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强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论中国传统核心思维方式的分析理性之殇被引量:1
- 2014年
- 逻辑精神和实证精神所代表的分析理性,与辩证法所代表的辩证理性,是探索真理的两种不同的理性思维。与分析理性相关的是逻辑精神的精确性,与辩证理性相关的则是思维的整体性。哲学的发展需要借鉴科学的精确性和严格性,辩证理性与分析理性应成为一种互益的关系,辩证理性需要分析理性的监督。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主流传统文化所表现出来的辩证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组成核心。传统核心思维方式中所蕴含的辩证理性成分远超过分析理性,这意味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不单要注意传承辩证理性的精神品格,更需要借鉴和学习分析理性的精神气质。
- 张万强
- 关键词:辩证理性逻辑辩证法
- 分析理性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论析
- 2014年
- 孕育于西方哲学和科学文明的分析理性,以形式逻辑和实证精神为主要代表,与逻辑精确性紧密相关,是现代科学所使用的一种主要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指的是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所运用的,以类比作为主要推理手段的理性思维。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强调辩证性、整体性和实用性,其中所蕴含的辩证理性成分远大于分析理性成分。重构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重要价值,就必定要以分析理性为参照,审视传统思维方式的优点与弊端,进而学习和运用分析理性追求逻辑精确性的精神品格,以期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 张万强
- 关键词: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形式逻辑辩证思维
- 论克里普克的“后验必然命题”
- 2015年
- 克里普克提出的后验必然命题,指的是那些不能独立于现实世界的经验而得知其不可能不为真,且在形式上一般由两个严格指示词所组成的命题。克里普克对于这类命题的论证,可以重构为"同一对象的必然性"、"后验必然命题的必然性"、"后验必然命题的后验性"、"后验必然命题的偶然性幻觉之缘由"四个步骤。克里普克的严格指示词理论是其后验必然命题的核心和依托。
- 张万强
- 关键词:克里普克严格指示词必然性后验必然命题
- 性无善恶、善恶由习——试论王安石人性论思想的基本内容及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王安石的道德性命之学开启了北宋儒学"非道德性命"不谈的学术风尚。作为王安石道德性命之学重要组成之一的人性论思想,围绕性与形气、性与命、性与心、性与情、性与心、性与礼乐等传统人性论的关键问题,坚持了性在体上的无善无恶和在用上的善恶相混,认为"性"所具有的为善为恶之潜能是人性善恶得以成立的内在依据,同时强调"习"是人性善恶得以成立的外在依据。这一人性论思想的历史意义,既在于其开创了宋代儒学将"外王"之功业立于"内圣"之学问之风,也在于其肯定人欲之正当性的强烈现实主义趋向。
- 吴晓东张万强
- 关键词:人性善恶历史意义
- 析《墨经》“以名举实”的名实观
- 2013年
- 《墨经》"以名举实"的名实观,涉及到的是"名"对于"实"的指称问题。根据所指称之"实"的不同情况,《墨经》对"名"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墨经》认为,名不必实,实不必名,名实之间并非一一对应关系。与实指的指称方式相比,用"名"来指称"实"更具概括性和适用性。
- 张万强
- 关键词:墨经指称
- 墨家辩学中的“真”观念辨析被引量:2
- 2015年
- 近代以来的墨家辩学研究,在讨论墨家辩学是否有"真"观念时,有赞成和反对两种意见。考察这两种意见,不难发现,这一问题的争议焦点主要在于墨家提出的判断言辞是非的标准,墨家是否有相当于语义"真"的语词,以及墨家是否有作为真值承担者的命题三个方面。墨家提出了"三表法"和"天志"作为判断言辞是非的标准,"三表法"中的"本""原"两条已经潜在地包含了"真"观念。墨家辩学用以表达"真"观念的语词主要是"当","然""是"和"可"三个语词也可用以表达"真"。墨家辩学所说的"辞"在本质上就是命题,"辞"的"当"与"不当"也相应于命题的"真"与"假"。据此观之,墨家辩学具有符合论意义上的"真"观念。
- 杨武金张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