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雪莲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1篇东北缘
  • 1篇迁移
  • 1篇青藏高原东北...
  • 1篇晚冰期
  • 1篇晚冰期以来
  • 1篇晚更新世
  • 1篇晚更新世以来
  • 1篇扩散
  • 1篇环境变化
  • 1篇更新世
  • 1篇北缘
  • 1篇冰期

机构

  • 2篇青海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侯光良
  • 2篇张雪莲
  • 1篇鄂崇毅
  • 1篇肖景义

传媒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晚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被引量:6
2015年
青藏高原东北缘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过渡性、多样性和敏感性,人类在高原活动历史较为悠久,人类活动对环境演变的响应非常敏感,其研究对于理解极端环境下的人类响应与适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青藏高原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的研究成果,并对高原人类活动的阶段划分、典型遗迹和环境演变对人类活动影响进行分析与论述.青藏高原人类活动明显划分为旧石器、新石器、青铜时代和历史时期四个阶段,末次冰消期至全新世早期,环境状况不断好转,旧石器时代狩猎者已经踏足高原,活动规模小,但有较高的流动性和随机性.在全新世大暖期的6~4kaBP高原东北缘和东缘产生了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宗日和卡若文化,适宜的气候条件促使高原人类发展农业、实现定居、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为其特征.4 ka前后大暖期结束,冷干化的气候趋势使得高原东缘史前文化发生更替和萎缩,高原东部边缘逐步过渡至青铜时代,农业比重下降,畜牧业逐渐确立,区域性畜种(牦牛、藏绵羊)的培养和驯化,使得人类向高原各个角落扩散,不同区域的环境条件,形成不同的文化(辛店、卡约和诺木洪),文化发生分裂.2kaBP进入历史时期,高原人群的迁徙、部落的兴起等都与环境变化关系密切.
侯光良张雪莲王倩倩
关键词:青藏高原环境变化
晚冰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北缘人类的迁移与扩散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考古遗迹、年代和区域DEM数据,采用GIS方法,综合分析了晚冰期以来,人类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迁移与扩散。结果表明:16~6 kaBP人类活动的足迹已遍布青藏高原东北缘,早期人类活动没有固定的聚落,表现为高度流动、长距离、大范围的迁移特征;晚期则实现了半定居。末次冰消期生活在黄土高原西端较低海拔的人群沿着黄河谷地进入高原,到达海拔2 600 m的共和盆地,并以该盆地为枢纽,向北于14 kaBP进入海拔3 000 m以上的青海湖盆地,向南于11 kaBP登上了4 000 m的青藏高原主体,向西在全新世早期进入柴达木盆地,并通过格尔木河河谷翻越昆仑山进入可可西里和羌塘高原。6~2 kaBP本区跨进新石器—青铜时代,有固定的聚落,发生了2次显著的文化扩散,5~4 kaBP马家窑文化在本区黄河—湟水谷地扩散;3 kaBP畜牧业的确立,人类再次向高原腹地扩散,并实现了对海拔4 000 m以上高原的长期占领。
侯光良张雪莲肖景义鄂崇毅
关键词:迁移扩散晚冰期青藏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