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找矿
  • 7篇变质
  • 6篇铁矿
  • 6篇铁矿田
  • 6篇矿田
  • 6篇变质作用
  • 5篇找矿方向
  • 5篇铁细菌
  • 5篇赣中
  • 5篇BIF
  • 5篇成矿
  • 2篇岩体
  • 2篇找矿潜力
  • 2篇稀有
  • 2篇稀有金属
  • 2篇矿床
  • 2篇成矿模式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特征
  • 1篇岩浆

机构

  • 9篇江西省地质矿...
  • 3篇江西省地矿局

作者

  • 12篇周建廷
  • 7篇周敏娟
  • 5篇徐敏林
  • 2篇范爱春
  • 2篇王晓颖
  • 1篇曾超
  • 1篇王学平
  • 1篇何淑芳
  • 1篇王小颖
  • 1篇王国斌
  • 1篇李婷
  • 1篇龙悟
  • 1篇罗喜成
  • 1篇罗喜成
  • 1篇李自敏
  • 1篇王锐
  • 1篇吴学敏

传媒

  • 3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吉林地质
  • 1篇资源调查与环...
  • 1篇华东地质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西新余式铁矿成因研究及找矿方向探讨
赣中铁矿田新余式铁矿可归于阿尔戈玛型BIF铁矿床。铁细菌在铁矿的原始沉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铁矿的富集与海盆区沉积古地理环境、离火山机构远近、物源(火山源)补给程度相关;与变质作用的时间和强度有关;与后期热液交代叠加...
徐敏林周敏娟周建廷
关键词:BIF变质作用找矿方向
江西宜丰地区甘坊岩体成岩成矿作用分析被引量:26
2011年
在介绍江西宜丰地区甘坊岩体地质特征基础上,分析了该区稀有金属成矿物质来源,总结了锂等稀有金属矿化富集的制约因素,解释了甘坊岩体宏观地质特征和岩石矿物特征,阐明了甘坊岩体成岩过程和成矿过程的同时性。为锂资源勘查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
周建廷王国斌何淑芳范爱春
关键词:成岩成矿作用稀有金属
江西武功山热穹隆变质—岩浆作用及演化
2013年
武功山热穹隆,以加里东造山期复式花岗岩为中心,南华—寒武系遭受区域变质形成变质矿物分带,环绕岩体分布,中生代以来伸展形成的韧脆性断裂系统构成外环,共同组合形成穹窿状构造。造山早期(463.2±2.3 Ma),初始重熔岩浆与深埋变质围岩交代形成原地型英云闪长质"混染岩浆",岩浆上升中,硅铝质组分加入使酸度增加,过渡为花岗闪长质岩浆,并产生岩体边缘混合岩。造山晚期(409.4±5.1 Ma)演化为正常花岗岩,构成同源岩浆成分演化序列,并伴有明显构造应力变形。中生代伸展—岩浆作用的复合叠加,进一步强化了热穹窿的构造背景,大致在早白垩世末基本定型。
王晓颖曾超王锐周建廷
江西新余式铁矿成因研究及找矿方向探讨
赣中铁矿田新余式铁矿可归于阿尔戈玛型BIF铁矿床。铁细菌在铁矿的原始沉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铁矿的富集与海盆区沉积古地理环境、离火山机构远近、物源(火山源)补给程度相关;与变质作用的时间和强度有关;与后期热液交代叠加...
徐敏林周敏娟周建廷
关键词:BIF变质作用找矿方向
江西新余式铁矿田变质作用基本特征被引量:8
2013年
江西新余式硅铁质沉积变质铁矿分布于华南加里东造山带北缘,扬子陆块东南缘的逆冲推覆变质岩带内。本文对以往勘查中涉及较少的铁矿床变质作用特征进行研究,介绍了新余式铁矿田含铁岩系变形特征、含铁岩段变质岩石特征、含铁岩系变形与变质作用的相关性以及铁矿形成的过程,认为其原始含铁岩层主要来源于晋宁期形成的古陆块,活动大陆边缘裂陷海槽复理石沉积及海底火山活动提供了部分铁质。原始含铁岩段的铁矿物由下而上随岩类的演变呈现由镜铁矿→磁铁矿→菱铁矿→黄铁矿相序及其变化,主要受沉积时水体深度不同所产生介质的Ph、Eh条件支配,形成从氧化至还原环境的制约所致。含铁岩段经区域变质形成强度规模不等的四期变形,产生多起褶皱叠加并伴随变质作用,低温动力变质变形形成的绿片岩相变质与铁矿成矿关系最为密切。
王晓颖周建廷李婷
关键词:变质作用变质变形
江西省广昌县头陂花岗伟晶岩型锂辉石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机制探讨被引量:8
2012年
广昌县头陂式花岗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围绕三叠纪富城超单元黑云母花岗岩体在平面和垂直空间上呈带状分布。区内花岗伟晶岩脉(为矿区的赋矿脉岩),其形态、产状,规模等均受北东或北西向断裂或裂隙控制,本矿床成矿时代为三叠纪至早侏罗纪。这类伟晶岩的物质来源具有壳源特点。矿床的形成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含矿花岗岩建造的形成和发展阶段,铌钽锂铷铍初步富集;含矿花岗岩的分异演化和裂隙充填阶段,成矿元素迁移富集形成含矿气水热液,硅质和碱金属的花岗质熔体-溶液则向周围的构造裂隙渗透;自交代变质阶段,花岗岩中呈分散状态、类质同像、包裹体和离子吸附状态的成矿元素进一步富集成矿床。
周建廷王小颖李自敏龙悟
关键词:成矿机制地质特征花岗伟晶岩
江西新余式铁矿成因研究及找矿方向探讨
赣中铁矿田新余式铁矿可归于阿尔戈玛型BIF铁矿床。铁细菌在铁矿的原始沉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铁矿的富集与海盆区沉积古地理环境、离火山机构远近、物源(火山源)补给程度相关;与变质作用的时间和强度有关;与后期热液交代叠加...
徐敏林周敏娟周建廷
关键词:BIF变质作用找矿方向
文献传递
江西新余式铁矿成因研究及找矿方向探讨
赣中铁矿田新余式铁矿可归于阿尔戈玛型BIF铁矿床。铁细菌在铁矿的原始沉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铁矿的富集与海盆区沉积古地理环境、离火山机构远近、物源(火山源)补给程度相关;与变质作用的时间和强度有关;与后期热液交代叠加...
徐敏林周敏娟周建廷
关键词:BIF变质作用找矿方向
文献传递
江西西北部锂及稀有金属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分析被引量:32
2016年
江西西北部地区锂及稀有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有闻名全国的雅山、同安等超大型稀有金属矿床及众多含锂瓷石矿床,矿床类型较多,资源潜力巨大。本文通过论述江西西北部地区锂及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主要锂矿床地质特征、锂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总结该区锂及稀有金属矿床成矿规律、找矿标志和找矿潜力。结果表明:江西西北部地区锂及稀有金属矿属岩浆晚期残留岩浆气液生成,其找矿标志为多期次侵入浅色细粒花岗岩且花岗岩中F、Nb、Ta、Li、Rb、Cs含量高,隆起区断裂构造发育和相互交切部位,钠长石化、锂云母化、黄玉化等蚀变现象,Li、Nb、Sn、W等亲氧元素异常,Nb、Ta、Sn、W等重矿物异常等。通过对甘坊及雅山地区锂资源量进行半定量估算,根据雅山地区物化探异常走势图及成矿岩体标志等,认为路口—雅山、高岭—江家岭为两个重要找矿潜力区。
吴学敏周敏娟罗喜成周建廷
关键词:找矿潜力
江西省上高县七宝山铅锌铁钴矿床成矿模式被引量:11
2011年
江西省上高县七宝山铅锌铁钴矿床为一个半隐伏矿床,矿体均产于高岽山背斜的北西翼F1逆掩断层的下盘。面积为0.33km2。矿化具一定分带性,矿体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分别赋存于棋子桥—佘田桥组、锡矿山组及黄龙组中。岩层和构造是该矿区金属工业矿床形成的主要因素,但本矿区的热液作用,也是主要条件。矿床形成作用分为两个阶段:在沉积成岩阶段中,成矿物质初始富集,局部矿体已成雏形。在后期改造阶段中,伴随印支、燕山运动,地温增高,地下热水循环作用加强,成矿元素经迁移,沿断层上侵,在有利空间,叠加富集、改造同生层状矿体或贫矿层。
王学平周建廷范爱春
关键词:成矿模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