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朝霞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肺
  • 3篇代谢
  • 3篇心肺复苏
  • 3篇氧代谢
  • 3篇骤停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心搏
  • 2篇心搏骤停
  • 2篇心肺脑
  • 2篇心肺脑复苏
  • 2篇猪血
  • 2篇脑复苏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心脏
  • 1篇心脏骤
  • 1篇心脏骤停
  • 1篇胸外
  • 1篇胸外按压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李春盛
  • 6篇刘朝霞

传媒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第二届首都急...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多巴胺对恢复自主循环猪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对心搏骤停心肺复苏(CPR)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模型猪采用多巴胺升压,观察不同灌注条件对氧代谢的影响及神经功能恢复结果.方法 心室纤颤(VF)前将猪右股静脉连接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仪,左颈内静脉置管并放置电极到右心室,分别行主动脉、颈动脉置管,采用电击致12头实验猪心搏骤停,VF 4 min后进行CPR,达到ROSC,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高灌注组和正常灌注组.两组在4 h内均给予15 ml·kg-1·h-1生理盐水补液;高灌注组同时给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升压,使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复苏后基础血压的130%左右.于ROSC基础状态(0 h)及ROSC后0.5、1、2、4 h记录各组动物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计算氧代谢各指标;24 h进行神经系统功能评价.结果 与正常灌注组比较,高灌注组ROSC 0.5、1、2、4 h氧输送量(DO2)、氧消耗量(VO2)明显升高[DO2(ml/min):556±43比375±25、660±56比381±53、674±53比362±44、685±44比400±38,VO2(ml/min):288±35比191±13、260±37比204±38、223±27比169±21、212±19比163±15,P<0.05或P<0.01];ROSC 1、2、4 h氧摄取率(ERO 2)明显下降[(39±4)%比(53±3)%、(33±2)%比(47±1)%、(31±3)%比(41±3)%,均P<0.05];颈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升高,但颈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无差异;ROSC 0.5、1、2、4 h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mm Hg,1 mm Hg=0.133 kPa)明显升高(38±4比33±1、42±2比36±2、40±2比36±2、43±2比38±1,P<0.05或P<0.01);ROSC 1、2、4 h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和混合静脉血-颈动脉血乳酸含量差(PCLac)均升高[SvO2:0.60±0.04比0.45±0.03、0.66±0.02比0.52±0.01、0.68±0.03比0.58±0.03,PCLac(mmol/L):1.2±0.2比0.7±0.4、1.0±0.3比0.6±0.2、1.1±0.2比0.5±0.2,P<0.05或P<0.01];颈动脉氧含量(CAO2)升高,颈动-静脉氧含量差(CAvO2)、脑组织氧摄取率(C-ERO2)下降,颈动-静脉血乳酸含量差(VALac
刘朝霞李春盛
关键词: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多巴胺氧代谢
中国综合医院急诊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附105所医院急诊科调查分析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急诊科建设获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综合医院急诊科的建设成效显著,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2005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向105所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发出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回馈的数据
刘朝霞李春盛
文献传递
心肺脑复苏动物模型的评价被引量:9
2009年
心肺脑复苏(CPCR)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目前临床存活率较低。虽然近年来很多学者开始利用计算机数据模型、细胞培养模型和孤立器官模型等对CPCR进行研究和验证,但是设计完整的动物实验依旧是临床试验的重要依据;建立成功的动物模型,是深入研究心肺脑复苏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是模型建立的动物种类众多,方法及原理各不相同,本文就心肺脑复苏动物模型的动物选择及实验方法予以综合评价,
刘朝霞李春盛
关键词:心肺脑复苏动物模型病理生理过程细胞培养模型数据模型CPCR
心肺复苏质量对心搏骤停猪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
本实验研究目的是在室颤猪的动物模型上,应用Q-CPR技术进行心肺复苏(CPR)质量监控,以研究不同质量的CPR对复苏期间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
刘朝霞李春盛
关键词:心肺复苏心搏骤停血流动力学氧代谢
文献传递
心肺脑复苏动物模型的评价
心肺脑复苏(CPCR)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目前临床存活率较低。虽然近年来很多学者开始利用计算机数据模型、细胞培养模型和孤立器官模型等对CPCR进行研究和验证,但是设计完整的动物实验依旧是临床试验的重要依据;建立成功...
刘朝霞李春盛
关键词:心肺脑复苏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心肺复苏质量对心博骤停猪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应用Q-CPR技术控制心肺复苏(CPR)质量,以观察在心脏骤停动物模型实施不同质量的CPR对复苏期间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18头体质量为(30±1)kg的北京长白猪麻醉后,右侧股静脉送入Swan—Ganz导管并连接爱德华Vigilance Ⅱ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仪,左侧颈内静脉置管并放置电极到右心室,并分别行主动脉、右心房置管,连续记录血流动力学各指标,然后使用医用程控刺激仪电击致动物心博骤停,在室颤4min后,将实验猪随机分为2组,标准CPR组和不标准CPR组,利用飞利浦HeartStart MRx监护仪/除颤器的Q—CPR进行质量控制,监测胸外按压的深度、频率和回弹等。其中标准CPR组在复苏时进行标准胸外按压,频率为100次/min,按压通气比为30:2,按压深度为38~51mm,胸廓充分回弹;不标准CPR组按压频率和按压通气比不变,但是按压深度为标准按压的60%~70%,每次胸廓回弹均不完全。在按压和通气9min后开始电除颤。在各个时间点监测心排血量(CO)、平均主动脉压(MAP)等,计算冠脉灌注压(CPP),监测动静脉血气并计算氧输送量(DO2)和氧耗量(VO2)等,记录复苏成功的实验猪头数。数据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两个样本的t检验。结果标准CPR组的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成功率达90.9%,明显高于不标准者的28.6%(P=0.013),标准CPR组主要血流动力学指标CPP、CO、MAP高(P〈0.05),全身血液氧合程度好,DO2和VO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室颤心脏骤停猪模型中,应用规范化标准心肺复苏较不标准者能够明显提高CPP和CO,改善复苏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并可以提高DO2和VO2,对氧代谢的改善产生积极作用,因此ROSC成功率明显提高。
刘朝霞李春盛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胸外按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