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成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篇中黄
  • 1篇酮类
  • 1篇酮类化合物
  • 1篇偶联
  • 1篇偶联反应
  • 1篇吡咯
  • 1篇微波辐射
  • 1篇微波合成
  • 1篇胃酸
  • 1篇抗氧化
  • 1篇抗氧化性
  • 1篇类化
  • 1篇类化合物
  • 1篇化合物
  • 1篇黄酮
  • 1篇黄酮类
  • 1篇黄酮类化合物
  • 1篇甲醛
  • 1篇工艺优化研究
  • 1篇苯基

机构

  • 3篇佳木斯大学

作者

  • 3篇徐成
  • 1篇焦淑清
  • 1篇刘立新
  • 1篇王桂艳
  • 1篇王雪
  • 1篇周爱新
  • 1篇郑春辉
  • 1篇李岩
  • 1篇冯诗杨
  • 1篇蒋婷婷
  • 1篇尚钰博
  • 1篇杨博文
  • 1篇关东

传媒

  • 2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精细化工中间...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5-(2-氟苯基)吡咯-3-甲醛的合成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以1H吡咯为原料,经三异丙基氯硅烷N-烃化保护后,再与Vilsmeier试剂进行反应得3-醛基-1-H吡咯,再经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溴化与2-氟苯硼酸进行Suzuki偶联反应制得5-(2-氟苯基)吡咯-3-甲醛粗品,粗品用甲苯精制。总收率35.5%。该合成工艺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试剂价廉易得,具有工业化前景。
徐成周爱新关东王桂艳
关键词:SUZUKI偶联反应
大豆茎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抗氧化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大豆茎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作用。方法:提取工艺采用超声辅助法,以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选用L9(34)表进行正交试验;抗氧化试验采用清除羟基自由基法和烘箱储藏法,通过比较吸光度和POV值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的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30min,固液比1:15,超声频率50Hz,提取率可达0.819%;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大豆茎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和阻断猪油自氧化作用的能力。结论:大豆茎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刘立新郑春辉徐成王雪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
伞形花内酯的微波合成工艺优化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对伞形花内酯的微波合成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反应时间、催化剂和投料比对收率的影响。结果:反应时间对收率影响最显著,最优合成工艺为反应时间150s,催化剂用量5mL,投料比1.1:1.2。在最优工艺时伞形花内酯收率为48%。结论:新工艺反应快速,产品收率高,后处理方便。
焦淑清徐成冯诗杨杨博文蒋婷婷李岩尚钰博
关键词:微波辐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