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丰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风力机
  • 2篇调速
  • 2篇调速机构
  • 2篇叶片
  • 2篇限速
  • 1篇翼型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正交
  • 1篇正交实验
  • 1篇设计方法
  • 1篇水平轴
  • 1篇水平轴风力机
  • 1篇气动
  • 1篇气动性能
  • 1篇倾角
  • 1篇中小型
  • 1篇微小型
  • 1篇后缘
  • 1篇回位
  • 1篇参数优化

机构

  • 6篇内蒙古工业大...
  • 6篇教育部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6篇汪建文
  • 6篇刘雄飞
  • 6篇孙丰
  • 1篇马剑龙
  • 1篇张立茹
  • 1篇赵娟
  • 1篇张正伟

传媒

  • 3篇太阳能学报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自动化应用
  • 1篇排灌机械工程...

年份

  • 6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水平轴风力机不同叶片设计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分析了等升力系数法、等弦长法、Glauert设计法、失速型Glauert设计法和Wilson法五种常用的风力机叶片设计方法。利用MATLAB软件编制了叶片设计和性能计算程序,分别用上述五种方法设计了300W新翼型风力机叶片,并做了气动性能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Wilson法设计的风力机叶片,气动性能最佳,且更加符合设计要求。为了进一步验证设计计算的可靠性,在内蒙古工业大学可再生能源基地,完成了用Wilson设计法设计的风力机的功率测试实验,实验结果与计算基本吻合。
刘雄飞汪建文赵娟孙丰
关键词:风力机气动性能
加厚新翼型后缘对风力机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某新翼型,对其后缘进行等中弧线加厚处理修型,旨在揭示新翼型结构变化对风轮气动性能和结构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使用XFOIL软件对修型前后翼型的气动性能进行分析,利用PULSE16.1结构振动分析系统对修型前后的风轮进行模态测试。结果表明:新翼型加厚对风轮气动性能影响不大,对风轮1~3阶振动频率有显著的提升效应,至少在18%以上;且使风轮前三阶振动阻尼比呈较均匀稳定下降,这对后期风轮振动的有效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刘雄飞汪建文马剑龙张立茹张立茹
关键词:风力机叶片后缘
重力回位型风力机限速机理的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该文揭示了重力回位型风力机侧偏过程中的风轮侧偏、尾翼气动力及重力回位的产生机理,推导出其力矩的精确计算公式,并给出一种风力机调速机构的设计方法;在力矩动态平衡的条件下,对300 W风电机组的限速控制机构进行设计计算,结果表明该设计符合重力回位调速的要求,对今后重力回位调速型风力机的设计和优化具有较重要的实用价值。
孙丰汪建文刘雄飞
关键词:风力机
风力机侧偏限速机构的机理分析及倾角优化被引量:2
2017年
针对具有限速机构的小型风力机侧偏过程中理论力矩公式推导,分析风轮叶片及尾翼的气动性能,揭示了限速机构的风轮侧偏、尾翼偏转及重力回位力矩的产生机理并推导出其各力矩的精确表达公式,指出侧偏限速机构的研究重点在于侧偏时力矩之间动态平衡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对侧偏限速机构重要参数的选取原则提出了具体说明,并在8种不同尾翼斜铰轴后倾角β'及侧倾角β″组合下,采用Matlab仿真软件对其编程绘制出尾翼回位力矩Mb及电动机输出功率P的变化曲线图.结果表明:具有β'>β″结构的侧偏限速型风力机在调速过程中能较好满足力矩之间动态平衡要求;采用Matlab软件在β'>β″倾角组合中找到了1组后倾角β'=8°、侧倾角β″=3°的最佳倾角组合,可以保证大风时电动机输出功率较为恒定及整机侧偏性能稳定,这将为小型风力机侧偏机构的进一步优化分析提供一定的技术基础.
孙丰汪建文刘雄飞
关键词:风力机侧偏优化设计
风力机重力调速机构主要特征参数的优化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推导出自制重力调速机构平衡方程;详述机构主要特征参数选取原则,确定机构尾舵质量、尾杆长度、后倾角及侧倾角4个参数为优化对象。依托Matlab软件,设计L_(25)(5~6)正交实验表。搭建车载实验平台,对25组正交数据进行实验,用统计学R软件分析实验结果。结果表明:侧倾角对风力机调速影响最显著,后倾角、尾舵重量、尾杆长度的影响相对较弱;后倾角12°、侧倾角5°、尾舵质量2 kg及尾杆长度0.4 m为最佳组合。在最佳状态下,车载实验功率波动率ξ平均值为5.16%,风轮侧偏角随时间的变化呈对称抛物线分布,可以保证大风时电机输出功率维持在额定功率附近。
刘雄飞汪建文孙丰李连宏
关键词:风力机中小型参数优化正交实验
微小型风力机重力调速机构侧倾角优化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分析调速机构的工作原理,推导出重力调速过程中各力矩的表达公式,并设计制造出300 W风力机的重力调速机构;通过建立风力机调速数学模型,用Matlab编程软件对斜铰轴机构的侧倾角β″进行优化处理,并对其进行车载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Matlab优化设计结果与实验测试值基本吻合,达到侧偏调速的要求。
刘雄飞汪建文孙丰张正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