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冰
- 作品数:4 被引量:131H指数:4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农业部东北土壤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施肥时期对春玉米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以"郑单958"为材料,探究不同施氮处理下0~60 cm春玉米生育期间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0~40 cm土层,施氮增加了土壤硝态氮含量,且受施氮影响较大;20~40cm土层,与不施氮相比,施氮影响了玉米生育后期该层的土壤硝态氮含量;40~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不明显,趋于平稳,在吐丝期以后有所不同,施氮影响了灌浆阶段硝态氮的含量。其中以N 240 kg/hm2,1/5作口肥,2/5拔节中期追施,2/5大口期追施模式最佳,追施氮肥增加了玉米生育后期土壤的供氮能力,增产显著。该研究初步探明了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影响的变化规律,为玉米合理施肥,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依据。
- 叶冰韩晓日战秀梅杨劲峰付时丰
- 关键词:春玉米氮肥土壤硝态氮棕壤
- 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研究被引量:19
- 2010年
- 通过对辽宁中部和北部地区棕壤玉米产区,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穗位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四个光合指标和产量的研究,均得出当氮磷钾用量分别为240、97.5、105(kg/hm2)时,采用一次深施控释尿素、磷钾肥作底肥的施肥方法,可以使玉米的光合指标和产量达到最大。过量施肥和其他施肥措施都不利于玉米光合作用的增强和产量的提高。
- 左仁辉韩晓日战秀梅杨劲峰叶冰赵艳红
- 关键词: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
- 30年轮作施肥对棕壤磷库时间变异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1年
- 采用Hedley修正体系分级法对轮作30年的长期定位土壤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条件下各形态磷的基本表现为:有机肥区>化肥区>CK,而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能明显增加土壤中各形态磷的含量,从而有效的扩大了土壤磷库。从30年轮作的动态变化来看,CK和单施氮肥处理的NaHCO3-P和NaOH-P含量的变化幅度不大;施磷化肥区NaHCO3-P和NaOH-P的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缓慢的上升;有机肥区的NaHCO3-Pi和NaOH-Pi含量不断增加,而NaHCO3-Po和NaOH-Po的含量呈先升高再降低再显著升高的动态变化趋势。棕壤中无机磷主要以NaOH-Pi和HCl-Pi的形态存在,有机磷主要以NaOH-Po的形态存在;不同施肥对NaHCO3-Pi和Res-P所占总浸提磷比例影响较大,施入磷肥和有机肥能提高土壤中NaH-CO3-P的比例;有机肥能促进Res-P的转化并减少Res-P的固定,从而降低了Res-P在土壤中的比例。
- 朱佳颖韩晓日杨劲峰叶冰陈晓晶
- 关键词:棕壤长期轮作施肥
- 不同施肥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效益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被引量:95
- 2011年
-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农民习惯施肥、氮肥减量及减量后移、氮肥一次性深施对春玉米产量、效益、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移情况及氮的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处理(氮用量N 280 kg/hm2,口肥和拔节期追肥比例为1∶4,N280/2,)相比,氮肥减量后移处理(氮用量N 240 kg/hm2,口肥、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追肥比例为1∶2∶2,N240/3)增产3.91%,增收592元/hm2;氮肥一次性深施处理(氮用量N 240 kg/hm2,播种时一次深施在15 cm处,N240/1)增产11.48%,增收2032元/hm2;氮肥减量后移处理(N240/3)和氮肥一次性深施处理(N240/1)的经济系数、后期干物质和氮的转移量、转移效率及对子粒的贡献率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NUE)、氮肥农学利用率(ANUE)、氮素吸收效率(NUP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氮收获指数(NH I)也显著提高。氮肥减量后移处理(N240/3)花后干物质和氮的积累量及占总量的比例最高;氮肥一次性深施处理(N240/1)花后干物质和氮积累量较高,但所占比例较低;习惯施肥处理(N 280/2)干物质和氮积累量较低,但所占比例较高。由于关于一次性施肥存在较多争议,因此尚不能认为氮肥一次性深施方式可以替代农民习惯施肥;而氮肥减量后移处理既获得了较高的产量,也提高了氮效率,是一种科学的施肥方式。
- 战秀梅李亭亭韩晓日邹殿博左仁辉叶冰
- 关键词:春玉米氮肥后移氮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