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
- 作品数:14 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归芪白术方保护肠道微生态平衡和肠粘膜损伤的新用途
- 本发明提供归芪白术方用于保护、预防和或治疗肠道损伤的新用途。归芪白术方的作用特点符合辐射损伤的中医病机,该方结合病证特点,具有攻补兼施、扶正祛邪、健脾益气、祛湿化瘀之功效。相比于常用的细胞因子等药物,归芪白术方成本低、副...
- 张利英刘永琦张苡铭许小敏骆亚莉周婷何进鹏李娟卢志伟
- 文献传递
- 辐射旁效应损伤潜在靶点药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是在放疗的过程中,辐射对肿瘤细胞造成杀伤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辐射旁效应(radiation-induced bystander effect,RIBE)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等不良反应。近期研究表明,辐射旁效应的产生是由细胞间隙连接和可溶性细胞信号分子介导的,主要包括间隙连接蛋白(Cx)、组织蛋白酶B(CTSB)、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以及活性氧和氮氧化物等。该文针对这些关键靶点蛋白,总结了相关的治疗药物,并进一步比较分析了药物使用的优缺点,对临床预防肿瘤放疗所形成的旁效应损伤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 周谷城张利英张苡铭周婷李洋洋牛帆刘永琦
- 关键词:电离辐射靶点药物
- 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评价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2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70例):瑞马唑仑组(R组)、丙泊酚组(P组)、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组(RP组)。R组给予瑞马唑仑0.2 mg/kg,P组给予丙泊酚2 mg/kg,RP组给予瑞马唑仑0.1 mg/kg+丙泊酚1.0 mg/kg。术中根据需要R组每次追加瑞马唑仑0.05 mg/kg,P组和RP组每次追加丙泊酚0.5 mg/kg。记录3组患者麻醉前(T_(0))、诱导完成1.5 min(T_(1))、诱导完成3.5 min(T_(2))、手术结束(T_(3))时的MAP、心率、SpO_(2),记录3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术中体动、注射痛、低血压、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术中知晓、过敏)发生情况。于术前15 min和术后45 min采用正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评定患者的正负性情绪量值。结果P组、RP组苏醒时间短于R组(P<0.05),3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时R组、RP组MAP、心率、SpO_(2)高于P组(P<0.05),T_(0)、T_(2)、T_(3)时3组患者MAP、心率、Sp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和RP组低血压、呼吸抑制、注射痛发生率低于P组(P<0.05),R组术中体动发生率高于P组和RP组(P<0.05),3组患者术中知晓、过敏、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负性情绪量值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正性情绪量值高于术前(P<0.05),RP组术后正性情绪量值高于R组和P组(P<0.05)。结论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优于单用丙泊酚或瑞马唑仑,具有静脉注射痛发生率低、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患者术后正性情绪量值高等特点。
- 张森兵安池冰周婷张亚妮张郃阎文军
- 关键词:丙泊酚情绪
- 电针治疗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系统性评价电针(EA)治疗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2月,纳入EA用于治疗妇科手术PONV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患者958例,其中EA组477例,对照组481例。与对照组比较,EA组术后0~48 h PONV发生率明显降低(RR=0.55,95%CI 0.47~0.65,P<0.001),术后48 h内PONV评分明显降低(MD=-0.40分,95%CI-0.65~-0.16分,P=0.001),术后补救性止吐发生率明显降低(RR=0.28,95%CI 0.16~0.51,P<0.001)。结论 采用EA可明显降低妇科手术PONV发生率和补救性止吐的发生率。
- 王彩红魏晓涛赵永强薛建军徐紫清崔一阳周婷
- 关键词:电针妇科手术术后恶心呕吐META分析
- 大麻素1型受体参与疼痛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大麻素1型受体(CB1R)是近年来研究较为广泛的内源性大麻素受体之一,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均有表达。CB1R位于突触前膜,通过逆行抑制性突触传递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是治疗疼痛的有效靶点。激活CB1R对伤害性、病理性和炎性疼痛均具有镇痛效应,拮抗CB1R可引起疼痛敏化。本文通过对CB1R结构功能、信号转导、镇痛机制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了解疼痛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探索更优疼痛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 周婷李文娟刘荣鑫张杰薛建军
- 关键词:疼痛镇痛机制内源性大麻素
- 一种丹皮提取物、提取方法及其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丹皮提取物、提取方法及其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天然药物技术领域。丹皮提取物是由丹皮经过水提取之后,再经过大孔树脂进行吸附、洗脱处理而得到。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取丹皮,加水浸泡,再进行煎煮;第...
- 刘东玲周婷王瑞琼李秋林姚娟袁菊丽刘雪枫
- 文献传递
- 清肺通络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2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清肺通络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从甘肃地区9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筛选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符合使用清肺通络方的患者32例,收集患者临床症状资料、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肝酶、肌酶、C反应蛋白、肺部CT、中医证型等指标,比较患者用药前后上述各指标变化。结果:32例患者中,男16例,女16例,平均年龄41岁。普通型患者19例,重型患者13例。中医证型以湿热郁肺(65.63%)、和湿温壅肺(34.38%)为主。患者治疗前的主要症状为发热(40.63%)、乏力(28.13%)、咽痛(9.38%)、咳嗽(90.63%)、咳痰(56.25%)、头晕头痛(6.25%)、胸闷气短(40.63%)、腹泻(3.13%)、食欲不振(21.88%)。使用清肺通络方后,患者咳嗽、咳痰的症状缓解率是89.66%和88.89%,其余缓解率为100%。患者治疗前主要以白细胞总数降低(46.88%)、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56.2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43.75%)、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56.25%)、C反应蛋白升高(40.63%)、血沉升高(53.13%)、乳酸脱氢酶升高(34.38%)和总胆红素升高(34.38%)为主。治疗后,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三次阴性,肺部CT示感染病灶已吸收,出院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消失,血常规、血生化中上述异常关键指标均基本恢复正常,符合出院标准,治愈率100%,且未发生核酸检测转阳者复发病例。结论:清肺通络方可有效治疗处于疾病中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 周谷城张志明刘永琦周婷周婷史桐凡牛帆李娟张利英
- 关键词:临床疗效分析
- 归芪白术方在治疗免疫功能异常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归芪白术方在治疗辐射引起的免疫功能异常中的应用。归芪白术方的作用特点符合辐射损伤的中医病机,该方结合病证特点,具有攻补兼施、扶正祛邪、健脾益气、祛湿化瘀之功效。相比于常用的细胞因子等药物,归芪白术方成本低、副作...
- 刘永琦张利英周婷颜春鲁和建政李洋洋周谷城许小敏王磊
- 文献传递
- 三种冠状病毒流行病学及中药治疗研究比较被引量:6
- 2020年
- 冠状病毒是一种能够引起人和动物呼吸系统感染的单股正链RNA病毒,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症状较轻微,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中有可能导致严重呼吸道感染症状。2003年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2012年发生的中东呼吸综合证(MERS)均是由冠状病毒所引起,主要侵犯呼吸道,临床症状重,病死率较高。2019年至今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虽病死率不及前二者,但是蔓延速度之快,发病人数之多,后果之严重,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及世界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本文就流行病学特征和中药治疗研究对这三种冠状病毒进行比较。
- 张利英史桐凡周谷城牛帆柯宜诚李亚玲张苡铭周婷张志明刘永琦
- 关键词:流行病学
- 不同镇痛方法用于髋部或股骨干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摆放体位时镇痛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系统评价不同镇痛方法用于髋部或股骨干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摆放体位时的镇痛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8月,纳入髋部或股骨干骨折患者摆放体位和椎管内麻醉时实施镇痛的随机对照研究。由两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价,采用Stata 17.0和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8篇文献,患者1773例。累计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SUCRA)显示,降低摆放体位时VAS疼痛评分PENG阻滞(94.4%)效果最佳,其次是FIB联合IVA(83.8%)和FIB(71.1%);降低椎管内麻醉时VAS疼痛评分PENG阻滞(98.2%)效果最佳,其次是FIB(71.1%)和FNB(55.6%);缩短椎管内麻醉操作时间PENG阻滞(84.1%)效果最佳,其次是FNB(70.7%)和FIB(68.5%);升高体位摆放质量评分PENG阻滞(99.1%)效果最佳,其次是FIB(73.1%)和FNB(52.9%)。结论神经阻滞或神经阻滞联合IVA可降低髋部或股骨干骨折患者体位摆放和椎管内麻醉时VAS疼痛评分、缩短麻醉操作时间和升高体位摆放质量评分。PENG阻滞对髋部或股骨干骨折患者摆放体位和椎管内麻醉时实施镇痛的效果最佳。
- 周婷葛龙崔一阳薛建军
- 关键词:镇痛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