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美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省山地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植物及其组合配置对水体脱氮和氮循环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为探明富营养化水体中植物的脱氮效应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植物及其组合配置对不同形态氮的去除、基质中微生物数量及其脱氮功能的影响,探讨了其与水质净化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TN的去除效果,单一植物处理,HCP对TN去除效果最好(达68.71%),CP效果最差(仅50.48%);植物组合处理,MRJ+CP和MRJ+HCP对TN去除效果较好,HCP+CP+MRJ效果次之,CP+HCP的效果最差;各植物处理系统中TN的去除率依次为HCP>MRJ+CP>MRJ>HCP+MRJ>HCP+CP+MRJ>CP>CP+HCP>CK。2)NH4+的去除效果,单一植物处理,HCP和MRJ处理的NH4+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64.84%和59.17%,CP效果最差、仅46.50%;植物组合处理,MRJ+CP对NH4+去除效果最好,MRJ+HCP和HCP+CP+MRJ对NH4+去除效果次之,CP+HCP最差;各植物处理对污水中NH4+的去除率依次为HCP>MRJ+CP>MRJ>HCP+MRJ>HCP+CP+MRJ>CP>CP+HCP>CK。3)NO3-的去除效果,单一植物处理,HCP对NO3-去除效果最好(达64.47%),CP效果最差(仅47.60%);植物组合处理中,CP+HCP对NO3-去除效果最好(达71.06%),HCP+MRJ+CP最差(仅47.41%);各植物处理对污水中NO3-的去除率依次为CP+HCP>HCP+MRJ>HCP>MRJ+CP>MRJ>CP>HCP+MRJ+CP>CK。4)植物及其配置调控着氮循环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不同系统的硝化强度、反硝化强度、微生物数量不同,进而导致了净化效果的不同。硝化强度和亚硝酸细菌数量与NH4+去除率间有显著关系(P<0.05),而反硝化强度、反硝化细菌数量和TN去除率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
- 张俊美夏品华林陶刘燕王哲晓郑钧宁寇永珍
- 关键词:水生植物微生物
- 黄土寨沟冬季底泥中氮素及微生物的分布被引量:1
- 2014年
- 为给贵州冬季自然或人工湿地净化效益评价和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提供参考,选取贵州红枫湖入湖河流黄土寨沟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其底泥中氨化细菌、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反硝化细菌、总氮(TN)、氨氮(NH4+-N)和硝酸盐氮(NO3--N)和其上覆水、间隙水中TN、NH4+-N、NO3--N的含量,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季黄土寨沟河水和底泥中氮素以NH4+-N为主,底泥中氮的4种微生物的数量关系为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硝酸细菌>亚硝酸细菌,氨化细菌数量与间隙水中NH4+-N呈显著正相关(r=0.810,P<0.05),反硝化细菌数量与上覆水中NO3--N呈显著负相关(r=0.798,P<0.05)。解释了冬季黄土寨沟从上游至下游总氮一直升高的原因:反硝化细菌呈下降趋势,反硝化过程受阻。
- 曲朝辉林陶夏品华张俊美
- 关键词:底泥氮形态微生物
- 贵州草海湿地农田沟渠沉积物氮磷的吸附动力学及影响因素被引量:8
- 2012年
- 以草海-湿地农田沟渠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针对沟渠系统对氮磷的截留效用、沟渠沉积物对氮磷的吸附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地农田沟渠系统对TP和TN的截留率分别为66.7%~79.7%和66.0%~76.4%,对NH4+-N的截留率最高,为82.8%~89.3%。沟渠沉积物与太湖、滇池沉积物相比较而言,沉积物对PO4-3-P和NH4+-N吸附平衡时间较长。盐度、[SO42-]和[NO3-]对PO43--P和NH4+-N的吸附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Ca2+]对两者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别:Ca2+对PO43--P的吸附在低浓度下抑制,在高浓度下有促进作用;对NH4+-N的吸附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当[Ca2+]浓度为5mg·L-1时吸附量最小。
- 薛飞刘文夏品华林陶邓河霞孔祥亮张俊美
- 关键词:沟渠沉积物
- 河岸缓冲带植物配置模式对面源污染物的净化效果被引量:6
- 2014年
- 为选择适合喀斯特山区河岸带修复的植物种类及其配置模式,构建了白花三叶草、高羊茅、金叶女贞3种植物及其不同配置模式的缓冲带试验基地,开展农田径流总氮(TN)、总磷(TP)、固体颗粒悬浮物(SS)的截留净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及配置对面源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不同。混合草本(高羊茅+白花三叶草)对TN、TP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39.35%和50.89%;混合草本+灌木(高羊茅+金叶女贞+白花三叶草)对SS的截流效果明显,去除率为86.71%;高羊茅对SS、TN、TP去除效果最差,去除率分别为72.33%、26.49%和26.98%。应加强河岸缓冲带不同植物配置模式下污染物的截留转化机理的研究。
- 刘燕夏品华郑钧宁张俊美林陶薛飞寇永珍
- 关键词:河岸缓冲带植物径流污染面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