPACE
“低端锁定”突破新路径:专利密集型产业研究综述与展望被引量:7
2017年
如何打破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上设置的"俘获枷锁",已成为中国思考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专利密集型产业作为我国产业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及运用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其对国家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研究专利密集型产业主流文献,对专利密集型产业内涵、主要影响因素与评价标准、发展路径等进行系统分析,在总结专利密集型产业突破"低端锁定"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提升优势转化效率路径的理论空间。
刘谦姜南戴凤燕
关键词:低端锁定全球价值链竞争优势
产业安全型专利运营探析:模式、结构与机理——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专利运营能耦合产业价值链、创新链与金融链,是激励创新成果产出、激活专利市场价值的有效机制。基于资源能力视角和扎根理论,通过多案例探析产业安全型专利运营模式及其内在市场规律,以系统论"要素-模块-结构"模型解析ISM-PO运行结构,可为未来理论建构及假设验证奠定基础,并为应对发达国家专利打压、扭转知识产权国际贸易逆差提供理论借鉴。
杨晨刘谦刘谦
关键词:产业安全
企业培训的学历选择性及收益估计:以北京市流动劳动力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关于企业培训的收益已有不少文献进行过探讨,但培训是否存在学历选择性,是否进一步加剧了收入差距,还较少有文献涉及。本文使用2008年北京市流动劳动力调查数据,使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检验企业培训是否存在学历选择性,并进一步估计不同时长、不同受教育程度者接受培训的收益。研究发现只有短期企业培训存在一定程度的学历选择性;从培训收益率来看,长期企业培训收益最高,达到20%,而从学历分组情况来看,小学和初中组培训收益最高,长期培训收益高达27%。本文认为,企业培训显著提高了低学历者的人力资本水平和收入水平,因而培训有助于缩小不同学历者之间的收入差距。
戴凤燕田艳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