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5篇稠油
  • 3篇油藏
  • 3篇稠油油藏
  • 2篇氮气
  • 2篇油田
  • 2篇热采
  • 2篇稠油热采
  • 1篇段塞
  • 1篇蒸汽
  • 1篇蒸汽驱
  • 1篇蒸汽驱油
  • 1篇蒸汽吞吐
  • 1篇湿蒸汽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特稠油
  • 1篇特稠油油藏
  • 1篇吞吐
  • 1篇驱油
  • 1篇热水驱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6篇吉素华
  • 3篇周文健
  • 2篇王元冬
  • 2篇杨颖
  • 1篇陈彩云
  • 1篇马道祥
  • 1篇曹孝存
  • 1篇马迎菊
  • 1篇孙桂芳
  • 1篇崔连训
  • 1篇石璐
  • 1篇王泊
  • 1篇谢桂青
  • 1篇贾胜彬
  • 1篇石晓渠
  • 1篇王晓华
  • 1篇陈金锋
  • 1篇王继军
  • 1篇黄春兰
  • 1篇王静伟

传媒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2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新疆石油天然...
  • 1篇第十六届五省...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特稠油油藏过热蒸汽驱数值模拟研究——以井楼油田A区为例被引量:3
2012年
针对泌阳凹陷井楼油田A区特稠油油藏的特点,开展了过热蒸汽驱数值模拟研究。首次利用CMG-STARS数值模拟软件,在吞吐阶段历史拟合、单井拟合好的基础上,对A区吞吐阶段的压力场、温度场、注采参数等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A区适合过热蒸汽驱提高采收率,过热蒸汽驱可使全区采出程度达到52.19%,比普通吞吐方案的采收率高出6.79%。
王静伟吉素华曲剑陈金锋李云
关键词:特稠油数值模拟采出程度井楼油田
古城油田泌浅10区注热水热损失计算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开展古城油田泌浅10区注蒸汽开采后转热水驱试验,了解注热水沿程热损失的分布情况,开展了地面、井筒沿程各节点热损失研究,主要分析了地面管线保温层厚度、材料、不同季节、不同热水流量以及井筒隔热、注热水时间等对沿程温度的影响,提出了最佳的地面管线保温和井筒隔热参数,优选确定了四个注热水井组各节点的温度值,为下步工程方案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道祥石璐周文健王继军马迎菊吉素华
关键词:古城油田热水驱
河南稠油热采氮气辅助热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2013年
稠油热采高周期吞吐后,地层温度上升幅度高,边水淹严重,为改善热采井高周期吞吐后的开发效果,进行氮气改善开发效果的文献调研及物模试验,得知在“贾敏效应”作用下,氮气具有堵水功能。2011-2012年开展了氮气辅助热处理矿场应用,其主要增产机理一是利用氮气封堵出水段,二是充分利用地层储热,现场应用后降水增油效果明显。
王泊陈彩云谢桂青吉素华王晓华
关键词:稠油热采
浅薄层稠油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对蒸汽驱效果的影响
为了解储层非均质性对蒸汽驱效果的影响,开展了浅薄层特稠油蒸汽驱储层非均质性的变化规律及对蒸汽驱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提出了减少非均质性差异、扩大蒸汽驱波及体积的技术对策,并对蒸汽驱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发现,转驱后日产液...
石晓渠崔连训贾胜彬吉素华
关键词:稠油油藏蒸汽驱油储层非均质性采收率
文献传递
河南井楼油田高浅3区过热蒸汽与湿蒸汽吞吐效果研究
2012年
通过建立河南井楼油田高浅3区地质模型,对不同厚度稠油油藏不同干度的蒸汽吞吐生产动态(即累积产油量、油藏平均温度变化、热焓值变化、加热范围等)进行对比,并对油藏物性(即含水饱和度、原油轻重质组分分布)对比分析,确定了不同厚度稠油油藏累积产油量与过热度的关系及相同产油量时不同蒸汽的用量,得出区块过热蒸汽吞吐周期所需注汽量,从而节约了蒸汽量。
黄春兰王元冬吉素华周文健杨颖孙桂芳
关键词:稠油油藏蒸汽吞吐过热蒸汽湿蒸汽
河南油田稠油热采氮气段塞热处理矿场试验被引量:1
2012年
河南油田稠油热采蒸汽吞吐从1987年开始经历了24年,为提高开发效果,2011年进行了氮气段塞热处理矿场试验,周期油汽比、日产油得到相应的提高,统计了氮气段塞的阶段应用效果,分析了影响不同粘度稠油油藏氮气段塞热处理效果的因素,明确了目前氮气段塞热处理工艺的选井条件及适用范围,为下步措施工作提供依据。
吉素华王元冬周文健杨颖李芳曹孝存
关键词:稠油开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